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one Jin
來源:IPO早知道
據IPO早知道消息,澳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亞集團”)于2022年10月14日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中金和DBS擔任聯席保薦人。
作為佳發集團的乳制品部門,澳亞集團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彼時其通過位于印度尼西亞瑪瑯的第一個奶牛牧場首次擁有了奶牛養殖經驗。
2004年,澳亞集團與蒙牛在內蒙古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從而開始了在中國的業務。在蒙牛合資企業中,澳亞集團擁有70%的份額并成為了中國首個建立大規模奶牛牧場且牛群規模超過10,000頭的奶牛牧場運營商。不過,由于蒙牛計劃將蒙牛合資企業純粹定位為上游行業參與者,而澳亞集團的業務戰略則是在中國擴展下游業務,其于2008年出于戰略原因在蒙牛合資企業70%的權益出售給蒙牛,并于次年在山東開始運營第一個奶牛牧場。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澳亞集團在中國擁有并經營十個奶牛牧場,總占地面積約為14,657畝。截至2022年6月30日,澳亞集團的總存欄量為111,424頭奶牛,其中57,383頭為成母牛。
此外,澳亞集團自2018年起在中國拓展肉牛業務。截至2022年6月30日,澳亞集團在中國擁有并經營兩個大規模肉牛飼養場,飼養28,152頭肉牛,其中26,566頭為荷斯坦肉牛。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1年肉牛的數量而言,澳亞集團是中國第十一大肉牛飼養場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按每頭成母牛的平均產奶量計算,澳亞集團自2015年至2021年連續七年位居中國第一。2021年,澳亞集團每頭成母牛的年平均產奶量約為12.7噸/年,遠超行業平均水平8.7噸/年以及中國前五大奶牛牧場運營商11.5噸/年的平均水平。
2019年至2021年,澳亞集團生產了約565,400噸、582,800噸和638,800噸原料奶。2022年上半年,澳亞集團生產了359,200噸的原料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澳亞集團是中國前五大奶牛牧場運營商之一,按2021年原料奶的銷量、銷售額和產量而言,澳亞集團在中國所有奶牛牧場運營商中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市場份額分別為1.6%、1.8%和1.7%。
目前,澳亞集團的客戶包括蒙牛、光明、明治、君樂寶、新希望乳業、佳寶、卡 士等乳制品制造商以及元氣森林、簡愛等新興乳制品品牌。
事實上,下游乳制品市場的快速增長和結構性變化增加了上游市場對高端原料奶的需求——其中,乳制品制造商更加專注于新產品開發,以滿足消費者對多元化高端乳制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而新興乳制品品牌則專注于各種高端產品,從而不斷獲得更多市場份額。過去三年,這類新興乳制品品牌收入以超過5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由于不依賴單一主導客戶,澳亞集團自然擁有了更強的議價能力。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自2019年至2021年,澳亞集團的平均售價高于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的原料奶平均價格,實現8.4%的復合年增長率的增長。2019年至2021年,澳亞集團原料奶產品的平均售價分別為4,076元/噸、4,371元/噸和4,789元/噸,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1.6%、15.2%和11.5%。
財務數據方面。自2019年至2021年,澳亞集團的營收從3.52億美元以21.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5.22億美元;凈利潤從0.75億美元以18.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1.05億美元。
2022年上半年,澳亞集團的營收從2021年同期的2.41億美元增加15.4%至2.78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和2021年,澳亞集團的四家原料奶客戶相繼成為了澳亞集團的股東——其中,明治中國于2020年以10億美元的估值獲得了澳亞集團25.0%的股份;元氣森林、簡愛以及新希望乳業則于2021年以11.6億美元的估值獲得了澳亞集團5.0%、2.5%以及5.0%的股份。
澳亞集團強調,明治、元氣森林、新希望乳業以及簡愛既是其戰略投資者,亦為其客戶,成為支持其長期原料奶需求的穩定收入來源。
澳亞集團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擴張奶牛牧場群以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與營運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