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艾媒咨詢(ID:iiMediaResearch)
作為疫情放開后的第一個浪漫節日,2023年情人節成為繼春節、元宵節后中國消費復蘇的一個重要節點。情人節的風吹拂起“浪漫經濟”的一角,“如何準備一份好禮物”成為消費者們掛在心頭的事情。
為客觀反映當前消費者狀況及消費需求,艾媒智庫(data.iimedia.cn)聯合草莓派網民行為調查與計算分析系統,開展主題為“中國西方情人節消費行為調研”的全國隨機抽樣調查,以更好幫助人們了解我國西方情人節的消費群體、消費意愿和市場趨勢。
在本次調研中,女性占比61.3%,男性占比38.7%;31-40歲人群占比較高,為43.3%,其次是22-30歲人群,占比43.0%;已婚群體占比較高,為57.7%,其次是戀愛未婚群體,占比32.1%。調研數據顯示,超八成用戶會在2月14日情人節這天給對象準備禮物;男性更傾向于贈送鮮花、化妝品、護膚品、香水、香薰等,女性更傾向于贈送手辦盲盒、數碼產品、虛擬產品等。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注重節日儀式感的當下,禮物是表達愛意、促進感情和了解對方的重要“幫手”。在挑選禮品時,除了要了解對方的喜好,也需要注重禮品的實用性,當代消費者在親密關系中呈現出越來越務實的傾向。

線上購買趨勢漸顯,超五成消費者為愛一擲千金雖說送禮重在心意,但也有不少消費者愿意為愛“一擲千金”。調研數據顯示,39.6%受訪用戶情人節送禮預算在501-1000元之間,有12.5%受訪用戶送禮預算在1001-2000元之間,有3.7%受訪用戶情人節送禮預算在2000元以上。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送禮這件事上,中國消費者展現出“情誼重,禮也不輕”的態度。
此外,線上購買禮物的現象日趨明顯,30.1%受訪用戶表示會在線上購買禮物,56.1%受訪用戶表示線上線下渠道都會買。在線上購買渠道的選擇上,74.1%的受訪用戶選擇淘寶、京東等綜合電商平臺,50.9%受訪用戶選擇短視頻電商平臺(如抖音、快手等),47.2%受訪用戶選擇美團、樸樸超市等配送平臺。并且,絕大多數受訪用戶會在情人節一周前或情人節前三天購置情人節禮品。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網購市場的逐漸普及,人們贈送禮物時的物理距離被打破,通過網購能夠解決線下送禮不便的問題。且各大電商平臺產品豐富,可選種類多,快遞物流便捷,因而越來越多人傾向于網上購買禮品。品牌也需順應當下消費趨勢,協同發力線上線下渠道,以更好實現業務的增長。

03浪漫的情人節必然少不了一頓可口的大餐。調研數據顯示,48.6%的受訪用戶選擇在情人節當天外出就餐,32.2%的受訪用戶選擇在家自己下廚,但也有11.6%的受訪用戶表示會在家叫外賣就餐。可見,在這個關于愛和浪漫的日子里,除了送花、互曬禮物,選擇一家浪漫的餐廳吃一頓“大餐”同樣必不可少。
調研數據顯示,中餐廳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在中餐廳的菜系選擇上,川菜最受消費者青睞,占比達42.4%,其次是湘菜、蘇菜、浙菜、粵菜等菜系。在就餐人均價格上,100-300元是大眾普遍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
艾媒咨詢分析師表示,中國菜系種類豐富,川菜、湘菜的香、辣、麻口感征服了諸多消費者的胃,且價格適中,大眾接受度更高。

綜合來看,2023年情人節消費呈現出實用化、電商化、儀式化等特點。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當下,我國消費提振步伐正在加速,情人節作為重要的消費節點,品牌以及商家應當把握當下更加多元的消費需求,不斷豐富消費供給,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才能獲取更高確定性的經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