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ogu
來源:CIB烘焙技術研究所(ID:CIBTCN)
上周六跟大家分享了 KANEKA 的資訊,本月主題為——健康。我們看到面包作為飲食版塊的一部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崛起,主打健康需求的面包品類也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鑒于面包在日本的國民普及度較高(面包已經超越米飯成為日本人的主食),產品開發更為多樣、全面,這次我們就再次將目光聚焦日本烘焙市場,來看針對「健康訴求」各品牌的產品開發思路。
下文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進行展開,① 是目前日本市場烘焙健康主打概念有哪些,常用哪些原料;② 是逐個剖析日本大型烘焙工廠和零售連鎖品牌怎樣布局「健康烘焙」市場。
一、日本健康烘焙主打概念與常用原料
二、各大品牌如何布局健康烘焙市場
Pasco | Yamazaki | Lawson | MUJI
01
健康烘焙主打概念+常用原料
每年的 3 月期間,日本健康管理應用品牌「カロミル」都會對用戶進行市面上銷售的面包排行榜的統計,在 2018 年之前,甜面包幾乎占據了大部分排名,但自 2019 年之后,以羅森(Lawson)為代表的「低糖質」面包開始占據排行榜的首位,直接印證了主打健康方向的面包市場的崛起。

羅森 Blancpain,面包中添加了米糠、燕麥糠和滅菌乳酸菌
控制碳水/低碳水是主流
而對于健康的訴求,國內外基本一致:控制碳水攝入、無添加、減鹽、營養補充、特殊護理(比如老年人對柔軟特質的需求)等等。其中,控制碳水攝入,在健身、減脂、糖尿病控糖等各類人群中聲量最大,幾乎覆蓋所有青老年人群,所以這里我們主要針對控制碳水攝入來進行展開。
說到控制碳水,大家一般想到的多是減少糖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反應在具體行動上則是少吃,選擇標有「低糖」「無糖」「富含膳食纖維」等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上的標簽字眼的產品等。
而在日本,我們則觀察到了不同的宣傳方向,或者說不同的宣傳措辭。對比我國和日本的標簽規定,我們可以看到關于「低糖」「無糖」「富含膳食纖維」等標準基本一致。



關于膳食纖維的要求比較好實現,可以通過添加膳食纖維原料來達到標準。但是讓烘焙品符合「低糖」的標準則有些難辦。以國內為例,標簽通則中「低糖」中的糖指的是各類單糖和雙糖,常見的蔗糖、乳糖、砂糖、紅糖、蜂蜜、麥芽糖漿等均在其列。考慮到健康方向的面包多使用富含膳食纖維的原料,如果還要符合「低糖」標準,則對好吃、原料的選用、口味、保濕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很難實現。
所以我們看到日本商家開動腦筋,在規避法規的基礎上,提出了「低糖質」的概念。為了方便下文閱讀,這里簡單介紹下「低糖質」。
我們知道,維持機體正常運作的三大能量來源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日本,又將碳水化合物中除膳食纖維以外的物質統稱為「糖質」。品牌方正是看中了「低糖質」沒有正規標準,不受標簽條文的約束,于是開始大力主打「低糖質」的概念。

日本「食·楽·健康協會」的代表理事最早在 2008 年就開始推廣「ロカボ」的概念,最初旨在預防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號召飲食中不要極端地去除糖質,而是美味、愉悅、適量地攝入糖質,慢慢也被越來越多為了健康和減肥而控制糖分攝入的人所接受。
根據調查,日本人飲食中每天攝入約 300g 糖質,建議糖尿病患者控制將其在 200g 以內。食樂健康協會提倡將一餐的攝入量減少到正常飲食的一半,也就是每餐的糖質限制在 20-40g(額外為零食預留出了 10g)。

食?楽?健康協會,locabo.net
這個提倡,迅速被各品牌引用并大肆宣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烘焙市場上,很多面包產品包裝上都在最醒目的位置標注「低糖質」,還有很多品牌針對性推出「糖質 10g 以下」系列產品。
全麥、黑麥、麩皮、大豆粉、發芽糙米等原料被廣泛應用在產品中
健康原料選用上,全麥粉、黑麥粉、麩皮因其富含膳食纖維一直被廣泛應用。
首先,與常規小麥粉相比,全麥粉的膳食纖維大約是其五倍,而這主要歸功于麩皮。麩皮和黑麥中的維生素 B1 含量相對也較高,而維生素 B1 是碳水化合物代謝所必需的物質,其他蛋白質和營養元素也較為豐富。
所以很多烘焙品都會通過這三類物質的添加,來提高膳食纖維含量,降低糖質含量。
Pasco 的全麥面包和黑麥面包
大豆粉也是日本烘焙品中經常使用的一款原料,因為富含大豆蛋白,糖質含量也相對較低。
胚芽、發芽糙米等高價原料也會被添加到烘焙品中,用于提升營養價值。其中發芽糙米,因為發芽時在酶的作用下,糖分被分解,甜度增加,同時蛋白質被分解成美味的氨基酸,可以賦予面包香甜的風味和軟糯的口感。

