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Mogu
來源: CIB烘焙技術研究所(ID:CIBTCN)
此前推送的《司康才不是英國版的稻香村!》一文中,跟大家介紹過司康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再從其他維度展開來聊聊。
通常,英式司康不會太甜,多是作為下午茶里果醬和凝脂奶油(一種濃郁的鮮奶油)的載體,用來搭配喝茶。而美式司康,“沒有文化包袱和對真實性的期望,在形狀和內容上都非常靈活。這種靈活是美式司康美味的關鍵。”
目前國內的司康,更偏向不受拘泥的美式風格,除了常規的凸顯鮮奶油或黃油的馥郁香氣,風味開發上也基本不受限,無論是空口吃、復熱吃、搭配茶或咖啡都很棒。
在嘉吉 2022 年第一季度根據全國六萬家烘焙零售門店抽樣統計結果中,司康就曾異軍突起成為排行榜大火單品,各地近年也逐漸涌現一些司康、司康+咖啡專賣店,很多美食公眾號也開始做一些區域性的司康合集,讓這款單品的潛力初現。

○ CIB 打樣的風味司康
今天,我們就從司康的造型、食用方式、風味靈感等方面進行展開,烘焙愛好者可以直接自制或是嘗試不同的食用方法,烘焙從業人員則可以尋找一點啟發:
一、造型隨意
二、CP 靈活
三、風味不設限
01
Scone
司康的造型就是隨意
司康天然具有自由的靈魂。最初司康是一整塊進行烘烤,直到 19 世紀中期,膨松劑發明并應用到烘焙中,司康才逐漸演變為切分成三角形或圓形再烘烤。雖然目前三角形和圓形仍是主流,但司康可從來都不會默守陳規。
○日本 Bakers gonna Bake 的司康,官網
三角形
在美國,很多咖啡館供應的司康都是三角形,比如經典如星巴克的司康,大陸版本延續了三角形。
○星巴克中國官網
圓形
圓形是相較于三角形,甚至更為主流的一種造型,多使用圓形模具分割,攔腰處多會有裂口或裂縫,方便順勢掰開,涂抹果醬和鮮奶油。

○日本 MUME 家的司康,官方ins
方形
方形同三角形一樣,相比于圓形,剩下的邊角料會更少,原料利用率會高一些,既有常見的正方形,也有如千層酥般的長條形。

○韓國 Gourmet Bakery 的冷凍司康,CJ The Market
當然,除了以上提到的相對規整的造型,司康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和模具制成任何形狀,粗獷的甚至只是簡單的球狀即可,就看制作時手頭的工具和個人喜好了。
○日本 Ruska 的球狀司康、四葉草/花瓣狀司康,官方ins
02
Scone
可組的 CP 那就多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司康的食用方式。
空口吃
很多人熱愛司康,是因為空口吃就足夠好吃。對于剛出爐不久的司康,能體會到略酥脆外皮和松軟組織的對比口感。當然也有人喜歡買回來略微回油或是隔天加熱后當早餐食用。
目前國內外也都有冷凍司康售賣,大部分商家都較為推薦復熱后食用。因為加熱后,組織可以恢復松軟,比直接空口吃較干的口感更友好。
○日本 cafe.chai.scone 的司康,官網
涂抹果醬、鮮奶油
追本溯源,或是遵循司康的英式下午茶文化,那自然是少不了果醬與凝脂奶油。至于是先涂抹果醬,還是先涂抹鮮奶油,就全看個人喜好,畢竟在英國涂抹順序都未完全統一。
統一的是涂抹時會順著腰部的裂口將司康一分為二,再進行涂抹,然后直接食用,一般不會將司康再重新疊加回類似于漢堡的狀態。


○ Aimee Provence 官網
至今,很多司康品牌和專賣店,依然會搭配果醬進行售賣,方便消費者涂抹后再食用。
○美國百年老牌 Fisher,主營司康,也會搭配果醬進行售賣,官網
做成三明治
近年,在日、韓也流行將司康做成「三明治」的形式。有些是制作好之后,從裂口處掰開再夾食材,有些是制作單獨的兩塊司康,中間夾取食材。像日本,中間夾紅豆沙和黃油,已經成了常規操作,變幻的多是紅豆和黃油的選材、司康的形狀等。
○東京銀座舉辦的 Scone Party with TEA 2023 @GINZA
當然,司康做成三明治的形式,可夾取的食材就看主廚的搭配了,比如 Bakers gonna Bake 在本月就推出了紅薯黃油司康三明治,路數沒變,就是將豆沙換成了紅薯??。按此思路,如果是栗子餡也未嘗不可。

