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雅坤
來源:新品牌研究所(ID:newbrand100)
6月15日晚,趣店CEO羅敏搭檔前《奇葩說》選手楊奇函,在抖音開啟了直播首秀,為公司新項目“趣店預制菜”帶貨。截至17日,賬號“趣店羅老板”已有近25萬粉絲。
羅敏直播賣預制菜(左),趣店羅老板賬號主頁(右)
圖片來源:抖音
鏡頭前,羅敏親自上陣,卷起袖子試吃、反復追加新單、貫口“報菜名”、第一時間糾正助播報錯的價格,中間一段英語秀還屢屢提及大火的“東方甄選”,自嘲“講英語為什么不漲粉”。
自2017年國內對消費信貸的相關監管政策出臺后之后,趣店的主營業務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線上消費信貸行業也進入到了下行區間。截至目前,羅敏已經尋求過數次轉型,從汽車金融項目(大白汽車分期),到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萬里目),再到少兒培訓業務(萬里目少兒),數次轉型都不盡人意。
看到羅敏投入消費賽道做預制菜,甚至親自下場直播的行為,新品牌研究所產生了幾個疑惑:
1、羅敏為什么在當下這個節點,親自下場直播賣貨?
2、為什么選擇賣預制菜?
3、這次轉型,能拉升趣店股價嗎?
4、趣店預制菜如何避免創業失敗?
新品牌研究所采訪了電商行業頭部KOL、投資人、行業分析師等多位業內人士,針對這幾個問題展開了討論。
目前趣店羅老板賬號櫥窗的銷量前4名的菜品:香菇滑雞、酸菜魚、啤酒鴨、粉蒸肉
圖片來源:抖音
01
羅敏為什么在當下這個節點,親自下場直播賣貨?
這個問題可以拆解成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是當下”,二是“為什么親自”,需要分別解讀。
為什么當下這個節點做直播?重要原因之一是,頭部主播把直播帶貨的市場和流量“讓”出來了。
最近一年,直播行業頭部大V紛紛“倒下”。淘寶直播的薇婭、雪梨因涉嫌偷稅漏稅被查處封禁;6月3日晚,原定于李佳琪直播間“零食特賣專場”突然中斷,直到今天也沒有恢復直播,錯過了今年6.18的黃金帶貨期;
抖音帶貨一哥羅永浩“功成身退”,宣布進軍AR創業;辛巴在假燕窩負面新聞以后也退隱家族幕后。據知名電商行業KOL、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透露,抖快平臺最近一年也封殺了很多頭部。
這些超頭部主播的退隱、消失,給了直播行業新玩家很大機會與空間。俞敏洪的東方甄選能火,新品牌研究所認為,羅敏大概率也能火起來,只是需要時間發酵。
第二,為什么羅敏要躬身入局?這跟抖音目前的生態有關。近兩年,董明珠、丁磊、梁建章等早期優秀創業者頻頻“做客”自家品牌的抖音直播間,將個人IP和品牌IP結合起來,尋求更好的銷售效果。
平臺加持下,創始人和高管親自直播帶貨的效果更容易事半功倍。據抖音電商業務內部人員透露:為了避免形成超頭部主播一家獨大,與淘寶直播和快手做出差異化,對于創始人帶貨的直播間會給予一定的流量傾斜。
02
為什么選擇賣預制菜?
今年4月,趣店宣布啟動即食餐飲業務。羅敏當時曾稱,預計即食餐飲業務將在2022年成為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熱門賽道那么多,羅敏為什么選擇了預制菜?
