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秋節了,又到了一年一度月餅惹人不高興的時候。
我們總結了10個討厭月餅的經典人設,by the way,他們不是不愛吃月餅,他們只是討厭月餅的一些周邊。
不過 to be honest ,大多數月餅本身也乏善可陳,同事說:這種為一口就膩的月餅精挑細選的感覺,好像刷 Tinder 啊。
這是王太剛發的一條朋友圈:
“收到XX品牌送來的4顆月餅啦,附贈的扇子很好看,就是豆沙糖有點多,蓮蓉也不怎么細。”
這是李太剛發的一條朋友圈:
“特別感謝 XX 送來的 VIC 中秋禮盒,除了8顆流心奶黃月餅之外,最驚喜的是木質禮盒包裝,和全套文房四寶。”
王太太很快刪掉了自己的朋友圈。
她剛在小紅書上查到:月餅的顆數與消費量原來是成正比的。
林先生一口氣訂了二十盒某豪華酒店月餅。
酒店月餅包裝精致華美,但味道卻大同小異,甚至堪稱無聊。
林先生不在意這個。
這20盒月餅是林先生給客戶準備的。
一周之后,林先生預計會收到20盒大同小異的酒店月餅。
Mike 根本不愛吃月餅,只是店員的推銷實在是太情真意切了。
Mike 恨自己是個不會拒絕的人 。
他冰箱里已經過期3個月的星冰粽可以作證。
Jennie 完全不愛吃月餅。
但作為忠實哈迷,沒搶到還是很氣人。
看著別人曬的“毛絨絨妖怪書月餅盒”,Jennie 已經想給自己來個“Obliviate”,一忘皆空算了。
大廠月餅包裝已經卷出花了,一個合格的大廠月餅配置如下。
品牌名:XXXX大廠月餅
數量:6個
包裝:便宜但顯好的亞克力/環保的可降解塑料/可收納但沒人想用的硬紙盒(重點是公司 logo 一定要顯眼)
配貨:公司吉祥物公仔/手辦/徽章/明信片/賀卡/工牌套/手提袋
口味:別名設計口味。要做出區分度,體現公司文化和企業精神
誰關心好不好吃呢?畢竟活都落在設計老師身上了。
改了六版視覺方案的設計師小顧恨死了大廠月餅。
看到“去哪兒都才員”的小胡,已經繃不住了。
雖然我對月餅也沒什么感覺,但公司是不是要倒閉了?
要知道,在今年之前,在朋友圈曬大廠月餅,可是(準)財富自由的一種象征呢。
和早就過氣的千層不同,Lady M 月餅直接賣爆了。
香港每店每天限量50盒,一人限購兩盒,排隊盛況堪比剛開業那陣。
Sherry 花1000多找代購從香港搶了一盒,但喜悅很快煙消云散。
——底部貼著的是中文標簽,而正品標簽都是全英文。但打聽到中文標也是正品后,她又行了!

Ryan 8月初囤了50盒茅臺月餅。
茅臺冰淇淋都能從59炒到181 ,Ryan相信茅臺月餅的升值潛力。
但此刻他正對著月餅發呆:怎么都是流心款,含茅量為零?
Ryan 又讀了一遍包裝上的字,原來是:“茅臺大酒店”月餅。

16薪,中秋發的還是美 X 月餅。代表著難得的企業美德:大方、實惠、有品。
但 Lucien 還是羨慕那些沒發月餅的公司:如此枯燥、直接、淳樸,只有一張2000元購物卡。
Lucien 想跳槽了。
Simon是個傳統的男人。
也因此他得了一種 PTSD with Flos humus lunam crustulam (花里胡哨的月餅PTSD)。他很好奇,什么黑椒牛肉、海苔肉松、螺獅粉月餅之流,大家真的敢吃嗎?
一個理想的月餅應該有豪華的堅果餡料,充盈在口腔里的咀嚼感,和一種可預期的甜咸味兒。
Simon 只愛五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