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食品板(ID:tyjspb)
醬油添加劑風波仍在持續發酵,海天股價連日下跌,而主打零添加醬油的千禾味業卻多日上漲,在這場風波之中,零添加醬油迎來高光時刻。
那么問題來了:面對巨大的市場機會,贏在一時的零添加醬油能否贏得一世?
01
都在做零添加,
從2001年開始,以生產食品添加劑焦糖色為主的千禾轉向產業鏈下游即醬油等調味品業務發展,并于2008年首推零添加的中高端醬油產品,與海天、廚邦等全國性的醬油企業形成差異化的競爭。但是直到2014年,千禾味業才開始集中發展以零添加醬油為代表的調味品業務。在尚未上市的2015年,千禾味業營收為3.87億元,2016年千禾味業成功登陸A股,開啟了發展加速度。直到2021年,千禾味業整體營收為19.25億元,實現了5倍增長。今年上半年,千禾味業營收增速14.56%,為10.15億元,利潤增速高達80.56%;其中零添加系列營收占比超過50%。
如今,提到零添加醬油,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千禾。即便千禾最開始正是以食品添加劑起家。當千禾味業股票強勢上漲之際,千禾多系列產品也是銷量大增。在千禾味業直播間,醬油等多產品斷貨,主播稱工廠正加班加點生產。京東、天貓等平臺部分產品也都賣斷貨,甚至有網友稱附近超市千禾零添加產品被搶購一空。不少網友評論,在這次醬油風波之中,千禾實屬躺贏,迎來了高光時刻。
沃頓國際營銷機構董事長祝啟明分析了千禾能脫穎而出的原因是“可持續的比較競爭優勢”。具體而言,首先是聚焦核心品牌識別。千禾將品牌和品質進行捆綁,無論是包裝還是終端促銷廣告,還是媒體廣告,所有品牌出現的地方,均以高品質的“零添加”形象出現,把“零添”加作為“核心品牌識別”,避免多靶點傳播分散顧客識記。讓千禾就是“零添加”,零添加就是“千禾”逐步形成公眾認知。第二、主推產品全部聚焦“零添加”。千禾主推零添加,絕不給消費者任何可能對品質產生懷疑的機會,只要是千禾的產品,閉著眼睛買,都是高品質的。第三、聚焦清潔標簽。千禾的配料表干干凈凈,無需解釋,消費者一看就明明白白。
說回海天。首先我們無法忽視這次負面輿論對于海天的影響,正如有的超市降價促銷海天醬油甚至是下架海天產品,但是從絕對數量來看,面對醬油市場的龍爭虎斗,海天依舊是海天。
從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主要醬油企業營收來看,海天的醬油營收遠超其他三家上市企業。如果按照網上數據李錦記醬油營收在10-40億,加上其他幾家營收也不超過百億。

在市占率方面,東興證券有一份研報提到,醬油上市企業前四名市場集中度少于30%,在2020年,海天醬油市占率17.70%,而廚邦、李錦記、加加、千禾加在一起的份額是9.96%,約為海天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說,海天單是醬油的市場占有率,比其他三個競爭對手加起來還要大,是絕對的市場龍頭。正如業內人士評論,絕對數量擺著呢,只要不犯錯,其他品牌超越機會很小。
再來談談零添加產品。就目前來看,零添加市場仍然是小眾市場。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聲明所載,醬油起源于中國,在距今1800年前的《齊民要術》中已有記載,現代化生產的醬油在1955年出現,海天醬油廠已現雛形。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海天為首的國內醬油行業格局才得以形成。而零添加調味品出現在2008年,發展歷史可謂相差甚久。
據Euromonitor數據,2021年醬油品類市場銷售額為888.95億元,占調味品市場的59.61%,為調味品行業中第一大品類。作為零添加調味品的老大,今年上半年千禾整體營收突破10億元,以零添加系列占比整體調味品營收的50%以上估算,上半年零添加系列營收約5億元,全年或突破10億元。老大尚且如此,其他企業的零添加系列營收可想而知。與近九百億的醬油大盤相比,零添加醬油的占比可謂是九牛一毛。顯然,零添加在短時間內難以撼動整體的醬油大盤。
面對迅猛發展的千禾味業,老牌的醬油企業當然不會置之不理。
在千禾味業集中發力零添加業務的前一年,也就是2013年,海天推出了老字號零添加頭道醬油,開始了零添加高端市場的爭奪。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增強,零添加市場的突飛猛進,海天在2020年后接連推出了多個系列的零添加產品:2020年海天即簡裸醬油,2021年海天0添加系列醬油,2022年海天只有有機醬油,不讓千禾專美。

其他企業也開始陸續在零添加醬油領域傾注精力。非上市的醬油企業李錦記,于2018年推出李錦記零添加醇味鮮。加加和廚邦緊隨其后,今年4月份,加加推出1升裝的零添加特級味極鮮,中炬高新廚邦美味鮮推出了小蠻腰系列高端新品——廚邦零添加原汁黑豆特級生抽、零添加原汁特級生抽。這兩家企業在推出零添加系列之后,均將其視為戰略產品,彌補產品體系中高端產品的缺失問題,堅定執行零添加規劃。
上述五家企業也是在醬油行業市占率中前五的企業。除此之外,其他品牌也有推出零添加系列,加入戰局。如古龍古早醬油,產品配料表由水、黃豆、小麥粉、食用鹽、白砂糖構成,訴求“提鮮不改食本味”。長壽花箸下零添加醬香鮮醬油,產品生產過程中0添加味精谷氨酸鈉,0添加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0添加焦糖色,0添加三氯蔗糖。中壩口蘑當鮮零添加釀造醬油,訴求0添加防腐劑、色素、味精。由此可見,順應市場發展需求,越來越多的小眾品牌開始加入生產零添加醬油的行列。這對零添加市場的擴容大有裨益。
細細分析,現階段的零添加市場還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大多企業沒有聚焦零添加打造大單品,而是作為高端產品線的補充之一,這讓零添加基本盤的擴充有限。二是有關零添加的標準不一。祝啟明表示,市場上不添加味精的、不添加防腐劑的、不添加增稠劑的、不添加色素、不添加香精的,反正只要是沒加這種或那種的,或者只要有一種沒有添加的,都在打零添加。三是,零添加產品售價普遍較高。
凡事具有兩面性。這次風波可以說是讓消費者學會了看配料表,隨著健康飲食的意識逐漸強化,零添加概念產品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迎來了新的市場風口,可謂贏在了一時;但是如何“贏得一世”,甚至將來成為可比肩普通醬油的產品,還需要更成熟的規范以及更多企業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