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iselle Yin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在剛剛過去的雙11中,全渠道GMV超3000萬元,天貓旗艦店GMV總額同比2021年雙十一增長了530%,從“一口好肉”出發,以新標準去挑戰肉制品賽道的本味鮮物,在2019年以烤腸作為第一款產品切入了市場。
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本味鮮物于2021年在正向運營毛利率的基礎上實現了全渠道銷量突破1億元,復購率達30%。
“但在我心目中,我們現在還只是相當于剛讀完小學的階段。”本味鮮物創始人肖欣卻這樣說道。
為什么會盯上讓人“又愛又恨”的烤腸?為什么能把一款高于傳統定價兩三倍的烤腸做成爆品?面對對手快速跟進的競爭局面,如何強化自己的差異,守住優勢?發展至今,品牌又面臨著哪些挑戰?
帶著這些好奇,我們對話了第四屆iSEE AWARD【產品&品牌類】最佳肉制品獲獎品牌——本味鮮物的創始人兼CEO肖欣,從實踐經歷出發,分享品牌創立至今的經驗和洞察。
圖片來源:本味鮮物
Q:新XIU主理人 Flora
A:本味鮮物創始人兼CEO 肖欣
01
價格是定義好產品的心智維度之一,
烤腸也可以有更高的標準
肖欣:從 19 年開始,我便專注于去做一個高品質的肉制品品牌。這個想法來自于我的第一個創業項目,就是做便利店運營。
在這份經歷中,我發現鮮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類。而在研究這個賽道的時候,我們在想,中國這么多的鮮食種類里面,是不是有一個品類市場規模足夠大,有機會從便利店渠道做出去,變成一個to C的品牌化產品。
于是我們把目標落在了烤腸這個品類上。然而,在想去升級的時候,我們根本找不到好的供應商。
當時,我們吃了若干家烤腸供應商的產品,發現中國當時的烤腸產品中有諸多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配料復雜,香精味特濃,肉質參差不齊等。
即使作為運營方,我們都感受到了這個產品的落后,更不要提那些消費者,對于烤腸與肉制品也存在著一些負面情緒,如對產品不放心、對肉質不感冒、對配方完全不信任等等。
這些都促使我們思考,越是困難,越是有這樣的痛點,越是有這樣的剛性需求的品類,就越有機會去重新做一遍。所以我們想成立本味鮮物,來改造肉制品品類。
肖欣:19 年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對中國的肉制品工廠進行一些了解。
我們在對供應鏈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到,中國其實是能夠做出好的肉制品的。
而之所以市面上沒有供給的原因其實是沒有需求。說白了就是在傳統的渠道里面,沒有人或者沒有品牌去反過來對供應鏈提出我要一個 100% 的純肉腸,沒有人提出來說這個肉腸不能放淀粉,不能放防腐劑。
此外,大部分的烤腸其實是以工廠直接出渠道的形式出現在市場的。不管是街邊烤腸機還是其他餐飲場景,各個渠道都是由工廠直接去完成對接的,它是一個非常標準的B端大單品。
在這樣一個場景下,所有的競爭都圍繞著成本。沒有人去真正提出一個好的烤腸標準是什么樣子?沒有品牌去做一個純肉烤腸品牌,所以工廠就沒有去做出這種產品來滿足前端渠道。
總的來說,工廠生產和產品落后不在于它的能力問題,而在于其觀念和對前端渠道需求的滿足。
圖片來源:本味鮮物
肖欣:我們當時覺得價格其實是定義一個好產品心智的重要維度。
其實現在的目標用戶很清楚,貴的不一定有好貨,但便宜一定沒好貨。我覺得我們的目標人群一定是有這個認知的,所以價格帶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品牌想給消費者樹立的人設。
第二,我有信心來賣一個可能比傳統的老品牌還要貴 50% 的單品,這本身就是給消費者的一種信任保證,這個其實在很多品類里都驗證過。要做一個品質品牌永遠不可能從低價往高價走,永遠要在價格錨定的時候就做好。
作為一個品質產品,你要做的不是絞盡腦汁拉低價格,去跟低價格帶的產品對標促銷,更多地是如何用推廣,用好的產品,用產品從內到外的氣質,讓消費者認識到產品的高性價比。
的確,在目前形勢復雜的經濟背景下,每個人都會傾向于追求高性價比。但這不意味著他們追求極致的便宜,而會追求一個產品帶來的整體感受對得起所花的錢。
我們現在的定價,并不算奢侈品,而是一個有性價比的產品,所以我并不擔心消費者不買賬。
肖欣:我覺得算是經過了市場驗證,可以從幾個維度來看:
第一,從整個 C 端產品來看,我覺得大家都能夠感受到這個品類越來越熱鬧。現在一個月銷售過千萬的 C 端烤腸品牌不只是我們,新品牌其實就有兩三家。