因為羅敏的創業風格就是踩風口。
2013年,互聯網寶寶理財引來全民熱議,被視作互聯網金融元年。支付、理財的線上化,加速了貸款線上化,線上金融業務漸漸滲透到年輕人的生活中。隨著互聯網金融和P2P步入快車道,羅敏在2014年瞄準了消費金融行業,創辦“趣分期”,主營業務為校園貸。這是羅敏成功踩到的第一個風口。
可惜好景不長,校園貸這種新生事物缺少監管和條令,野蠻生長必然催生混亂。多頭借貸、過度負債、裸貸等負面新聞的先后爆發,令校園貸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2015-2016年,銀監會、教育部和地方監管部門先后出臺了限制性文件,對校園網貸平臺施加壓力。
為了生存與發展,趣分期在2016年轉型并更名“趣店”,宣稱退出校園市場,與支付寶、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定位為非信用卡人群提供小額現金貸服務,積累了龐大流量。這是羅敏成功踩到的第二個風口。
羅敏在紐交所為趣店上市“敲鐘”
圖片來源:網絡
憑借這次轉型,趣店在2017年登陸了紐交所,并成為當年美國資本市場中概股第一大IPO。原本前景一片大好,然而同年年底,國家開始整治現金貸業務,一大批網貸公司因此倒閉,且監管呈現越來越嚴格的趨勢。
羅敏不得不再次踏上轉型之路。首先他選擇了汽車金融業務,但成立于2017年的“大白汽車分期”僅維系了2年就宣布結束;
2020年,由于疫情持續發酵,有兩個行業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第一,居民和商品出入境都受到了嚴格限制,國內奢侈品需求暴漲。貝恩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金額約占全球三分之一,其中超過60%的奢侈品消費是在國外完成的。疫情爆發后,奢侈品的購買需求由海外轉移到國內。
這種背景下,羅敏再次出手了,2020上半年,奢侈品電商“萬里目”開始公測,官網號稱“致力于做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平臺”,跟寺庫展開了合作,連羅敏的官方微博也改名為“萬里目羅敏”。然而據金融虎APP報道,2021年4月,趣店開始對萬里目進行庫存清倉。
第二,為了控制疫情傳播,全國大部分中小學生開始居家上網課,K12開始高速發展。因此在奢侈品電商業務展開的同時,2020年12月趣店還推出了獨立APP“萬里目少兒”。
萬里目少兒上線半年以后,教育行業迎來了名為“雙減”政策的清洗。今年3月7日,羅敏在朋友圈發文告別萬里目少兒教育項目,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時運不濟”。
圖片來源:藍鯨教育
從2006年模仿Facebook做底片網,到2007年做外賣,再到2010年做好樂買的市場和運營,再到2014年的趣分期和后續的多次轉型,對于風口,羅敏一直秉持“積極擁抱”的態度。
李成東也對新品牌研究所表示:“羅敏選擇預制菜,主要是因為預制菜現在是風口,符合他一貫的創業風格。他是一個對創業很執著的人,閑不下來,總要找點事做。”
據紅餐網報道,2021年,我國預制菜賽道融資達十多起、共獲投融資數十億元;紅餐大數據顯示,今年1-5月,預制菜賽道融資5起,共獲融資十多億元。瑞幸前任董事長陸正耀孵化的預制菜零售項目“舌尖英雄”,面世3個月就簽約了6000家門店,獲得16億元融資。
央視財經消息稱,今年3月份,全國預制菜銷售額增長同比超過了100%;今年3-4月份,受疫情影響,A股市場的國聯水產、同慶樓、全聚德等預制菜概念股一度漲停;
根據華創證券數據,當前我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華興資本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分析指出,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左右,行業的增速和天花板都很高。
這樣看來,更像是預制菜選擇了羅敏,而不是羅敏選擇了預制菜。預制菜的風口屬性,讓羅敏的選擇成為了必然。
03
這次轉型,能拉升趣店股價嗎?