糙米發芽后甜度增加,硬度降低,更適合添加到面包中,fancl.co.jp
此外,糙米、藜麥、米糠、燕麥糠、乳酸菌、各類堅果……也經常出現在主打健康方向的面包的配料表中。
02
各大品牌如何布局健康烘焙市場
看完了日本市面上健康烘焙的一些主打概念和常用原料,接下來我們就代表品牌的產品來進行剖析。單打獨斗的小型烘焙門店和聚焦線上的創業品牌,我們后面有機會可以單獨展開聊聊,今天就先聚焦在大型烘焙工廠和大型連鎖零售渠道上??
1、山崎(Yamazaki)
作為日本市占率第一的工廠面包,Yamazaki 專門推出了「健康応援商品」系列,并將六款產品歸入其中。

這里,可以將產品簡單歸為兩類,一類是小眾營養補充型,一類是常規健康主打型。
先來看小眾營養補充型。乳酸菌添加到面包中,已經是國內外常見做法,不過山崎的這款乳酸菌軟面包,則是通過添加乳酸菌和發酵種來達到面包濕潤的質地。該產品還被日本長期護理委員會認證為“UDF 食品”,劃分為「易咀嚼」食品類。(※UDF食品是一種易于食用的食品,可廣泛用于日常膳食和長期護理食品中,戳此回顧)

此外,還有 2020 年上市,與明治聯手主打牛奶蛋白的面包「TANPACT」。根據介紹,日本人的蛋白質攝入量已降至 1950s 的水平,蛋白質攝入不足是從兒童到老年人群體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研發了這款產品,鼓勵大家通過日常飲食來補充蛋白質。

接下來再來看常規健康主打型,我們這里介紹兩款。一款是超芳醇減鹽 50%,看名字就已經把賣點打在了公屏上。在超芳醇面包的基礎上,減少 50% 的鹽,同時湯種法帶出麥芽糖的甘甜和面包的耐咀嚼質地。
另一款則是雙軟全麥,添加了小麥和黑麥麩皮、胚芽,同時添加了葉酸,使用發酵種來保持濕潤柔軟的口感。據介紹,這款單片吐司的膳食纖維含量即可達到 3.1g。

2、敷島(Pasco)
Pasco 有專門主打「低糖質」的系列產品,并與食樂健康協會聯合推廣「低糖質」飲食。依托協會代表理事山田悟的推廣,傳輸給消費者:不要認為好吃的東西就一定是不健康的,要記得還有「低糖質」食物,讓大家可以吃得好吃、吃得開心、吃得健康。

這個系列的產品包裝上,都會明確標注每份的糖質和膳食纖維含量,方便消費者進行飲食參考。我們看到作為主食系列的麩皮英式松餅和羊角包,單個糖質含量在都 10g 以下。這個系列也并非都是印象中的 lean 系產品,還有紅豆面包、奶油面包、銅鑼燒、香腸面包等相對來說高熱量的面包,不過每款上面都有具體減糖質的比例。只是這個比例,大家需要參考著來看,有時是與日本食品成分標準表相比,有時是與 Pasco 自己的產品進行對比,不然只看宣傳頁上放大的百分比,很容易被品牌的營銷節奏帶走。
Pasco 的「低糖質」面包,還邀請了銀座 Ginza La Tour 的創始人清水忠明進行了針對產品的一系列 brunch 和小食的開發,帶有詳細的食譜和熱量說明,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復刻好吃、美味、無負罪感的一餐。



此外,Pasco 的健康系列還有全麥面包、超熟黑麥、發芽糙米面包,感興趣的可以在官網看到這幾款產品詳細的配料表。
其中「膳食纖維含量」「全谷物」「國產小麥」「柔軟馥郁」作為宣傳重點,不同于上面「低糖質」系列宣傳健康飲食,這幾款產品主打品質生活。


