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名牌茶葉,您能想到什么?西湖龍井,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這些老牌名茶想必您怎么也能說出幾種。但說起金駿眉,您是不是會覺得有些陌生呢?這并不奇怪,因為這種產自武夷山桐木村的茶葉,從問世至今不過短短七年時間,卻已經傳奇般地成為我國高端紅茶的代名詞,每斤的售價高達萬元。
短短七年 金駿眉躋身名茶行列
2005年,當時在正山茶業公司擔任制茶師的梁駿德,研發了這個新品種,當時正山茶業并沒有立即注冊商標。由于需用野生茶芽尖手工制作,產量很低,最初研發的幾人還寫出了介紹制作工藝的《駿眉令》,交給同村的其他茶廠,一起推廣生產金駿眉。
隨著時間的推移,桐木村內各家茶廠的金駿眉制作工藝已經相差無幾,而金駿眉也旋即躋身名茶行列,身價倍增。從2007年起,多家企業申請金駿眉注冊商標,均被駁回,從此開啟了金駿眉長達五年的商標之爭。到了2010年,正山茶業最終獲得了商標局的商標審定,但這卻讓其他企業質疑聲四起。
一邊是在金駿眉的產地,茶廠們爭得不可開交;另一邊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山寨金駿眉大行其道。商標歸屬的確定迫在眉睫。如今,這場爭端終于有了進展。經過協商,武夷山正山茶業有限公司與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正式簽署了一份"金駿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就金駿眉商標使用問題達成共識。
金駿眉品牌存爭議 源于它對整個產業影響非常大
2007年以來,武夷山多家茶葉公司申請金駿眉注冊商標,均被駁回。但是,2010年,武夷山一家名為正山茶葉的公司申請金駿眉的商標居然通過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商標審定,此舉遭到了武夷山其他茶企的反對。武夷山茶業同業工會是武夷山茶葉企業的代表組織,公會會長劉國英介紹:
劉國英:作為我們業內,金駿眉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品牌,對整個產業來說影響非常大,很難形成共識,用什么方式注冊這個爭議比較大。
對此,武夷山市工商局商廣科科長曹景順透露,早期,各家生產金駿眉的工藝都略有不同,后來在市場的反饋過程中,不斷改良,工藝日漸趨同,成熟穩定。這也是正山茶企注冊金駿眉商標遭到反對的理由之一:
曹景順:就是希望金駿眉這個商標,武夷山的,不管是哪個茶企或者是群眾組織,或者是哪個團體組織,給它注冊下來,要把這個品牌保護下來。
正山茶葉(元正公司)注冊 制定標準 武夷轄區共同使用
此次金駿眉商標之爭的主角,武夷山桐木村正山茶業有限公司的老板江元勛表示,正山茶企曾多次在媒體上發布公告,向社會公開表示,商標注冊之后,將無償地給武夷山桐木村的茶企和茶農使用。對于正山茶葉的承諾,武夷山其他茶企并不買賬,大多企業認為,正山的所謂承諾并沒有法律約束和保護,近日,雙方共同簽署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
合同上明確約定,"正山茶業有限公司又名元正公司,完成'金駿眉'商標注冊核準后,將'金駿眉'商標依照所制定的使用標準,許可給武夷山轄區內符合要求的企業使用。"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介紹:
劉國英:現在我們在政府牽頭下,采用一種折中的做法,由元正公司注冊為自然商標,再授權給茶業同業公會來管理,然后同業公會再授權給其它企業使用,起到了自然商標的注冊保護,又起到了符合條件的茶企業的使用,雙方的一種折中的做法,業界基本上沒什么意見。
正山茶葉靜候最后裁決
記者在第一時間也采訪到了正山茶葉有限公司,對于這份協議,他們表示將靜候國家工商總局給出最后裁決:
正山茶葉:我們對商標之爭沒有什么看法,這很正常,我們相信國家工商局會根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裁定。
武夷山市茶葉局局長陳澤財表示,待"金駿眉"商標最終裁定審批后,政府相關部門會協同行業協會、企業共同做好"金駿眉"商標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陳澤財:政府會針對商標使用管理制定一整套的辦法措施,由原來紅茶協會和市里的同業公、和政府機構的茶葉局,統一把這個商標進行管理使用好,我們會認真的保護好。
據了解,目前,金駿眉商標審批已經進入裁定階段。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首當其沖的并不是商標歸屬問題,而是金駿眉最終變成通用名稱,市場如何監管,才能杜絕"金駿眉"假貨泛濫。
這真是:茶葉好喝,婆家難定,利益之爭,實在尷尬。按時間說,這樣算是"七年之癢"。希望這場官司早日塵埃落定,對于消費者而言,喝到貨真價值的高品質的茶葉才是根本。(福建臺記者黃穎 南平臺記者包劍武 蘭旺生)
已有8900條與商標之爭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