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1世紀經濟報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最新榜單顯示,在過去一年里,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百強品牌的總價值增長了23%至8.7萬億美元;其中,蘋果品牌價值同比增長55%至9470.62億美元,取代亞馬遜重回榜首,且有望成為第一個突破萬億美元大關的品牌;谷歌的品牌價值上漲79%至8195.73億美元緊隨其后,成為今年排名上升最快的品牌之一;亞馬遜則從2021年的榜首下降到第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外部環境嚴峻復雜的大背景下,中國品牌仍在榜單100強中占據了14個席位,騰訊和阿里巴巴再度占據了全球前十的位置,分別位于第五名和第九名;快手首次進入該榜單;海爾連續四年以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登榜。
“過去的一年對于中國品牌來說很艱難,過往幾年高速前進的中國品牌放慢了腳步。”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說到,“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擁有強大品牌的中國企業顯得更為強韌。”
01
14家企業入選
中國品牌展現超強韌性
2021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疫情的交織影響都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中國品牌依然堅韌,表現出了強大的品牌實力。

今年的BrandZ百強榜單上,共有14家中國企業上榜,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茅臺、美團、抖音/TikTok、京東、中國工商銀行、海爾、華為、平安、快手、中國移動、AIA(友邦保險)、小米。其中,騰訊和阿里巴巴延續了去年的成績,位列榜單前十;茅臺依然是全球價值最高的酒類品牌,以1033.8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蟬聯全球酒類子榜單的冠軍,是第二名百威的四倍之多;海爾持續建設物聯網生態品牌新范式,品牌價值實現了33%的增長;快手則以265.35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在今年首次上榜。
從上榜企業所在地區來看,這些品牌共分布在6個省市。其中,北京是上榜品牌最多的地區,包括美團、抖音、小米等7家企業入選;其次是廣東,共有騰訊、華為、平安3家企業入選;另外4個省市分別有1個企業上榜:浙江的阿里巴巴,貴州的茅臺,山東的海爾,香港的友邦保險。
從上榜企業的屬性來看,今年實體企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充分體現了國家多措并舉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作為中國實體經濟企業的重要代表,華為、海爾、小米展現出了強大的品牌韌性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從上榜企業的品類來看,14個中國品牌中媒體和娛樂領域的數量最多,共有騰訊、抖音/TikTok、快手三個,其中騰訊品牌價值達到2140.23億美元,也是所有中國品牌中的第一名;此外,零售、消費科技、保險領域各有兩個品牌上榜,生活方式平臺、物聯網生態、酒類、銀行、電信服務領域則各有一個品牌上榜。
02
把握數字經濟機遇
推動品牌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品牌建設無法脫離大環境而獨立存在。當下,數字經濟轉型已成為現代經濟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和新的競爭優勢來源。從發展趨勢上看,數字經濟已經呈現出三個演進方向,即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這三大趨勢下,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發生后,數字經濟的產業賦能作用增強,跨越性創新頻發。過去十年,我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在應用層面,數字經濟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推出了“新零售”、“新制造”等新理念、新應用。通過對相關政策及上榜品牌的梳理,不難發現,數字經濟正呼喚一種能夠快速調動跨行業的資源,以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的新品牌范式。要想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引擎、新范式,品牌必須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態系統”。
BrandZ報告也指出,堅持全鏈路創新和多元化擴張的生態系統類品牌能夠穩步提升品牌價值。僅依賴于某一個行業或市場的品牌風險較大,而開枝散葉到多個行業和市場的品牌增長更快,往往能超過平均增幅。
榜單三甲蘋果、谷歌和亞馬遜就是典型例子,它們所提供的服務橫跨技術、娛樂和支付等領域,通過生態化擴張為用戶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同樣,中國的華為、阿里、海爾、小米等企業,也不斷以科技手段獲取最新洞察,用全鏈路創新迭代出色的產品和服務,并通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品牌理想與消費者建立有意義的連接。
關于“生態系統”的品牌理想,最早提出“生態品牌”的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曾有過這樣的表述:生態品牌歸結到底是要實現兩個價值循環,“一個是用戶體驗迭代的價值循環,第二個是生態方增值分享的價值循環。”
該論述符合數字經濟時代最本質的變化。數字經濟看起來改變的是整個社會的發展形態,但真正重塑的卻是生產關系,從本質上看這種改變最重要的是改變了人,也就是用戶需求,他們越來越追求場景式的體驗經濟、個性化的社群經濟和共創共贏的共享經濟。而產業數字化的核心,則在于傳統行業在數據賦能下的提質增效。
除了生態擴張,科技創新實力仍然是決定品牌價值的重要因素。報告顯示,在全球品牌百強榜單中,強科技屬性企業的品牌價值增速是普通企業的7倍,無論是總榜的頂尖品牌如蘋果、谷歌、亞馬遜,還是中國品牌的翹楚如騰訊、阿里巴巴、華為、海爾等,它們大多數是成功把握了數字經濟下的發展機遇,利用科技創新來帶動增長。
在王幸看來,面對目前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全球市場,品牌建設者們更需要以確定性對抗不確定性,聚焦在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上,而這個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科技因素。此外,“中國企業還應從追求可持續發展,建立品牌差異化,擴圈打造生態,五感協同營銷四大方面建設品牌。”
王幸認為,“品牌永遠是企業最好的護身符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