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360內容中心
來源:m三六零(ID:imedia360)
宏觀形勢紛紜多變的2022年,各行各業幾乎都被籠罩在一片陰云密布中,食品飲料行業也不例外。熬過2022年寒冬,在嶄新的2023年,復蘇和增長,成為消費品牌的關鍵詞,賽道迎來希望的曙光。
看清趨勢,360°把握行業風向,比埋頭苦干更重要!m360精心梳理頂級咨詢公司對食品飲料行業的趨勢預測,協助營銷人洞悉最前沿趨勢,奮進2023!
01
凱度
前瞻全球食品飲料四大趨勢
凱度消費者指數的研究顯示,國內快消品銷售額的增速保持在2.8%,遠超去年同期。在整體快消市場中,食品飲料賽道勁頭十足,整體銷售額上升了4.4%,日化品類消費額則下降了2.6%。
二、高端化放緩:消費者在購買食品飲料時開始等待打折和促銷,在購買個護產品時消費者會直接選擇低價產品并進行批量購買。
在所有快消品中,疫情利好包裝食品和家居清潔品類,如方便面和洗手液。同時也可以看到主導健康生活的品類持續增長,如無糖碳酸飲料等。
三、健康需求增長:近年來大健康市場仍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無糖碳酸飲料、營養軟糖、蛋白營養牛奶和除菌洗衣液是銷售額和滲透率增長都較為快速的四大細分品類。
細分功能以及細分賽道差異化成為競爭的熱點,將差異努力做得更為清晰,是產品及品牌創新的一大驅動力。同時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宅家場景持續走強,家內支出的比重上漲。貓糧、奶酪作為寵物和美食的代表性產品,銷售額增長都超過20%。很多品牌也正在積極的溝通宅家的場景。
四、渠道重新組合:線上開始進入存量競爭的時代,線下渠道在2022年大有起色。
其中,近場業態如小型/迷你超市銷售額同比增長51%,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3%。
數據顯示短視頻電商的復購率相對較差,對于品牌來說如何提升復購率,如何提升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這樣的價值感仍然是關鍵。
02
英敏特
2023 全球食品與飲料趨勢
危機應對
適應和創新將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品牌能通過創新來幫助消費者應對地球上更惡劣的天氣影響。受到從極地漩渦到熱浪的影響,消費者正在尋找能夠幫助他們的身體抵御不同溫度變化的產品,以及能在災難性天氣中易于使用的營養產品。
同時,2023年對節約能源的迫切需求將促使人們重新認識到在極端天氣下擁有節能食品和飲料的好處。紫外線的增強則將促進具有皮膚健康益處的功能性食品和飲料的創新。而當品牌面對供應鏈的現實問題時,如何延長保質期被證明是一根救命稻草。
腦力驅動
注意力和高產性是消費者正在尋求的下一個功能宣稱。消費者將尋找能夠影響認知能力、管理壓力水平和優化大腦功能的食品和飲料。他們期待看到各類品牌能夠推廣熟悉的提神成分,如水果、蔬菜、豆類等植物性成分和咖啡因(適量),以促進大腦的發展。
但現在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向消費者證明,從維生素B到諾托品的一系列天然和功能性成分能夠充分實現其健康功能的宣稱。與腸道-大腦軸有關的新研究和專利將創造新的機遇,其能突出強調原生、前生和后生生物制劑的消化健康益處是如何支持精神健康的。這些有科學依據的進展將使富含纖維的食品,如農產品,大放異彩。
連接太空
在不遠的將來,太空將變得不再遙不可及。食品和飲料市場將從太空技術和太空旅行的創新中獲得靈感--想想月球上的礦物和零重力餐飲。在外太空中未被發現的新奇事物對Z世代來說將具有特別的魅力。
但與此同時,品牌也應該考慮太空在Alpha世代生活中的激勵作用。包括資源節約型農業和粉狀蛋白質在內的新技術將會出現,給食品和飲料品牌帶來更多的太空靈感。宇航員所需要的能夠進行多年深空任務的食品和飲料解決方案,也可能被證明是對地球有益處的。
信息減法
當涉及到品牌與客戶的交流時,清晰和簡潔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因為消費者傾向于更加精簡的賣點,他們正尋求那些專注于其包裝優勢,而把故事更多地留給網站、社交媒體和市場營銷的品牌。設計簡潔、突出天然成分和主要健康益處的產品將滿足那些希望擺脫大量無用信息的消費者。