而市場上傳統B端部分,整體也在慢慢地往健康化、零添加、高顏值的方向去做升級,我覺得這是一個顯性表現。
第二,消費者也開始去深入了解產品品質,會更多地看肉源、看配料表,慢慢地對產品的判斷會更有經驗。
第三,從數據的角度來說,我們能夠看到凍品烤腸的銷售在各個渠道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一年相對來說都有比較高速的增長。
圖片來源:本味鮮物
02
市場教育需要更多品牌一起去完成,
有競爭壓力,但也對自己的差異點有信心
肖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感覺競爭要來了。但說實話,我們愿意看到更多的品牌進來一起教育市場。
我覺得消費得起這個產品的應該至少有一兩億用戶,但有習慣每天吃烤腸,或者把烤腸當成速食、早餐選擇的消費者比例還很小。
大部分人還停留在烤腸機這種小吃場景,而沒有把烤腸當成日常食材或者每日能量補充的一個單品。
所以,不可能只靠一個品牌來把烤腸做到日常消費習慣里,現在進入市場的所有人都在完成一個事情,就是讓中國的消費者把一份肉當成食材里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變成家庭常備品。
當然,說實話,競爭壓力是一定有的,但我們對自己的差異點也很有信心。
肖欣:我們的差異在于專注于低溫肉這一個品類,專注地去做一口好肉、一口好腸。所以我們的產品迭代速度更快,強大的競爭也逼著我們去把產品做到極致。
比如我們率先去把整個線上的烤腸做成了單根的包裝,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其次,從肉源的角度來說,我們更深耕上游,去挖掘口感、營養更好的、真正適合做烤腸的肉,并用能讓消費者放心的辦法去追溯肉源,讓他們能夠真正感受到本味在做一口好肉上面是極致用心的,這個是我們今年最重要的一個工作。
與此同時,場景的開發和心智的建設至關重要。我們更多的是跟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去做互動,讓烤腸的消費場景和大家的生活樂趣產生共情。這些都是我們在做品牌心智時跟其他的品牌不一樣的地方。
然后補充一點,就是我們的新品開發一直保持在每個季度兩三個口味的迭代速度。雖然不一定保證每個新品都是爆品,但很多單品都應季性地推向了市場,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去尋找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去創造消費者想都沒想過的烤腸味道。
圖片來源:本味鮮物
肖欣:我們每年會有一個研發框架,按照季節性去推新品。年初把這一年每個季節想做的新品規劃好,再由研發小伙伴不斷地打磨產品。
同時,我們會在私域里進行足夠多的測試和優化,最終按照我們的年初計劃適時地推向市場。
比如夏天推的是雞肉腸,解決雞肉能吃但不好吃的痛點,滿足健身的小伙伴。
到了秋天,大家都能想到咸蛋黃、禿黃油這種食材,那我們就會在秋天推出咸蛋黃糯米腸,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溫暖飽腹感。
然后冬天流行栗子香味,我們就推出板栗紅燒肉味的烤腸,這是非常應景的冬天味道。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而且有自己的文化底蘊,這些美食是被應季食材和不同季節的生活習慣推動的。我本身是一個美食愛好者,而本味鮮物想推崇的是還原食品本來的味道,同時更多地去表達中國飲食文化。
肖欣:我們其實是抱著每個單品都是應季的新品來測試的,最終誰留下,由銷售占比和復購率來決定。同時,有一定味道和用戶記憶的,即使銷售差,我們也會保留。
比如我們的蒜香腸,就是給喜歡紅腸或者蒜味的人量身定制的。喜歡的人特別喜歡,復購率極其的高,當然,不喜歡的便是罵聲一片。
但是我們依然會保留這款可能只占我們每月銷售3%-5%的產品,其實就是為了滿足喜歡這個味道的人。
人生百味烤腸本味,我覺得不沖突。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我們也尊重每個人對美食的追求。我們不求每一款都是爆品,但是我們求每一款出來都會找到真正熱愛它的粉絲。
肖欣:我們的第一目標人群肯定寶媽,這是毫無疑問的。
另外,我們是按場景來切分人群的。早餐場景是我們不斷地去教育的產品場景,也是目標人群所在的地方。
而會做早餐的一定是寶媽,或者說是家庭主夫和家庭主婦,這些都是我們的目標人群。
另外我們也在不斷地推一人食的場景,也就是速食伴侶。
現在大家都會在家里囤各種速食,不管是吃拉面、米線還是其他速食,總要搭一口好肉。
