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珂
來源:快消(ID:fbc180)
01
多年拉扯,終究退市
本月初,網紅“小白奶”科迪乳業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并將被深交所予以摘牌。
上市公司更早時候發布的公告顯示,因2020年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科迪股票交易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2年4月30日,其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因此,根據退市新規,*ST科迪股票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科迪乳業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5.91億元,同比增長24.22%;凈利潤6904.8萬元,同比增長105.69%。2021年年報,曾是科迪乳業避免退市的最后一次機會。不過,浙江天平會計師事務所卻對這份財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從結果來看,雖然科迪乳業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了陳述申辯材料,但申辯材料并未被深交所采信。
此前數年間,深陷財務困境的科迪乳業母公司——科迪集團曾多方尋求接盤方,但一直苦無成果。
快消君曾報道過,去年10月,科迪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已經啟動投資人招募,以協調推進和統籌完成科迪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的重整工作。此次被合并重整的科迪集團9家關聯公司中,僅科迪速凍、科迪大磨坊保持經營狀態,其他子公司均未實際經營。
而在更早的2021年3月,科迪集團曾發布消息稱,為順利推進科迪集團的重整工作,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提高債權人的整體清償率,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科迪集團重整投資人。不過,該次招募最終并沒有招募到投資人。
終于,在今年4月份,科迪乳業發布公告稱,科迪集團收到商丘中級法院已批準集團及其余九家子公司破產重整計劃的批復。
根據計劃,國企商丘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發投)拿出9.2億真金白銀幫集團償還占用資金,減輕小白奶還債壓力,并回沖計提過的利潤和資產。張清海家族雖然失去了旗下最優質資產科迪乳業的全部股權,但徹底擺脫了全部融資性負債的糾纏,且仍能控制科迪集團尤其是科迪速凍和大磨坊等非上市公司股權。
事實上,雖然科迪集團一直在招募投資人,但國資接盤科迪乳業早有跡象。
去年9月,停牌已久的科迪乳業曾因涉嫌虛增利潤、信披違規等違法事實,科迪乳業擬被罰60萬元,公司董事長被罰90萬元,且10年不得進入證券市場。當月,科迪乳業就收到控股股東科迪集團轉發虞城縣委的兩份通報,科迪集團設立黨委,由虞城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逯德標同志兼任科迪集團黨委書記,潘文華同志任副書記,基本上預示了科迪乳業被國資接手的結局。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銀行等債權人成為妥妥的輸家外,該重整計劃是一個買賣雙方都能接受的階段性解決方案。
一方面,商發投不會無償給科迪集團還債,科迪集團方案受理后,集團的科迪乳業股份大概率會轉給商發投,或者商丘投資集團直接控股科迪集團。唯一缺點是沒有食品經驗,再加之幾大巨頭都對中原大地的乳業市場份額虎視眈眈,對當地國企是個考驗。另一方面,擺脫負債后的張清海家族,未來多賣速凍水餃和掛面,也有望東山再起。
02
始于純粹,敗于任性
創建于1985年的科迪集團,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快消企業之一。在早期通過罐頭生意積累了第一筆資金后,該集團于1995年進軍速凍食品行業,并率先投放央視廣告。一時間,“科迪湯圓,團團圓圓”傳遍街頭巷尾。同時期,科迪集團還投資了年產三萬噸的掛面生產線,這比白象、華龍等品牌還要早。而后于2005年投資的科迪乳業,也比蒙牛早了整整一年。
雖然,科迪集團廣泛布局且頗有遠見,但大多數領域的業務都沒有做到頭部。幸運的是,隨著乳品業務的異軍突起,科迪乳業逐漸成為集團內最耀眼的明星。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對國內乳企造成了沉重打擊,但科迪乳業的奶牛養殖基地模式卻受到了市場的肯定。彼時,科迪乳業所有產品經省、市200多批次檢測全部合格,最終在這場“乳業寒冬”中艱難地存活下來。
2015年6月,科迪乳業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企業的高光時刻也隨之而來。2017年,憑借網紅“小白奶”的暢銷,科迪乳業順利走出了河南,將銷售渠道逐步擴展到了湖南、湖北、重慶等地。彼時,科迪乳業不僅在天貓超市、京東超市開設旗艦店,還授權給鄭州、商丘等地的幾十家個體電商銷售科迪乳業產品。在華東地區,科迪乳業通過電商的推廣,吸引線下經銷商主動代理銷售。
