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比奶測奶乳品之家
來源:食悟(ID:food-gnosis)
幾年前,我們就不看好高端鮮奶的發展,制定鮮奶高端戰略的這些人腦子可能進水了,純粹是為了高端而高端,絲毫沒考慮到這個策略的可執行性。
經過三五年的發展,疊加疫情的影響,高端鮮奶這兩年已經開始逐步啞火。一開始因為長槍短跑的品牌投入,讓業界以為這是一個行業新增長點,但隨著營銷進入新常態,大家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套不太現實。
本期,比奶測奶喝奶都回乳品之家就跟大家詳細解讀一下:為什么鮮奶高端化是一個偽命題?
01
老百姓喝慣了本地好喝不貴的鮮牛奶,
憑什么花更多錢購買外來的高端鮮奶?
鮮奶對于老百姓來說不陌生,各地的區域乳企,比如北京三元,黑龍江完達山,遼寧輝山,山東得益,青島琴牌,南京衛崗,福建長富,廣州風行,成都新希望,重慶天友,河南花花牛,蘭州莊園,太原古城,河北君樂寶、天香,江西陽光,等等,都是當地老百姓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復購的品牌。
這些本土老牌子鮮奶,因為運輸、品牌宣傳等成本更小,所以定價相對更親民,當地老百姓喝慣了這些好喝不貴的鮮牛奶。
城市型乳企也是靠著當地忠實消費者的支持,實現穩健發展,即便利潤不太豐厚,但起碼賠不上。
這種局面被蒙牛的每日鮮語突然打破。
2017年,以每日鮮語為代表的高端鮮奶開始出現,全國各地區域乳企一片驚呼。“是不是小命不保了?”“是不是面臨被收割的命運?”各種擔憂開始了……
但誰要誰的命,這個決定權不取決于乳業巨頭,最終還是取決于消費者。
誰的生命力更強,不取決于超市導購促銷員,而是仍然取決于消費者。消費者選擇你,你就會在超市冷藏區占有一席之地;消費者不care你,你就有可能在月底末位淘汰制中灰溜溜滾下貨架。
除非你的奶牛更高級,你的牧場更高科技,你的鮮奶營養價值更高,否則如果各項指標都平平,與當地區域乳企的產品沒有太大區別,那么,“高端”也就只是自詡的高端,與“偽高端”無異。
02
價格越高,消費群越窄
包括鐘薛高和每日鮮語在內的“高端乳制品”,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價格越高,消費者越少。這是高端產品面臨的普遍尷尬。
的確,一二線城市有很多不差錢的消費者。他們可能只喝貴的,不喝對的。
但這部分消費者畢竟是少數。相反,一二線這些不差錢的消費者的消費認知相對更高,他們消費更加理性,即便沒有太多時間思考,但在超市貨架前、在打開手機電商的那一刻,他們也會比較:液奶品牌那么多,哪款更值得買?
有一些消費者還會為此專門登陸:www.rupinhome.com,在乳品之家網站,通過客觀真實的大數據,對比每一款產品的優劣。很多偽高端鮮奶會在乳品之家的對比測評中“原形畢露”,因為乳品之家只對消費者負責。
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基本沒有高端鮮奶的生存空間,那里的消費者大多都傾向于好喝不貴的本地鮮奶。
老牌子,價格也不貴,喝著更放心。
03
疫情影響老百姓開支,
這是高端鮮奶最近三年遭遇的意外打擊
即便是寶寶的口糧,嬰幼兒配方奶粉作為家庭剛需,疫情爆發以來的這三年,銷售都受到很大影響。
原來一味追高的寶媽可能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奶粉了;原來不問價格的寶媽可能會趕在618或者雙十一來囤貨;原來只管買不研究配方的寶媽,開始變得更加理性了。很多寶媽為了給寶寶選購更好的奶粉,會專門登陸:www.rupinhome.com,去乳品之家這個只對消費者負責的國民好平臺,比比測測查查。
奶粉剛需都如此精打細算,更不用說鮮牛奶了。可喝可不喝的,因為收入緊張可能選擇不喝了;鮮奶忠實消費者可能會節省開支,拋棄高端,轉向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了。
即便此前因為嘗鮮,選擇了高端鮮奶,但因為這兩三年疫情影響,開始變得節衣縮食,中斷對高端鮮奶的消費,轉向好喝不貴的本地品牌了。
04
鮮奶是奶源的搬運工,
創新空間有限
除了在有機、A2、娟姍奶源上做點文章,鮮奶似乎很缺少“提價”的借口。
因為鮮奶這類生乳產品,不允許額外添加什么東西,只能在生牛乳的基礎上做低溫殺菌,然后就搬運到市場終端。
越簡單,越天然,越缺少創新空間。
現如今,中國規模化牧場比例已經超過一半,超大規模的萬頭牧場,其原奶指標并不一定比幾百頭上千頭的中小規模牧場更高,這就決定了在鮮奶營養指標上,乳業巨頭和區域小弟,難分伯仲。

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了巨頭們的高端鮮奶難以滲透到區域市場。因為無論是產品各項營養指標,還是品牌力,都無法碾壓區域品牌,無法贏得當地老百姓的信賴。
綜上,高端鮮奶這個戰略聽起來很光鮮,也很高大上,但不比高端奶粉,消費者并不會想當然地把高端價格與高端品質劃等號;并且在與區域市場好喝不貴的鮮奶競爭中,巨頭們的高端鮮奶也難以形成碾壓態勢,很難持續贏得當地消費者的點名認購。
高端鮮奶經歷5年的狂轟亂炸,區域鮮奶終于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