5月25日,趣店因股價長期低迷,下行觸及持續上市標準的“1美元紅線”(在連續30個交易日內,美國存托股份ADS平均收盤價低于1美元),收到紐交所的退市風險警告。
這已經是趣店今年第二次因同樣的原因收到交易所問詢,第一次問詢發生在2月。趣店當前市值2.4億美元,相比于上市首日的113億美元市值已縮水近98%。
股價的下跌,與中概股整體低迷趨勢有關,更與趣店自身業務直接相關。財報顯示,2020年趣店全年收入從88億元腰斬至37億元。一方面是業務轉型帶來了巨額虧損,另一方面則是主營業務消費金融的寒冬愈演愈烈。
東方甄選的爆紅出圈,目前在資本市場上得到了正向反饋。截至6月16日,短短5個交易日內,新東方在線的股價從4.47港元,飆升至28.60港元,累計上漲達539.82%,抹平2021年以來所有跌幅。
那么趣店股價能不能重現這樣的“回調奇跡”?中金資本某投資人Y對新品牌研究所表示:“目前來看對股價沒太大影響,應該是現在熱度還不高。趣店現在并不缺錢,2021年賬面流動資產122億,問題是股價太低了。如果大力去做預制菜這個項目并且后續沒有意外的話,規模做大以后,能對業務產生正面、明顯的提升,才有可能對股價產生影響的。”
事實上,即便是新東方在線股價迅速回升,也存在比較大的風險。截至6月17日收盤,新東方在線港股股價下跌12.59%至25元。
圖片來源:雪球
李成東對此表示:“本質上直播帶貨還是網紅和流量生意,這類生意的生死掌握在平臺手中,而不是自己手中。這就意味著它并不是優質的長期價值投資標的,更符合投機性標的特征,所以買了新東方股票的人還是要小心一些。”
04
趣店預制菜如何避免創業失敗?
羅敏此前多次創業是圍繞著金融和電商展開的,從基因來講,他的電商基因更強。而我們在往期文章里多次提到,互聯網邏輯和消費品邏輯有本質的區別。本次羅敏跨行涉足消費行業,是突破,也是挑戰。
新品牌研究所認為,要想把直播賣預制菜這門生意持續做下去,核心要注意兩點:
第一,羅敏和主播自己不要踩雷,現金貸、互聯網金融、教育是時下監管的敏感詞匯。盡管公司主營業務波動較大,也應該盡量避免議論相關政策,不要引導大家討論政策的正確與否。
第二,靠內容出圈的主播,保鮮期都不會太長,為“共情”買單這種事不具有可持續性。直播賣貨的本質是“貨”,壁壘在于供應鏈的搭建,提供好的價格、產品和服務,是所有主播的商家的義務。
實際上,無論是東方甄選還是趣店預制菜,都應該向辛巴學習。即便辛巴因負面新聞被平臺封殺,但客觀公正地來評價,辛選供應鏈是目前直播電商做得最優質的供應鏈之一。筆者認為,他有底氣跟快手平臺正面硬剛、在家族中有強號召力和領導力,就是因為產品、價格、服務都做到了行業翹楚,牢牢把控著用戶和流量。
“辛巴其實是個很好的達人表率,他幫商家賣貨(量有保障),給用戶好的產品和價格,給平臺貢獻大量廣告費,合法納稅,疫情期間帶頭捐款1億。如果滿分是100分,他可以打90分。”李成東說。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羅敏的“二次”創業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趣店做預制菜,靠直播去銷售,想要實現突圍,我覺得首先要做到三點:一是企業的決心,從創始人親自直播賣貨能夠看出趣店轉型的決心;二是在營銷渠道和用戶畫像的定位上,公司能否把握精準,這個需要很大的投入;三是對消費者心理要有充分了解。趣店之前進入過很多行業,但最后都潦草收場,為什么?做預制菜,如果不能精準把握市場用戶,光靠動力肯定是不行的。”
回顧三個半小時的直播過程,羅敏只在接近尾聲時兩次離開鏡頭,中途休息10多分鐘后又迅速返場。直播期間,屏幕下方刷過一條“上市公司都淪落到賣貨了嗎”的彈幕,羅敏馬上回應:“CEO賣貨并不丟人,關鍵是要把貨賣出去。”傳遞出了他對于這次創業的信心和坦然。
筆者認為,同樣是做直播帶貨,羅永浩是為了“真還傳”早日完結,俞敏洪是為了東山再起,在政策影響下不得不做出的斷腕之舉。而羅敏與他們最大的區別在于,這次創業的成功與否,都不會對他的主營業務產生什么影響。即便失敗,也無非是在創業履歷上再添一筆罷了。
羅永浩、俞敏洪、羅敏,都是時代洪流中的連續創業者。或許并非所有創業者都擁有從懸崖前走出坦途的能力,但至少應該有站上懸崖的勇氣。只要精神不垮,未來就還有希望。
這是激蕩的商業,也是跌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