彼時,張清海對科迪乳業有著更遠大的目標: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實現每年營收翻番。不過,這一計劃卻在此后逐漸落空。
但不可忽視的是,小白奶實質上就是普通的常溫奶,沒有特別的技術門檻。僅靠新穎的包裝打出名堂,其他乳企效仿起來就很容易。很快地,蒙牛、伊利、新希望、完達山等多家企業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小白奶”。大品牌的吸粉效應很是強大,消費者對科迪乳業小白奶的關注度也隨之減少。
與此同時,科迪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河南科迪速凍食品有限公司也因欠薪遭遇員工維權,其推出的解決方案被指無誠意。從2018年開始,關于科迪食品欠薪的問題開始出現在河南省、商丘市和虞城縣各級領導的留言板上,且越來越多。從留言內容看,反映問題的都是科迪集團的員工,包括科迪速凍、科迪乳業和科迪水業,留言內容幾乎全都是“討薪”。
早在2019年,有關科迪集團存在財務風險的傳聞就在坊間廣為流傳。一位科迪乳業的供貨商回憶稱,雖然科迪乳業要求半年一結算,但考慮到對方是上市公司,利潤過億,賬上現金十幾個億,所以對科迪很放心。但實際上,2018年上半年發了一千萬的貨過去,只收回了一百萬的款,說好的半年一結也逾期了。不給錢就得自己墊,小工廠也承受不起。
到了2019年三季報出來,17個億的現金果然不翼而飛。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科迪食品集團非經營性占用科迪乳業資金18.65億元,同時,科迪乳業違規為關聯方等擔保2.72億元,構成內部控制重大缺陷且未進行信披。受此影響,科迪乳業將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變為“ST 科迪”。
此間,有媒體報道稱,科迪乳業和科迪速凍均陷入不同程度的停產狀態。以此事件為導火索,整個“科迪系”陸續呈現出經營困難、拖欠工資、資金緊張等問題,上市公司投資者在前述財務造假事件中更是損失慘重。
值得注意的是,此間數年,商丘市政府一直在積極幫助科迪集團協調推動省級投資平臺、質權人設立專項產業振興基金,協調推動省級投資平臺設立專項產業振興基金20億元,以紓解科迪集團股票質押風險,明顯帶著政府托底的意味。隨著三級政府聯動救助科迪乳業的20億資金塵埃落定,科迪乳業的資金困局得以緩解,但仍沒能改變科迪集團破產的結果。
03
回歸本業,東山再起
放眼當下,項目增多,資金壓力驟增,管理沒跟上仍是科迪集團當下的主要困境。
以科迪集團近幾年大力推行的便利店計劃為例,張清海此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2018年初,科迪集團已發展便利店1000家,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等地,便利店也被該集團內部看作是解決該公司渠道和終端問題的路徑。但實際上,便利店計劃一直處于賠錢狀態。多元化發展的弊病也開始顯現,經營主業不多的利潤還要補貼新業務,流動性危機逐步呈現。
事實上,不只是便利店,近幾年,科迪集團還做起了科迪天然深泉水,同時還在黑龍江花巨資投資了科迪100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然而,科迪天然深泉水同樣被爆出,“公司拖欠員工六個月工資和差旅費,給員工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擾”。而黑龍江的農業種植項目屬于長線投資,現階段只會“有投入、沒回報”。
或許,正如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的,速凍水餃和方便面終將成為張清海東山再起的依靠。不過相比起被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全方位把持的方便面市場,速凍似乎更容易成為科迪集團的突破點。
公開信息顯示,科迪速凍主導產品有湯圓系列、水餃系列、面點系列、火鍋料理系列、烤香腸系列、餛飩系列、粽子系列等。科迪湯圓、水餃雙雙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科迪速凍的品牌、規模、市場占有率及綜合實力排全國前三位,已形成健全的全國市場網絡。
一業內人士表示,當年趕上速凍行業萌芽的紅利期,加之廣告效應,在受眾接受度上,科迪湯圓甚至更有領先優勢。近年來,同為河南老鄉的三全和思念,一直踏踏實實地走在食品相關產業的道路上,牢牢占據著我國速凍產品行業絕對的市場份額。如果科迪速凍能專注本業發展,未來或許仍能與三全、思念一較高下。
不過,擺在科迪速凍面前的難題,仍有很多。
首先是速凍行業雖然經歷了幾年的“特殊紅利期”,速凍和相關企業無論是在市值還是業績上都表現得較為堅挺;但疫情給速凍行業帶來的消費紅利并不可持續,更何況供應鏈上下游的成本逐漸提升卻是難以避免的現實。
其次,隨著近幾年預制菜、冷凍烘焙等品類的興起,速凍企業向供應鏈管理方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升級轉型的步伐正在加快。從商業模式來看,千味央廚、安井、甚至百勝等速凍相關企業都已經在不斷地轉型中取得了長足進步。鮮有重大變革的科迪速凍如何擺脫固有模式、走出速凍行業的周期性困擾,也是張清海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一定程度上,年輕的網紅,已經退潮;但老邁的科迪,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