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嶺
來源:南方周末(ID:southernweekly)
這款500毫升的53度醬香型白酒,不僅銷售價與貴州茅臺酒(飛天)官方指導價一致,同為1499元/瓶,瓶身、包裝也與貴州茅臺酒相近,同為乳白色瓶身與紅飄帶設計。
“娃茅酒業”官方微信號中的產品介紹寫道:宗盛團隊(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宗盛智能科技,由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宗澤后共同投資創建)于2022年7月在杭州正式成立了杭州娃茅酒業有限公司,與貴州昌泰酒業公司正式合作生產貴州娃茅醬香酒。
9月28日,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在官網發布聲明:我司未參與“娃茅”白酒的生產、銷售、推廣等任何活動,也未向該產品提供過品牌、企業名稱等任何授權。該產品及生產企業與我司無關。
這份聲明也讓數位“娃哈哈小藍罐”的經銷商感到似曾相識。“娃哈哈小藍罐”同為宗盛智能科技推出的產品,宣傳語中最大的賣點也是“娃哈哈”,這三個字吸引了許多經銷商砸下真金白銀,卻在近期遭遇錢貨兩空的困境。
目前,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渠道暫無貴州娃茅酒的銷售信息。根據娃茅酒業公眾號,這款產品于9月25日亮相娃茅酒業2022年全國財富峰會暨貴州娃茅酒品鑒會,并在今年推出貴州娃茅酒和娃茅小哈酒兩款產品。
宗盛智能科技成立于2016年5月。根據天眼查,其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為宗澤后,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擔任董事職務,以宗慶后為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的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5.62%,是第二大股東。
但從股權關系來看,娃茅酒業與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無直接關聯。
在娃茅酒業的產品介紹中,卻存在“娃哈哈”的痕跡。其介紹圖片顯示:2016年娃哈哈投資成立宗盛智能科技,2022年宗盛智能科技投資成立娃茅酒業。
在天眼查上,杭州娃茅酒業有限公司沒有聯系電話、也沒有網址。宗盛智能科技持股比例70%。娃茅酒生產廠家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昌泰酒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100萬元。
2021年11月,貴州昌泰酒業公司被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案由為“侵害商標權糾紛”。
南方周末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了昌泰酒業,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貴州娃茅酒在我們這里是貼牌生產,我們供應基酒,生產產品,檢驗合格后發給對方。這款酒貼牌生產了一批,就沒有生產了。”
另一位昌泰酒業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沒有聽說過娃茅酒這個產品。
“娃哈哈小藍罐”宣傳照。 (受訪者供圖 / 圖)
“宗盛智能科技又出了一款娃哈哈茅臺?如果娃哈哈對他們的合作方少了審核或者監督,還會有多少人受到影響?”在聽到貴州娃茅酒的信息時,來自北京的羋慶峰對南方周末記者感慨。
在2021年成都糖酒會上,羋慶峰被一款小藍罐蘇打氣泡檸檬茶飲料吸引。這款藍色包裝的飲料,以“娃哈哈”新品身份對外推介。
從經銷商提供的圖片來看,這款小藍罐氣泡飲料上有醒目的“娃哈哈”Logo。
羋慶峰以上百萬的金額,拿下了小藍罐北京地區的銷售代理。2022年5月,羋慶峰與小藍罐全國總經銷商中亞創投(杭州)食品有限公司(下稱中亞創投)簽訂合同并支付了貨款。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娃哈哈’這三個字,我怎么會投入這么大的資金?‘娃哈哈’品牌,對我來說是老品牌、老企業,我們肯定信得過。別說100萬,1000萬我也干。”羋慶峰說。
2022年3月,娃哈哈官網聲明:我司曾授權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小藍罐”產品上使用我司商標,該產品由宗盛智能科技研發、系宗盛智能科技旗下產品,并由宗盛智能科技許可中亞創投總經銷權。
中亞創投提供給經銷商的文件顯示,2021年4月27日娃哈哈集團授權宗盛智能科技使用“娃哈哈”商標,授權有效期為2021年4月1日—2023年4月1日。
