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陽
來源:頂尖廣告(ID:idea1408)
要問誰是最近的熱搜??停?strong>雪糕莫屬。
都2022年了,吃個雪糕還得看個熱搜才放心。
雪糕刺客出沒,連鹿晗也躲不過。就在1億網友保衛“雪蓮”時,鐘薛高被罵上熱搜。
雖說貴族雪糕,豈是我升斗小民可以妄議的,但鐘薛高這條熱搜真把我嚇麻了:31度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
芭比Q了,我以為我只是吃不起鐘薛高,沒想到是吃不化鐘薛高。
01
小紅書有網友做了個實驗,把夢龍、八喜、鐘薛高等雪糕做一個融化對比,還記錄下雪糕融化過程。
可怕的一幕出現了:
參與實驗的鐘薛高選手,在31度的室溫,放了整整一個小時,居然沒有完全融化。
就問一句:不化的雪糕還叫雪糕嗎?

我已經忍不住腦補這樣的場景,咬一口鐘薛高,就像吃著橡膠果實。
吃完能讓我的肚子脂肪保持黏住,還是甩不開的那種,然后明天拉出來都不會變形。
這不就是取代金針菇的:新一代see you tomorrow
啊這,消費者花那么多錢,是為了吃它,而不是看它變形,圍觀它多久才能化。
02
雪糕化的速度有點慢,公關速度還是可以的。
官微說:不存在不融化的雪糕,鐘薛高固體含量高。
客服說:咱們水加得少。
公關是沒吃過正常雪糕,這回復我信你個鬼。
別的不說,但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有點雪糕“熱知識”,也不會說出“固體無論如何融化都不會變成水”的鬼話,這是認真的嗎?
而且為什么要關掉評論,表現出一副“不聽不聽王八念經”狀態,讓人看了很下頭。
再看部分評論,更像是機器人發言,還以為一夜之間食品大咖都從地里鉆出來了。
03
這讓我想到關于鐘薛高的千古難題:鐘薛高為什么那么貴?
問就是“貴有貴的道理”。
看完它的熱搜和公關,總算扒出這個道理在哪了,越扒越可怕:
雪糕原材料成本占比0.1%,食品添加劑、網絡水軍和買熱搜成本占比99.9%。
1、不是雪糕漲價了,是膠水漲價了。
2、它賣的不是雪糕,而是蛋糕、果凍。
3、它高溫都不會融化,固若金湯紋絲不動。
4、它掌握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黑科技。
嗯敢情賣得貴,是貴在了膠上,貴在了添加劑上。懂的都懂一分錢一分貨,這么高的價格自然要加些黃金好料。
這讓我想到一個笑話:
如果怕吃的東西有添加劑就買便宜的,便宜的就加不起添加劑了。
當然你也可以稱之為:
賣得貴的產品,都有個USP,獨特的銷售主張。
這或許就是真金不怕火煉,經得住考驗。
難怪鐘薛高的店鋪貼上:“融化包退”。
原本以為是冷鏈有自信,售后服務做得棒,現在發現是添加劑加得好。


產品成本差不多將近40塊錢,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
成本一定是不斷漲價的,我不漲價,那我怎么活呢?克重少一點,或者天然的東西少一點,化學的東西多一點,用戶吃到嘴里覺得不如原來的東西,它不符合商業邏輯 。

據說視頻是惡意剪輯,但說明網友的反感。說個題外話,當時創始人曾鄙視“化學東西多一點”,現在看來是真打臉了。
“高攀不起”的發言,是鐘薛高被推上風尖浪口的導火索。
還冒犯了廣告法。
鐘薛高曾給釀紅提雪糕宣傳“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給“輕牛乳冰激凌”打出“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標語。嘴上說得自己多高級,背地里在搞虛假宣傳。

這就不奇怪,為什么之前鐘薛高直播搞福利,讓用戶發彈幕“我愛鐘薛高”,大家直接發來“我愛雪蓮”、“我愛老冰棍”。不難看出,鐘薛高的營銷網友不買單。
如果真的要洗白,就可以學學雪蓮冰塊的公關,擺出肉眼可見的工廠或者實驗證據,用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