以下為2022年投融資數據的具體分析,以及基于投資數據的四大產業投資和發展趨勢預測。

文:胡小鳳
來源:35斗(ID:vcearth)
35斗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農業領域各類投資事件數量超200起(包含風險投資、戰略投資、并購、IPO等),披露具體融資金額的資本事件募集資金共約為428.26億元,若考慮進其中未披露具體數值、數千萬、數億的88個投資事件,保守估計2022年中國農業流入資金在500億人民幣左右。需要說明的是,35斗關注政策和技術驅動下的大農業產業變革,統計的農業類公司主要覆蓋農業產業鏈中上游階段,即從上游農業投入品到中游生產加工及運輸的供應鏈環節,覆蓋種藥肥、種植、畜牧業、水產漁業、智能農機等領域,以及尚在發展的新產業,比如植物蛋白、細胞肉類項目等,但不包含餐飲類、酒類項目。從融資金額上看,除去IPO事件,廣東省種業集團、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和華農資產戰略投資中芯種業23.3億,是年度融資金額最高的項目;其次是濰柴動力戰略投資雷沃重工15.84億人民幣;第三是新五豐耗費14.98億人民幣收購天心種業。受資本關注的明星項目中,愛科農一年共獲得3輪融資,昌進生物、中科原動力、黃天鵝、德默特、戒上健康、科騰生物、嵐江科技、盈嘉合生等均連續獲得兩輪融資。以下為2022年投融資數據的具體分析,以及基于投資數據的四大產業投資和發展趨勢預測。01
VC/PE:偏愛早期項目,高瓴、紅杉、IDG出手頻繁
2022年以來,一些VC機構及投資人關注重心開始從其他賽道遷移到農業,再加上媒體層出不窮的報道,極大提升了農業創投的話題度,讓農業投融資看起來一片火熱。關注度之外,VC還為農業帶來了真金白銀。35斗保守估計2022年VC參與投資的項目融資總額在50億人民幣左右。從投資輪次來看,VC投資偏向早期項目,主要集中在B輪及以前,占比超80%。值得關注的明星VC/PE有,第一梯隊中高瓴創投、紅杉資本、IDG資本的活躍度排前三,道夫子、力矩中國、食芯資本、熊貓資本等均參與投資了三個及以上的農業相關項目,毅達資本、萬物資本、順為資本等參與投資了兩個農業相關項目。高瓴創投2022年密切關注農業碳中和,推出了40億碳中和新基金,一共參與到了農業領域里的3個項目、4起投融資事件,參與投資項目包含合成生物材料生產制造商藍晶微生物,可食用微生物合成蛋白研發商昌進生物,農作物智能種植決策服務提供商愛科農。紅杉資本2022年一共參與到4起農業領域的投融資事件。參與投資了創新型合成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商微構工場,作物精準育種技術研發應用服務商彌生生物,獨家投資了微藻基產品研發生產商德默特。2022年,IDG資本公開披露了3起農業相關投融資事件,與高瓴創投一起領投愛科農外,還積極布局育種類項目,獨家投資了蔬菜水果新品種培育及全產業鏈開發商中農美蔬,以及玉米育種技術研發商邁澤裕豐。02
CVC:圍繞產業鏈布局,新五豐頻出手投資11家企業
產業投資一直是農業領域最主要的投資方式,整體來看,2022年產業資本參與的投資共94起,占比46.5%。從投資金額上看,披露具體融資額度的共63起,總計約為190億人民幣,其中中芯種業的戰略投資金額單筆最高,達到23.3億元,由廣東省種業集團、現代種業發展基金、華農資產投。從投資輪次來看,CVC投資偏向后期項目,后期的并購、收購、戰略投資、股權投資和轉讓等資本事件為71起,占比達75.5%。比起單純的財務投資,創業項目更想獲得產業賦能型投資,從資方獲取技術、品牌、渠道、終端用戶等助力。為了打造產業生態,大型企業往往圍繞著公司業務進行戰略投資布局,這一點在種業龍頭企業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新五豐為去年最為活躍的產業企業,投資項目數為11件,總金額為22.05億元。新五豐是一家生豬養殖加工企業,業務涵蓋飼料、原料貿易、商品豬、屠宰、冷鮮肉品加工及銷售等全產業鏈,集生豬養殖、種豬繁育、豬肉加工等于一體,2022年其投資的公司,也多集中在牲畜養殖飼養銷售類,比如羌山生物、天心種業、湘牧種業、衡東天心、鑫邦牧業、天翰牧業、湖南天勤等。豐樂種業并購了三家種業類公司,分別是張掖豐樂種業、天豫興禾、金嶺青貯。大北農集團投資了玉米育種企業云南大天,農作物種子研發生產商鮮美種苗。隆平高科、佳沃集團、傲農生物、神農集團、現代牧業以及昭衍新藥等也積極參與多2家及以上企業的融資。03
IPO:25家企業成功上市,動植物營養和健康、農食加工及供應領域突出