中亞創投成立于2019年9月,與娃哈哈、宗盛智能科技并沒有股權關聯。2022年9月,該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6月底,中亞創投發了第一批貨,到10月以后我們再要貨,就以各種理由沒貨了。”羋慶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來自四川的王峰,此前和家人一直做酒水的批發代理。同樣是在2021年成都糖酒會上,他接觸到了小藍罐氣泡水。“當時展臺上打的全是娃哈哈的Logo。”王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王峰在看到小藍罐氣泡水的信息后,撥打了娃哈哈400官方電話,確認了中亞創投是小藍罐產品的全國總經銷商,于是陸續打了貨款。“發了第一批貨后,就沒有產品了,加上場地、人員、運費,我們貼了近30萬。”
羋慶峰與王峰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與中亞創投簽約時,對方表示一旦簽約,可以加入娃哈哈的“快銷網”,即可直接與娃哈哈全國總經銷商合作,這也是吸引他們投下真金白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亞創投當時承諾,后續可以加入娃哈哈快銷網,老渠道上會推給我們很多經銷商,但簽了合同以后,什么都沒做到。”羋慶峰說。
小藍罐經銷商們陸續找了中亞創投、宗盛智能科技、娃哈哈集團,結果卻令他們失望。
“五六月份的時候,我們憋得不行了,派了十幾個代表去杭州解決。但娃哈哈集團說和他們沒關系,宗盛智能科技說已經解除了中亞創投的授權,是后者出現的問題。但中亞創投說,沒貨也沒錢。”羋慶峰回憶。
娃哈哈集團在3月發布的聲明中表示:公司與宗盛智能科技為兩家獨立主體,宗盛智能科技獨立自主經營管理,中亞創投作為宗盛智能科技的產品總經銷商,其相關經濟糾紛與我司無關。
這令羋慶峰等經銷商不解,“怎么會無關呢?娃哈哈這三個字沒關系?總部對中亞創投、宗盛智能科技難道沒有監督審核?”
有二十余位來自北京、四川、貴州、河南、廣東等地的小藍罐經銷商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投入的合同金額合計近1000萬元,“小藍罐”的品牌方娃哈哈集團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他們提及,當初交完大筆款項,以為自己趕上了一次好生意,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卻發現被中亞創投坑了,不發貨卻頻頻要錢,多數經銷商更是連第一次收到的貨都不齊,合同中的承諾完全沒有兌現,當初一再強調來自娃哈哈的廣告宣傳根本沒有,全國渠道的支持更談不上。
南方周末記者多次撥打了宗盛智能科技和中亞創投的聯系電話,均無人接聽。
小藍罐氣泡飲料上有醒目的“娃哈哈”Logo。 (受訪者供圖 / 圖)
“我們一開始就知道宗澤后是宗慶后的弟弟。”羋慶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中亞創投招商過程中,這個信息成了招商的噱頭。“我們當時問過中亞創投,到底是不是娃哈哈集團的產品,對方表示,‘肯定是大哥的產品。’”
王峰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也知道,宗澤后是宗慶后弟弟的身份。當時中亞創投的人給我們提過,公司屬于娃哈哈的一個分支,所以才可以拿到這個渠道。”
認證主體為“浙江工商大學”的“浙商大智庫”2019年發表的一篇《懷揣飲料夢的宗澤后:我是宗慶后的弟弟,但是不一樣的創業家》文章顯示:
“我們還難得地向宗澤后了解到了他的幾位兄弟姐妹。宗家共有五個孩子,其中四個男孩、一個女孩。老大宗慶后,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老四宗澤后,杭州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另一篇發表于“浙商頭條”2019年的《浙商日歷·宗澤后》的信息也顯示,宗澤后在宗慶后五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
多篇報道均以“娃哈哈創始人”的身份來報道宗澤后,但據天眼查,宗澤后擔任股東和高管的企業名單中,并沒有出現娃哈哈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的身影。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2021年娃哈哈營收519.15億,同比增長18.04%,排名第191位。在十年前的2013年,娃哈哈營收達782.8億元。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娃哈哈現在增長比較乏力,公司現在的目標是如何低成本做大做強,但從整體看,娃哈哈牽扯的東西比較多,對整個品牌消耗非常嚴重。”
關于娃茅酒和“小藍罐”,南方周末記者多方詢問了娃哈哈集團,但公司方面并未給予相應回應,僅回復“以聲明為準”。也有娃哈哈的工作人員表示并不知道娃茅這款產品是不是娃哈哈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峰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