○日本 Bakers gonna Bake 的司康三明治,官網
搭配茶或咖啡
除了在自身下功夫,司康的百搭還來自于和茶、咖啡都無比適配。
與茶的搭配,根植于司康的演變歷史。如果國內圍爐煮茶能持續火熱下去的話,以后邊爐旁出現司康的身影也是順理成章的。
在日本 TEA ROOM KIKI 就是一家紅茶和司康專賣店,旨在傳承英倫文化,司康基本都是涂抹果醬和凝脂奶油,再搭配紅茶食用。
○日本 TEA ROOM KIKI 的司康,官網
至于司康與咖啡的搭配,自然離不開咖啡館文化的推廣。歐美自不必說,在日本,很多小而美的司康專賣店,也基本都是司康+咖啡的組合店。比如日本的 Ruska,店內不僅會在司康風味上下功夫,也會推薦兩者搭配食用。


○日本 Ruska Cafe and Scones 的司康和咖啡
03
Scone
風味開發不受限
最后,我們再聚焦在司康的風味開發上。因為司康雖然有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傳承,但落地國內時的食用場景還是略有不同,大部分消費者還是將司康作為一款單品,空口吃的較多。所以司康的單一風味很難抓住喜愛嘗鮮的消費者,還是需要落地一些豐富的口味搭配。
一些經典風味
根據 tastewise 的數據,司康目前全世界流行的風味分別是咖啡、拿鐵、曲奇、巧克力、藍莓,都可算是經典風味。
○英國 Haywood & Padgett 的巧克力司康,官方
而每款又可在食材和風味搭配上下文章,比如咖啡風味又可延伸出榛子咖啡風味,巧克力也可延伸出檸檬/橙皮巧克力風味等。
此外,甜口像抹茶、堅果、蜂蜜、酸奶、黑糖、核桃、肉桂……咸口像奶酪、洋蔥、培根、黃油……都是有廣泛受眾的口味。
○日本 famfam 的蔓越莓酸奶、巧克力碎、橙皮、堅果、巧克力、抹茶風味司康,官網
特色風味、時令風味
當然,除了經典款,每個品牌也都需要有自己的招牌司康口味或是時令風味。這里我們以品牌來進行舉例。
比如日本 famfam,招牌咸味司康主打的是膳食營養,其中一款就添加了豆腐來獲得營養和柔軟的口感,還有一款同樣具有特色,添加了玉米糝(北方朋友比較熟悉的一款原料)。
○ famfam 的豆腐司康、玉米糝司康,官網
韓國的 Mud Scone 則是主打素食司康,使用全谷物,不使用黃油和雞蛋等,旨在提供一種健康的代餐,熱量少但更有飽腹感。

○韓國 Mud Scone,官方
此外,像日本和國內都有出品過的艾草司康,也非常具有時令特色。
上海咖啡店 T12Lab 的招牌花椒葉堿水司康、檸檬鼠尾草司康也已經小有名氣,在 SNS 上被多次推薦。
○下面紅彤彤的這款就是花椒葉堿水司康,艾格吃飽了
正在司康 2022 年的冬季限定款,也推出了紅茶栗子、南瓜山楂、蘋果肉桂風味的胖胖奶油司康。

○正在司康的肉瑞蘋果、南瓜山楂冬季限定款司康,官方
很多司康專賣店,也會主打在地原料的應用,不僅賦予了產品一定的地方屬性,也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親切感。而司康的開放性在于,擁抱西餐、中餐的風味搭配靈感,并不設限,只要風味足夠吸引人,或與食用場景高度契合,都會受到人們的喜愛。


以上,就是今日分享的關于司康的內容了。司康的屬性,既可以作為休閑零食,又可以作為簡便早餐,還可以與茶或咖啡搭配組成下午茶,所以我們看到在很多奶茶、咖啡店渠道,司康的受關注程度在逐步提高。不過考慮到國內的整體飲食習慣,司康的普及尚需一些時間鋪墊。
但隨著咖啡門店熱潮的持續,更易加工且可使用冷凍面團的司康能否像貝果一樣迎來一波市場普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畢竟動輒二三十的咖啡,搭配一款十元左右的司康,就可以輕易獲得極致口腹之欲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