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玖
來源:食業家(shiyehome)
1月11日,桃李面包發布的2022年業績快報顯示,桃李面包2022年實現營收66.86億元,同比增長5.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48億元,同比下跌15.11%。這也是桃李面包連續兩年凈利潤下跌,同時下跌幅度較2021年年度的13.54%有所擴大。
對于凈利潤下跌,桃李面包指出,主要受疫情及部分地區夏季限電影響,報告期內終端配送服務等成本費用均有所增長,加之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本期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本期匯兌收益、理財收益減少,利息支出增加;本期購買商品期貨合約產生投資損失。
在二級市場,桃李面包總市值距巔峰400億時幾近腰斬,截止1月12日收盤,桃李面包總市值203.03億。
烘焙企業難嗎?很難!!!
01
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桃李面包于1995年在遼寧沈陽創立,以“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迅速從東北走向全國。
2015年,桃李面包在A股上市以來,業績狀況一直保持穩定增長勢頭。2016-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1億元、40.8億元、48.3億元、56.4億元,營收增速高達15%以上;同時凈利潤也在穩步攀升,逐漸坐穩了國內短保面包行業的龍頭。但2020年以后,企業的營收增速出現明顯放緩。
同時,桃李面包的盈利能力也出現下降態勢。財報顯示,2021年桃李面包凈利潤為7.63億元,同比減少13.54%,這也是公司年度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2022年桃李面包凈利潤為6.48億元,同比下跌15.18%。
值得一提的是,桃李面包的毛利率已經連續多年出現下跌,2019年-2021年,其毛利率分別為39.57%、29.97%、26.28%,而在2022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進一步下跌至23.90%。
“難過”的不僅是桃李面包,整個烘焙行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去年開始,與烘焙原料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發布漲價函,包括主打煉乳的熊貓乳品以及海融科技、立高食品兩家烘焙原料上市公司。其中漲價幅度最大的是烘焙油脂,多家公司接到益海嘉里、南僑食品的調價函。此外,受俄烏沖突的影響,小麥市場同樣漲瘋了。
漲價大潮之下,“增收不增利”的桃李面包只是個例,2022年堪稱烘焙行業的寒冬。
02
斥資20億拓展華南市場
創立至今,北方市場依然是桃李面包主要陣地,東北和華北市場一直以來貢獻了約60%的收入和將近90%的利潤。
而廣闊的市場同樣給桃李充足的發展空間。截至2021年12月31日,桃李面包共有20個生產基地已投入使用,在建生產基地項目6個,產能釋放可以擴大覆蓋半徑,同時有助于在生產端形成規模效應、降低成本。
最近幾年,桃李面包一直在加大對華東、華南市場的開拓力度。
去年12月,桃李面包以4580萬元的價格競得廣東佛山一個6萬平方米的地塊,將投資20億元建設華南烘焙食品中心項目,打造華南區域總部,借此輻射珠三角以及整個華南區域,有助于為品牌在華南區域拓展奠定基礎。
03
結語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性價比高的短保面包作為早餐主食越來越普遍。桃李面包趕上了品類發展的好時候,同時“中央工廠+批發”模式下高速運轉的供應鏈體系也為其筑起了護城河。
但時代和市場的變化不會停止,商業模式也并非一勞永逸,未來留給桃李面包的考驗依然很多。好在,這個面包賽道依然優質。西部證券數據顯示,預計未來十年還有3-4倍增長空間。問題在于,吳氏兄弟能否抓住機遇薪火相傳,開創桃李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