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siwce"><nav id="siwce"></nav></cite>
  • <strike id="siwce"></strike>

    平價雪糕仍是王者

    半熟財經
    2022.08.09
    “刺客”橫行只是表象。



    文:李雪雪

    來源:半熟財經(ID:Banshu-Caijing

    題圖:李雪雪 攝


    “你說便宜雪糕越來越難找到了,我不認同。”


    聽見“雪糕刺客”平價雪糕越來越難找到的故事,經銷商馬彥龍快速說出了這句話。他的公司在東北有4000個左右的零售網點,但在所有零售網點中,售賣高價雪糕的不到10%,“老百姓接受的能力很差”。


    不僅是在東北,消費能力更強的南方市場同樣如此。馬彥龍在南方走了很多城市,發現小店里經營的主要也都是市場上所謂的“通貨”,也就是中低端的常規品。


    哪怕在上海,平價雪糕仍是王者。鄭老板的店在金融中心陸家嘴附近一處繁華商圈。在這里,最受歡迎、進貨最多的是十塊錢以下的雪糕,“一塊錢的賣得最好”。最貴的鐘薛高和八喜待在冰柜的一角,每天大概只能賣出10根。


    現實生活里,5元以下的平價雪糕依然占據著雪糕的主流。貨圈全微數實驗室2020年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進貨價位在1元-3元的雪糕在小賣部的采購率為90%,占比最高,小于1元的占67%。南都財灣社7月的一份統計數據中,零售價在5元以下的雪糕在線下渠道的占比達到64.5%。這與甚囂塵上的“平價雪糕消失論”似乎有著不小的差異。


    在一個月前“雪糕刺客”風起云涌時的敘事里,輿論紛紛渲染“雪糕越來越貴”“找不到便宜雪糕”的焦慮感。“高價雪糕利潤率高——平價雪糕被驅逐出冰柜”,仿佛成為談論雪糕漲價時的必備邏輯。


    可事實證明,高價雪糕固然利潤高,但小賣部最喜歡的還是平價雪糕。


    原因很簡單:高價雪糕盡管利潤高,但賣得慢。


    馬彥龍說,大部分小賣部老板的經驗是“三元以上的產品賣不動”。小賣部資源有限、能存住的貨也有限,所以需要選擇相對便宜、好賣的產品:綠色心情、隨便、可愛多——“不用介紹,也不用推銷。”單根的毛利不一定高,但足夠保險。


    01

    進擊的便利店與消失的小賣部


    既然大部分老板依舊更為青睞便宜雪糕,我們腦海中“五元以下雪糕難覓”的印象,是在哪些場景中被構建起來的?


    關鍵詞有兩個:連鎖便利店與年輕人。


    “雪糕刺客”話題的策源地是小紅書,“被刺地點”有一半是連鎖便利店,最初的討論人群主要是18歲-28歲的年輕人……不難看出,“被刺者”們大多數來自于一二線城市,也是年輕人、連鎖便利店最為密集的地區。2020年,我國的便利店總數是19.3萬,人均客單價18.1元。


    在一線城市的連鎖便利店里,平價雪糕的生存空間確實受到了擠壓。無論是全家、羅森還是便利蜂、喜士多,雪糕的普遍價格區間是8元-12元,5塊錢以下的常規品難覓蹤跡。


    圖片

    上海某便利店內的雪糕價格。攝影/李雪雪


    便利店瞄準的對象,是年輕人。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便利店的核心消費群體,是單身、剛脫離父母,獨自居住的年輕人,還有已婚的年輕夫婦。


    《報告》調研了廣東某便利店企業的消費客群,認為“80%的現有消費者年齡段在18歲-30歲,主要是在CBD工作的年輕白領。57%的消費者是女性,她們喜歡在用餐時間和下午茶時間享用甜點和小吃。”


    一個順理成章的邏輯浮現出來:年輕人愛去連鎖便利店,愛買新產品,愿意為高客單價的雪糕買單;同時,便利店也鐘愛新產品。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報道也更關注新產品、關注年輕人。


