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ici 、Maggie
來源:植提橋(ID:HerbridgeMedia)
近日,菲仕蘭發布了《2023年趨勢報告》,這份報告通過對奶油、奶酪、乳脂和膠囊等產品中乳制品和非乳制品解決方案的了解,探索新的機遇。報告重點介紹了三大全球食品行業趨勢。
報告立足于數據和行業見解,詳細闡述了2023年的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趨勢,并加入了技術專家及可持續發展和創新專家的意見。
趨勢一:中西方食物不斷融合
報告談到,東方食物和西方食物正在不斷融合,通過西方食物與東方食物的碰撞,消費者可以通過味蕾環游世界。而新的食物和創新食物理念將使各大洲通過菜肴相互聯系。比如日本食物的精致、韓國的創新可以與法國的傳統技術和意大利的經典美食相結合。
隨著人們在食品融合創作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人們原本熟悉的菜肴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這和AMD發布的2023年風味及色彩趨勢有所映照。ADM在當中談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于地域獨特風味的探索和提升心情食物的需求越發高漲。
KeHe最新趨勢數據也顯示,消費者正在尋找能夠平衡現實生活壓力的方式,比如通過探索正宗的異國風味食物來重溫“世界美食之旅”。
在這一趨勢之下,具有地域特色的配料、原料也在不斷崛起,比如印度天然復合香料瑪莎拉,特殊辛辣風味的姜黃等就受到了不少關注。
趨勢二:植物基需求不斷發展
報告稱,出于消費者對生態足跡和自身健康的關注,植物基的需求正在不斷發展,同時,通過將乳制品與植物性成分相結合來提供出色味道和營養的方式,正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
菲仕蘭表示,消費者期待享受最愛的食物時,攝入的熱量也更少。
圖源:菲仕蘭
如上圖中天鵝絨蛋糕使用黃油混合物,能夠提供新鮮奶油黃油的味道,并可結合可持續來源的植物脂肪。菲仕蘭稱,這種方式可在減少乳制品攝入量的同時,將蔬菜納入到飲食中,為消費者提供美味的選擇和多種健康功能。
他們還提到一個微觀趨勢——無動物蛋馬卡龍。傳統上,馬卡龍是用蛋白制作的,而植物雞蛋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
的確,植物基趨勢越來越明顯,并且產品的類型也愈發豐富,根據Innova市場洞察數據,消費者在對植物基產品關注的因素排序時,對植物基產品中的非模擬肉類、乳制品的需求提升到了第三位;模擬肉類、乳制品降低到了第六位。
這意味著,消費者對植物基產品的關注從植物肉、植物奶等大類,延伸到了更多的方向,企業需要圍繞更多的消費需求,打造植物基產品,不僅僅局限于這兩個大類。目前,植物蛋、植物冰淇淋、植物巧克力、植物蛋白棒等也正在出現。
僅在1月份,嘉吉就推出了使用葵花籽仁和米漿粉制成的植物巧克力、零食制造商Bobo’s推出了使用豌豆蛋白、花生或杏仁制成的蛋白棒。
對于企業來說,還有哪些產品可以進行植物替代或者結合植物性成分將是一個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方向。
趨勢三:尋找新奇的美食體驗
菲仕蘭在報告中談到,越來越多地消費者傾向于尋找新奇的美食體驗,這些體驗可以更好地激活消費者的感官。
那么新奇究竟包括哪些呢?
主要集中于食物的口味、質地和溫度等方面的差異化。這些全新而獨特的食品創意,帶領消費者體驗到了一種新的冒險。
這一趨勢的依據是新冠疫情之后許多人失去了嗅覺、味覺。根據Puratos Taste Tomorrom針對44個國家/地區的研究調查顯示,多達67%的受訪者希望嘗試具有蓬松或者奶油口感、松脆口感的創新產品。
圖源:菲仕蘭
精密發酵技術
除了以上趨勢之外,還值得一提的是菲仕蘭對于精密發酵的重視。報告發布前,菲仕蘭配料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Triplebar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使用精密發酵技術開發并規模化生產基于細胞的蛋白質。
雙方將通過精密發酵產生微生物細胞,從而生產可以用于支持人類健康和營養的生物活性蛋白質。其實早在2016年,菲仕蘭配料就開始使用精密發酵生產HMO(母乳低聚糖),該公司表示,將利用獨特的蛋白質生產經驗及創新、加工、技術專長等,借助最新的精密發酵技術生產高營養的替代蛋白質。
對于精密發酵的重要性,菲仕蘭配料創新董事總經理Anne Peter Lindeboom表示,精密發酵是一項快速發展的技術,將塑造食品和營養行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