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淼
來源:界面新聞(ID:wowjiemian)
11月2日,供銷社概念股集體大漲。
天禾股份(002999.SZ)、浙農股份(002758.SZ)、天鵝股份(603029.SH)、中農聯合(003042.SZ)、輝隆股份(002556.SZ)和新力金融(600318.SH)在內的多只股票紛紛漲停,其中,天鵝股份和中農聯合已連續拿下三個漲停板。
截至11月2日收盤,天禾股份報收8.87元/股,最新市值30.83億元;浙農股份報收15.36元/股,最新市值為77.21億元;天鵝股份報收15.48元/股,最新市值為18.78億元;中農聯合報收23.50元/股,最新市值為33.49億元;輝隆股份報收9.77元/股,最新市值為93.21億元;新力金融報收7.48元/股,最新市值為38.35億元。
01
供銷社重回大眾視野
消息面上,此前湖北日報一篇有關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的報道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湖北日報報道,10月11日其從省供銷合作總社獲悉,目前,湖北省實施“基層社恢復重建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基層社社員達到45.2萬人,其中,農民社員人數5年增長5倍多,由2016年5.15萬人增至2021年33.3萬人。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層社總數達1373個,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2025年全省基層社社員達到150萬。
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供銷社似乎是一個久遠的有些泛黃的名字。
公開報道顯示,供銷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其從中央到省、市、縣、鄉村分為不同級別。在計劃經濟時代,供銷社為聯結城鄉、保供穩價作出了很大貢獻。在當時很多人的印象中,供銷社是以日常糧油米面、農資產品和日用產品供應為主的“小賣部”。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供銷社逐漸在大眾的視野中隱去,但事實上其并未真正消失,而是在歷經種種變革后轉化為了個體工商戶或企業主體等新形式繼續發揮作用。
據北京商報梳理統計,目前,全國各級供銷社幾乎都設有自己控股的社有企業“供銷集團”,供銷總社也在不斷轉型,現在還有下屬事業單位16家,15家主管社團,16家直屬企業單位由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或控股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開始,國家加快了供銷社改革,期間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就將推進基層社改造作為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此后供銷社一詞又多次在政策文件中被提及,其中就包括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提出要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健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從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角度提出,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
02
供銷社概念股業績如何?
在相關消息刺激下,供銷社概念股迎來大漲,這些公司都有著怎樣的相關背景和業績表現?
具體到11月2日漲停的幾只供銷社概念股來看,天眼查信息顯示,連拿三連板的天鵝股份,其控股股東系山東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旗下的山東供銷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0.87%,天鵝股份主要從事棉花采摘及棉花加工機械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
業績方面,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2.79億元,同比增長15.77%,實現凈利潤1263.03萬元,同比增長127.07%;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33億元,同比增長25.21%,實現凈利潤857.63萬元,同比增長5587.94%。
同樣收獲三連板的中農聯合,則隸屬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旗下的中國農業生產資料上海公司,其持股比例為30.57%;中農聯合是專業從事農藥中間體、原藥及制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全產業鏈農藥生產企業。
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農聯合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15.07億元和5517.78萬元,同比增長27.64%和19.10%,第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4.95億元和1366.92萬元,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34.08%和-42.93%。
天禾股份大股東為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旗下的廣東省供銷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25%;該公司主要從事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的銷售并提供專業的農技服務。
2022年前三季度,天禾股份實現營收130.25億元和8961.82萬元,同比增長36.55%和8.48%,第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36.39億元和750.32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為15.61%和-53.54%。
此外,官網信息顯示,浙農股份由浙江農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原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浙江華通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設立而來,公司前身為始創于1952年的浙江省農業生產資料公司,1999年整體改制組建為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無條件通過,2021年股票簡稱由“華通醫藥”正式更名為“浙農股份”。
浙農股份主營業務涵蓋農業綜合服務、汽車商貿服務和醫藥生產銷售等,是全國供銷社系統城鄉商貿服務業龍頭企業;今年前三季度,浙農股份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308.52億元和4.10億元,同比增長16.20%和5.15%,第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112.41億元和1.43億元,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26.44%和-20.40%。
在11月2日漲停的供銷社概念股中,輝隆股份與新力金融的三季度業績表現相對較差。
根據天眼查信息,輝隆股份大股東為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旗下的安徽輝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為37.45%,該公司主要從事化肥、農藥產品的內外貿分銷業務,自主品牌復合肥、農藥和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今年前三季度,輝隆股份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142.83億元和5.14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4.32%和15.14%,其中,第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37.94億元和5348.75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為-25.50%和-47.05%。
新力金融大股東系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旗下的安徽新力科創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3.60%,該公司主營業務為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融資租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業務。
2022年前三季度,新力金融實現營收2.50億元,凈利潤虧損232.97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8.17%和126.22%,第三季度實現營收8552.28萬元,實現凈利潤686.82萬元,同比分別下降7.82%和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