    無論在品牌端還是渠道端,隨著95后、00后、Z世代成為所有宣傳口中頻繁出現的語匯,不難看出,強調年輕人、產品升級、生活方式、社交場景,成為共用的一套打法。


    圖片

    《中國冰淇淋/雪糕行業趨勢報告》即認為,冰淇淋的消費觀念的升級轉變,雪糕已經從單純的消暑解渴冷飲,轉變為社交分享、慰藉心靈和情緒的載體。


    很難說各大研報里“年輕人愿意消費高端產品”的概念,到底是出于切實的市場分析得出的結論,還是為了更好地掏走消費者荷包里的錢。總之,這個故事被講得越來越圓滿,圓滿到所有人都相信,年輕人愿意為了客單價更高的,能為他們構建“生活方式”的產品買單。


    直到“雪糕刺客”一刀戳破了這個故事。所有人仿若大夢初醒般發現,2022年的年輕人和別的時代的人們并沒有太大不同。脫離了社交媒體精心構建的場景,落到具體的一個個零售終端,人們選擇拿起的,大多數時候必然是更便宜的那一個。


    其實,哪怕就算在上海,也是夫妻店、小賣鋪占主流,但小賣部們不會出現在我們的關注圈內。有時候,不一定是我們真的找不到平價雪糕,而是新的消費場景打造得讓人記憶足夠深刻,占據了大多數輿論場景,以至于我們從固有印象里就抹殺了平價雪糕們。


    與其說是雪糕漲價,不如說是傳統夫妻店式零售終端與便利店零售終端,在人們認知心智中的此消彼長。


    02

    為什么便利店不賣便宜雪糕?


    伴隨小賣部在我們認知里的暫時失憶,取而代之的,是連鎖便利店和貨架上陳列的那些新鮮、有意思、價格相對高的產品。


    盡管利潤高,但這樣的產品并沒那么好賣。


    在上海徐匯的一處核心居民區,連鎖便利店與雜貨鋪隔著街角相望。雜貨鋪面積不小,兩面臨街,三個冰柜橫向擺了一排。晚上7點-10點是夏天散步的最佳時間,冰柜不斷被打開,可愛多、綠色心情一根根被拿出來,而冰柜左側的夢龍、八喜、須盡歡們,顯然較為冷清。“沒什么人買8塊以上的雪糕”,收銀員忙得頭也不回。


    雜貨鋪斜對面的全家便利店里也有一個冰柜,里面的雪糕有24種,平均單價12.2元。


    上海某個全家便利店的冰柜。攝影/李雪雪


    店員說,四塊八的宏寶萊,是這個冰柜里賣得最好的產品,也是店里最便宜的雪糕。


    “對面便宜雪糕賣得那么好,你們怎么不多進一些便宜的,提高周轉率?”


    “我們只管按單進貨”,店員的回答只有幾個字。


    “按單進貨”,和小賣部的純人工進貨相比,便利店選品要經過更多層的漫長渠道,涉及的鏈條、地域、品牌數量,和小賣部也不在同一個量級。便利店的進貨品類,每一個SKU都在嚴密的計算之下展開。


    小賣部的經營邏輯足夠簡單:薄利多銷的低價產品占大部分,保證薄利多銷的同時,進適量高價雪糕,以提供更多利潤。而10塊錢以上的雪糕,如果知名度不那么高,可能會被認為不保險、占用冰柜資源。


    連鎖便利店的邏輯和小賣部完全不同:在便利店的背后,是一套完整而復雜的現代零售業體系。便利店需要對貨架的精細化管理和對坪效的極致追求,來對抗房租、人力、供應鏈等帶來的整體運營成本。很多便利店只有一個冰柜,要通過有效的貨架管理提升坪效,賣200根低價雪糕和40根高價雪糕,后者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對站在品牌營銷前端的便利店來說,也不需要擔心太多“不知名的高價雪糕是否能賣出去”的風險。品牌的新品發售、社交網絡的新品測評、各類快閃、聯名……往往都與連鎖便利店牢牢地綁定在一起。


    圖片便利店往往是新品冰淇淋出現最多的場所。圖源:小紅書用戶@噠不溜、@LELE_ice_cream


    平價雪糕甚至難以擠進便利店的冰柜。有便利店從業者提及,雪糕想要進入便利店的冰柜,需要提供進場費、條碼費、陳列費。《經濟觀察報》的報道指出,想要進入便利店,經銷商需要為一個條碼支付500元-1000元不等的費用。


    小小的一平米冰柜,里面的每一個格子;冰柜上貼著看似并不起眼的宣傳物料,品牌露出的每一個角落,都經歷了層層設計與看不見的人力、資本投入,乃至雪糕品牌之間、品牌與渠道之間的角力。龐大的成本支出和變化多端的營銷方式,讓便宜的雪糕無法進入便利店冰柜的戰場。


    03

    下沉之路:渠道錯配?