在未來的十年里,預計消費者將依賴更多的虛擬解決方案。品牌將在電子商務網站上分享信息,以確保他們的故事和優勢能夠傳達到消費者手中。而消費者則會依靠他們的智能助手、智能冰箱或是元宇宙的商店選項,來過濾掉那些不符合他們預先設定的偏好產品。
9大方向解鎖2023食品創新趨勢
一、名字傳遞獨特性
能夠直接展現產品賣點、有趣且好玩,逐漸成為產品命名的方向。產品名是產品與用戶溝通的重要元素,能夠簡單清晰地傳遞產品特征的名稱將拉近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通過產品名稱,直接突出產品在原料、口感、工藝等的特征的產品,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
二、“囤貨裝”受歡迎
在面對疫情不確定,以及對于未來收入的悲觀預期,人們的消費觀也變得更加的理性,精打細算。大分量、高性價比的產品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囤貨”成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關鍵詞。
在“物有所值”、“囤貨”的消費需求下,實惠裝、組合裝的產品設計受到消費者喜愛,也影響了食品飲料的創新方向。消費者希望可以通過一次性購買較多數量的產品,以換取一個較低的價格。在不少的線上線下渠道也可以看到,越多越多的品牌開始推出大規格實惠裝的產品。
三、原料“可視化”
相較于情感因素,消費者在制定購買決策時越來越看重品質和功能。選用“真材實料”、“看得見”的原料的產品更加容易脫穎而出。
產品不斷圍繞原材料進化升級,通過原料“可視化”,向消費者傳達“貨真價實”、“物有所值”的價值感。
四、從菜場,到貨架
將蘑菇、花椰菜、蓮子等做成食品飲料,你會愿意嘗試嗎?越來越多的品牌,將食材從菜場搬到貨架。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品牌方也不斷探索著不同食材的創意可能性,開發出新鮮有趣的產品,將傳統食材從菜場搬到貨架。
五、城市風味到全國
消費者對美食的追求永遠不會落幕,隨著螺螄粉、熱干面等席卷全國,城市風味也成為了消費者的心頭好。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品牌根據不同地域人群的口味和審美偏好,推出特定口味的產品,將地域傳統美食產品化,與城市消費者進行深入鏈接。
六、跨界靈感破壁壘
越來越多的品牌突破品類壁壘,將不同的靈感結合,碰撞出無限火花。品牌跨界到外部,與不同品類進行合作創新,是帶來更高銷量增長的一種途徑。
面對消費者更多層次的需求,跨界不同品類,進行靈感延伸和融合成為產品創新的一種趨勢。
七、奶酪的多元應用
奶酪成為增長最快的乳制品品類之一,隨著中國消費者對于奶酪產品的認知和需求的提升,奶酪產品也向著多元化發展。
目前市場上除了用于餐飲配料的奶酪之外,涌現了越多越多的奶酪制品:夾心奶酪棒、酪鮮生芝士棒、小圓奶酪等,多元化的口味與形態產品日益增多,帶來更多消費選擇。
八、中式滋補“新形象”
2022年,有一個類目大搖大擺地殺出了重圍,它就是中式滋補。以人參、枸杞、阿膠為代表的傳統中式滋補品,正在以藥食同源的“新形象”,抓住年輕人睡眠、脫發、食材、情緒等健康訴求。而相比于傳統滋補品的良藥苦口,新一代消費者有著更高的期待:兼具口感和健康。
將中式滋補與不同的食品或飲料結合,在形式、配方、技術等方面進行差異化創新,中式滋補還有無限可能。
九、功能細化到人群
不同人群、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對于健康的需求千差萬別,功能同質化的功能性食品飲料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食品功能性逐漸變得細化和多元。
從細分人群出發,針對老人、兒童、女性、孕婦、學生、上班族等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出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成為功能性品類的創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