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納食(ID:kuaixiao6699)
近日,佛山桃李面包公司以4580萬元競得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金樂路南側地塊三,交易土地面積6萬平方米,用于建設計劃總投資20億元的華南烘焙食品中心項目。
據悉,該項目將主要生產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以及冷藏糕點、三明治、飯團等冷鏈食品,食堂配餐、盒飯等中央廚房食品等。其中,面包預計年產量將達到6.8萬噸。
大手筆投資20億南下進軍,這一次,桃李的全國化進程能提速多少?
(圖源:微博@桃李面包)
01
桃李的“南下”之痛
作為一家在東北發家的上市企業,享有“面包第一股”之稱的桃李面包如何打開南方市場成了其未來成長的關鍵一役。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北地區為桃李面包貢獻了22.28億元的營收,占到總營收的44.32%。
此外,華北和華東地區的占比也不小,分別達到了11.23億元和14.42億元,上述三大區域合計就貢獻了桃李面包95.34%的營收。
然而,喜憂參半的是,桃李面包“偏科”相當嚴重,今年前三季度,其在華中、西南、西北和華南的銷售規模仍相對偏小,分別僅為1.48億元、5.89億元、3.3億元和3.93億元。
巨大的南方市場,似乎成為了擋在桃李面包面前的一堵難以逾越的高墻,這樣的現象也在其業績數據上體現開來。
據桃李面包披露的2021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6.24%至63.35億元;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13.54%至7.63億元,這是公司自2013年有公開業績披露以來,首次錄得下滑。
對此,桃李面包將主要原因歸結為,上年同期受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影響,公司人力成本低于本期;促銷力度增大折讓率高于上年同期;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等因素。
雖說這也說的過去,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原材料價格上漲僅是因素之一。桃李面包利潤持續下滑,離不開南方市場多家子公司虧損的蠶食,它的南下之路實屬“被迫無奈”之舉,若不能及時扭轉“偏科”問題,遏止南方市場虧損額度對公司利潤的擠壓,桃李面包接下來的承壓與危局或將更甚一步。
(圖源:微博@桃李面包)
02
生于東北,止于東北?
投資圈里有這樣一句話,說“投資不過山海關”,但桃李面包卻用實際行動推翻了這一偏見,屬實是給廣大東北企業長了臉。
將時間追溯到25年前。
當時,六十多歲的老教師吳志剛從丹東市絲綢工業學校退休后閑不住,便決定和兒子一起創業,在遼寧丹東開辦了一家面包作坊。1997年1月,沈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這就是桃李面包的前身。
而后,寄托著吳志剛近半生講臺生涯情愫的“桃李”,在“桃李滿天下”的美好寓意承載下一步步走出大本營遼寧丹東,從偏安一隅的面包作坊逐漸成長為年營收超過60億元的全國性品牌。
作為一家地域品牌起家的傳統企業,桃李幾乎一路開掛,實現了十年連年增長。數據顯示,2011——2019年桃李營收由11.96億元增長至56.44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1.4%,2011——2019年凈利由1.46億元增長至6.8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1.3%。
能夠成為如今短保烘焙領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桃李面包不是沒有理由的。
二十多年前,當時市場上主要流通兩種面包:一類是面包房中的新鮮面包,價格貴且不易存放;一類是超市中的長保面包,口感上稍有損失。
經過精準的市場洞察之后,品牌將上述兩種面包的優勢相結合,生產出主打新鮮、品質和性價比的短保面包,供應給東北的商超、縣鄉商店、小賣部等。由此,桃李很快打開了當地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桃李落滿東三省。
近年來,東北市場作為桃李面包的大本營,無論市占率還是盈利能力都十分出色。但是,即便是披荊斬棘20多年后,從區域上看,如今,桃李面包的主戰場仍是其發家之地東北地區,這也讓不少人為之擔憂:桃李的“滿天下”之夢,真的只能停留在東三省嗎?
(圖源:微博@桃李面包)
03
桃李面包,一路向南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直以來,如何在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拓展全國化市場,一直都是桃李面包的奮斗目標和思考的重要命題。成為全國性品牌,意味著有更大的市場和機會,也意味著有更多的品牌溢價空間。
面對“北強南弱”的跛腳現象,桃李面包不是無動于衷。
為了鞏固和擴大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桃李面包自上市以來,就走上了全國化擴張的道路,并于2018年開啟“南下”戰略,加大對華東、華南、西北等新興市場的開發,在江蘇、湖北、安徽、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設立子公司或孫公司。
不過,2021年,從子公司表現來看,桃李面包39家主要子公司(1家已注銷)中,有14家虧損,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地區。虧損前5位的子公司分別為上海桃李、海南桃李、江蘇桃李、福州桃李、廈門桃李。
而且,桃李面包在經銷商渠道的分布不均問題同樣明顯。
截至2021年末,桃李面包共有經銷商895家。其中,華北、東北、華東、西南、西北、華南和華中地區的經銷商數量分別為156家、263家、213家、123家、59家、51家和30家。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擺在眼前:時至今日,桃李面包仍未打破自身“北強南弱”的市場格局。
幸好,桃李面包是有危機意識的,面對自身的缺陷與不足,近年來,企業也在嘗試從新路徑發力。比如,在零售渠道上,桃李面包稱,未來將在繼續擴大與各大社區團購平臺合作基礎上,積極拓展O2O線上業務,深度參與客戶端社團合作,豐富合作形式、內容,強化桃李面包品牌在線上的優勢地位。
(圖源:微博@桃李面包)
桃李面包,從東北的一個小城起家,任誰也沒有想到會成為一個面包帝國。
即便南下擴張之路并不順利,但一直以來它也從未放棄,非但沒有戰略收縮,反而越挫越勇,如今進一步重資布局華南市場,展現出企業極強的向上力與生命力的同時,也給了市場一個為之期待并看好它的充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