就像我們最大的一個渠道客戶和府撈面,每10碗面里面就有一半的人會選擇配一根烤腸。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場景,目標群體也很清晰,相對來說就是年輕人。
我們現在還在推滑雪場景里的能量補給,通過烤腸和能隨身攜帶的午餐肉,做戶外運動場景的目標人群鏈接。
不管是音樂節、野營還是戶外滑雪,這些場景都可以用烤腸來滿足對應的熱量補給。我們會把產品所適用的場景不斷地向消費者傳遞,從而將他們轉換成我們的目標人群。
圖片來源:本味鮮物
03
預計明年將迎來爆發節點,
未來還有很多能力要補齊
肖欣:其實我們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想做低溫肉制品。
只有低溫肉能真正做到還原度強,配料簡單,而且口感能超越現在市面上的絕大部分肉制品。
肉制品升級的趨勢一定是往低溫肉方向發展,這是我們當時做的判斷。
所以我們既然要升級,要做有品質的肉制品天花板,那么就選低溫肉制品賽道。進而,我們又選了低溫肉里面最大的一個標品,就是烤腸,這是一個已經被完全消費者認知,但又有痛點的大單品。
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做嘗試,去研究各種低溫肉的呈現形式、市場需求、消費者對某一類產品有沒有痛點等。
比如之前做過的東坡肉,是去年過年時做的一個應季產品。烤腸可能不足以滿足喜慶祥和年的氣氛,大家需要一些更有儀式感的單品,所以我們就嘗試用預制菜來滿足年宴的需求。
再比如培根、火腿片這些產品,都是我們不斷地去迭代,去補充家庭餐桌場景的產品。
不過,在真正上線銷售的這一兩年來,我們80%的研發精力和產品投入其實還是圍繞著烤腸,因為我們相信這個單品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肖欣:對黑豬肉原味腸,我不敢說它是劃時代的,但至少它是一個另類。
在 21 年初,用黑豬肉做的、0淀粉 0 添加、一口好肉的烤腸,是市面上沒有的產品,所以我們也挺有信心,覺得這款產品就是消費者要的東西。從近幾年的成長,從B端渠道消費走進家庭,也驗證了我們最初的判斷。
現在回看,我覺得一個品類要達到出圈臨界點,需要有幾個前置條件:
第一,出圈外面的世界足夠大,這個品類要有足夠大的空間。
第二,在足夠大的圈里面,當供給多了,依然能有那么一兩個點,把自己和其他的玩家區隔開。
第三,產品本身能不斷地能滿足消費者預期。
肖欣:我覺得消費者還在被教育的過程中,相信你應該也能感受到,比如去調研身邊的人,不吃烤腸的人是大多數對不對?
但我覺得明年會到這樣一個節點。前一兩年還是烤腸消費教育過程中,只是把消費者從烤腸攤上給拉回來,讓他們開始覺得可以囤一些烤腸在冰箱里。
圖片來源:本味鮮物
肖欣:今年的戰績,基本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增長了三倍左右。
這樣一個體量,對有些品類來說可能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成績。但對于肉制品,其實還只是小學水平,因為任何一個肉制品的品牌或者工廠,基本都是10 億起的體量。
在這樣一個幾千億的賽道里,目前本味鮮物還只是一個線上銷售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品牌而已,也有一定的、穩定的銷售基礎和用戶復購,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
從整個市場規模和潛力來說,我們剛剛邁出了第一個臺階而已。要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肉制品品牌的階段,還需要實現明年的目標,就是再翻三倍,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到主桌上去跟傳統的肉制品廠進行真正的較量。
對肉制品來說,很大的市場還是在線下,就現在這個階段來說,還有很多東西要去補齊。
肖欣:2023 年我們自己定的目標,第一肯定是要深耕線下。要做好一個中國食品品牌,深度分銷和線下渠道是永遠要去攻克的難題。
我們現在已經投入比較大的精力去對線下進行布局,包括進全國的盒馬這種精品超市。到今年年底應該能夠完成對上海華東地區的精品超市的全部鋪設。希望未來在線下能更多地看到本味鮮物。
第二,我們會持續深耕上游資源,包括牧場和產能這方面的優化。
第三點就是如何能真正地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做出消費者要的產品。
我們希望能像奶茶和咖啡一樣,真正預測或者踩中每個季節消費者最喜歡的味道。
總而言之,之前的成績,對于我們來說是剛剛開始,讓我能夠有一點點的信心和一點點基礎量,能繼續去完成下一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