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交易日內收得12根陰線,股價跌幅達12.3%。在火熱的消費旺季,青島啤酒(600600)緣何在二級市場落得如此冷遇?深圳一行業研究員向《金證券》記者解釋,“近一個月來啤麥價格快速上升,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資料顯示,今年1-6月份,啤麥一直呈現下探趨勢。至6月,我國大麥進口價格為299.09美元/噸,同比去年6月減少10.59%。不過,進入7月份,啤麥價格掉頭向上,加拿大ICE大麥期貨價格8月1日較7月1日上漲11.81%,達到265加元/噸(折1680.29元/噸)。據上述行業研究員測算,啤麥成本約占啤酒成本的15%—20%,目前青島啤酒、燕京啤酒(000729)的毛利率在40%左右,啤麥價格每變動10%將影響毛利率0.9%-1.2%。
隨著啤麥成本的快速攀升,青島啤酒的股價一路下跌。7月13日至25日,公司股價連收9根陰線。昨日,大盤強勁上揚,青島啤酒也僅微漲0.35%。
不過,國都證券一分析師不顯悲觀,她告訴《金證券》記者,“青島啤酒采購原材料一般會提前3-6個月,原材料價格的變動影響將會在半年以后體現出來。也就是說,今年1-6月份進口啤麥價格的下跌會在下半年產生利好。”
對此,記者從青島啤酒內部得到證實。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采購以半年度或季度為期進行,近期啤麥價格上漲對公司還沒有產生影響,公司對啤酒也沒有提價的打算。”
事實上,真正讓青島啤酒如履薄冰的,或是今年下半年日益激烈的行業“肉搏戰”。據了解,國內啤酒行業目前基本形成“四大巨頭”,分別為青島啤酒、百潤雪花、燕京啤酒和百威啤酒。這些企業共占據了國內啤酒市場的五成份額,其中青島啤酒在2011年的市場占有率為14.60%,低于華潤雪花6.31個百分點。
上海研究員直言,“啤酒行業殘酷競爭的局面近期內難以改善,下半年青啤要在亂戰的市場中做到份額、利潤兼顧,有效消化新增產能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