2022年,共有25家農業企業掛牌上市,其中農牧食品供應企業益客食品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最多,為51.18億元,其次是赤蘚糖醇產品研發商三元生物,募集資金36.86億元。從企業覆蓋領域來看,動植物營養和健康類公司數量突出,譬如動物飼料研發公司邦基科技,飼料添加劑公司惠嘉生物,植物肥料研發商漢和生物,做農藥制劑產品研發的農心科技,以及羊飼養提供商七峰山農牧、水產飼料粵海飼料等。農業食品加工和供應領域的企業數量同樣不少,包含麥芽生產銷售公司永順泰,做大豆蛋白深加工的嘉華股份,水果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洪九果品,做乳制品生產與銷售的陽光乳業,以及農牧食品供應商益客食品等。育種類公司3家掛牌上市,包含綠亨科技、秋樂種業、金苑種業。此外,科技類公司,農業農村互聯網平臺匯通達網絡成功在港股上市,農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天演維真新三板掛牌。04
資本助推下的四大趨勢,農業正醞釀一場技術大變革
根據獲得資金的項目具體業務,35斗總結了資本重點關注的四大方向。全球爆紅的ChatGPT,顛覆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價值的認知。而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還相對比較初級,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精進優化技術,減緩甚至消除外部環境限制的影響,未來對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作用想象空間巨大。一個樂觀的信號是,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定位系統、計算機技術、通訊和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已經應用在農業生產的各環節。從2022年投融資數據可見,資本在重點押注智能農機、農業數字化產品和技術、糧食檢測綜合解決方案、農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農產品流通產業數字化服務、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溫室自動化控制解決方案、農業衛星遙感數據分析服務等領域,未來農業生產將實現全過程的效率和質量提升。作為農業的“芯片”、國家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種業是2022年融資最頻繁的領域之一。項目覆蓋的動植物主要集中在種豬、水稻、玉米、大豆、花生以及蔬菜水果等,智能育種解決方案、數字化精準育種技術、基因編輯育種、分子育種等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隨著育種4.0時代的到來,育種已經開始進入由前沿科學技術引領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智能階段,未來也有望出現更多的智能育種創業公司。3、關注連接農田與餐桌的供應鏈環節,提高食品加工、農產品流通效率。在所有的投融資事件中,供應鏈環節的項目數量占比最大,其覆蓋食品的粗加工、精深加工、儲存保鮮、物流運輸等環節,提供保鮮盒等包裝產品的項目、預制菜品牌商、農產品電商平臺、流通產業數字化平臺等均包含在內。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超萬億,發揮著將非標的農產品變成標準化商品的重要作用,也是推動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的重要載體,資本對于可減少損耗、提高流通效率、助力碳中和的項目尤為關注。2022年有十個以上以合成生物為技術基礎的新蛋白、細胞肉項目獲得融資,并且有專注于投資新蛋白的基金譬如道夫子、力矩中國等,公開信息顯示道夫子2022年投資孵化了6個新蛋白項目,力矩中國在國內參與投資了5個相關項目。傳統蛋白生產方式在數量、質量和可持續方面無法滿足人類未來生活需求。總書記指出:“向森林、向江河湖海、向設施農業要食物”“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動物植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因此,研發真菌源蛋白產品、合成型替代蛋白產品、服務動植物生產的保障型產品成為彌補蛋白不足的重要科學技術。未來,微生物種業的重要性程度,也不會亞于動物、植物種業等。從長遠來看,以上四大方向也將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在資本的助推下,中國農業正在醞釀一場技術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