    如果能把對應價格的產品精準賣給目標用戶,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雪糕刺客”的出現。


    在馬彥龍的雪糕專營店,低價產品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店里的產品分成幾段:30%的常規低價產品雪糕,用來引流;40%的差異性產品,單價稍微高一些,主打“不常見”。剩下的20%-30%,則是進口產品、網紅產品,用來拉動店內的利潤。


    被低價雪糕吸引的顧客們到了店里,“一個屋子百八十個平方,擺幾十個冰柜,全是雪糕,顧客可能認識的只是20%-30%左右,別的產品他們都沒有見過。”在這樣的場景下,顧客通常樂意主動掏腰包。


    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并不吝嗇。在東北,茅臺冰淇淋賣得非常好,但是貨很難拿到。平常99元-138元一杯的冰淇淋,最高賣到一百五十八一杯。馬彥龍從外面代購了幾批,“弄了幾百箱,基本上到家就沒。”


    最近被炒至高價的茅臺冰淇淋。圖源:淘寶


    不過,馬彥龍經銷的高端產品在省會哈爾濱的銷量只能占總銷量的1/3,高端產品的主要消費者基本來自地級市:“地級市有很多有錢人,而且當地沒有賣高端產品的店。”小縣城的年輕人樂于買高價雪糕,是他對下沉市場的印象。


    挖掘下沉市場的富礦,早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低線市場、社區門店,也成為便利店發力的主要戰場。2019年,社區型便利店的占比為30.4%;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增加到了52.7%。


    圖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畢馬威:《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


    但很多時候,人與場的錯位往往不可避免。


    馬彥龍的店鋪主要開在相對高檔的小區附近,離定位的目標客群更近。他的店鋪以“人找貨”的主動購買為主,因此并未出現“被刺中”的顧客。不過,對大部分開在社區的便利店而言,秉持“買一根解渴的便宜雪糕”的客人,往往占了大多數。有潛力的消費者不少,但如何精準找到這批消費者,則是個難題。


    如果說區位選擇帶來的摩擦,是便利店在下沉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道路;那么品牌為了搶占市場,在選擇進入終端類型時的“錯配”,則顯得過于激進。


    有從業者談及鐘薛高時表示,“不管是什么樣的、適不適合賣的網點,鐘薛高都會去投放冰柜,去推銷產品。”通過大力度給店家讓利,為終端零售商加大陳列費用和電費補貼,讓鐘薛高占據冰柜里的一席之地。于是,不管是便利店還是小賣部,都擠進了鐘薛高。品牌露出足夠多、市場面也變大了;但不買賬的消費者也變多了。通過刻意甚至有些強制的方式,進行“貨找人”,無論是終端還是品牌,都會遭到某種程度的反噬。


    便捷性是便利店的核心要義之一。有一種很殘酷的說法:當你為了一公里外的便宜雪糕放棄了樓下便利店的鐘薛高,說明你不是便利店的目標客戶。要買的人終究會買,不賣給你,便利店可以賣給別人。這個故事,也反過來說明了精準進行客群定位的重要性。


    夏天即將過去,高價雪糕的故事似乎已經散去不少。一個月前,和小賣部老板搭訕的客人,五個有四個都會提起“雪糕刺客”的故事;現在,大部分店里都已經貼上了價簽,有的客人會彎腰,湊近看看價格,再打開冰柜。不過,貼價簽終究不是問題的解法。品牌與渠道端如何做好匹配,還有很長的路;作為消費者,能做到的有一點:想吃便宜雪糕,記得去家樓下的小賣部。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半熟財經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国产在线91精品天天更新|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国内大量偷窥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堂AV女色优精品|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国产精品1024|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91免费福利精品国产|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