3、羅森(Lawson)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個大型烘焙工廠,在日本,便利店也占據了面包市場很大的份額,因此很多便利店都會上線自己品牌的面包產品,這其中羅森的 Natural Lawson(以下簡稱 NL) 系列在連鎖便利店品牌中尤為成功。
尤其在疫情影響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去年 3-9 月,包括羅森旗下的健康功能性面包銷售額同比增長了 40%。

根據羅森官網,該系列自 2012 年推出以來已售出 3.7 億件。NL 系列主打麩皮原料,來減少面包中的糖質,提高膳食纖維含量,同時每年都會進行產品升級或更新。
每款產品,包裝上也都會對「糖質」和「膳食纖維」進行明顯標注,同時部分商品上還會印有食樂健康協會提倡「低糖質」飲食的廚師形象。

其中,經典麩皮面包,是系列中最受歡迎的產品。與使用小麥粉制作的面包卷每 100g 的糖質為 46.6g 相比,這款麩皮面包每 100g 的糖質可控制在 7.86g,對比非常懸殊,也因此經常問鼎各類「低糖質」面包榜單。在其包裝上,我們也可以看到,每款麩皮面包的糖質僅有 2.2g,蛋白質含量較高達到 5.9g,膳食纖維高達 5.8g,對比下上面提到的 Pasco 或是山崎面包,在數字上確實非常具有優勢。
此外,這款產品從 2016 年開始就在原料中添加乳酸菌,在去年的產品升級中,還添加了焙煎的大豆粉和蛋白質粉,進一步提高蛋白質含量。在網友們分享的試吃中,面包組織蓬松,吃起來有令人愉悅的甘甜,且小小一個根本沒有負擔,加上單個僅 60 日元(折合人民幣不到 3 塊),怪不得能成為王炸。

這個系列的其他產品反響也都不錯,而且種類繁多。從低 GI 的甜甜圈、奶油面包到酥皮類,都秉承著“更美味、更健康”的主旨。其中除麩皮外,大豆粉、糯小麥、滅菌乳酸菌粉等原料的使用也較為常見。
4、無印良品(MUJI)
最后,我們再來簡單聊聊 MUJI,自去年也開發了「糖質 10g 以下」的面包、糕點、零食系列,并于去年下半年開始在門店發售。不同于上面三個品牌多為短保產品,烘焙品銷售周期較長的 MUJI 開發的為長保產品。

其中「糖質 10g 以下」面包系列幾乎均為酥皮類產品。相比于 lean 系產品,高油類的確實更適合作為長保產品。同時根據官網介紹,為了達到單個產品「糖質 10g 以下」,使用了大豆粉來替代小麥粉,此外面包系列還使用了 Panettone 發酵種來保濕。
猜測考慮到很少有人會買 MUJI 的長保酥皮作為主食,通常更多是作為零食食用,所以該面包系列也做了豐富的風味,比如巧克力、咖喱、肉桂、核桃芝士、奶酪洋蔥等受眾較廣的口味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有了手拿圖,瞬間就真相了,就是把產品往小了做么
此外,「糖質 10g 以下」甜品系列加強了大豆粉,杏仁粉和麥麩的使用,產品種類上也較為豐富,從瑪德琳、年輪蛋糕、甜甜圈、半熟芝士到迷你版咕咕霍夫均有。餅干系列則較為單一,基本就是全麥餅干的形狀變體。

零食系列也只有2款產品,主要使用的原料是豆渣和麩皮,衍生的不同口味還挺有意思:扇貝醬油、蒜香黃油、番茄羅勒,聽著就很休閑零食了。
不過因為產品上市不久,目前針對此系列的報道不多,所以沒有查到具體的銷售數據和市場表現,如果有在日本的小伙伴剛好買過或吃過,歡迎跟我們交流哦

以上,就是今日分享的關于日本健康面包方向的資訊了。其實說起來,部分是產品力十足,部分是營銷在前產品在后。但無論如何,這塊細分市場確實能切實解決很多人的特定飲食需求。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在于,如果大家去深挖這些產品的配料表,還是可以得到很多產品開發靈感的。包括營銷宣傳和關鍵詞提煉,日本品牌確實有值得借鑒的一套,可以充分喚起消費者的注意,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結構。
參考文獻:
Yamazaki 官網
Pasco 官網
Lawson 官網
MUJI 官網
糖質と食物繊維について-一般財団法人 食品分析開発センターSUNATEC
炭水化物とは?1日の摂取目安や摂るときのポイントまで徹底解説!-mcsg.co.jp
日本人の健康志向の高まりにパン選びにも変化が!機能性パンの注目度高まる-ライフログテクノロジー株式會社
糖尿病には低糖質なパンがオススメ~市販のパンやレシピを紹介~-health2sy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