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一寧
來源:AI財經社(ID:aicjnews)
01
美國“奶粉荒”危機
六一兒童節來了,美國兒童們的口糧卻出現了問題。過去幾個月,美國愈演愈烈的“奶粉荒”,讓他們再也無法隨心所欲地喝配方奶粉了。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已經連續數月出現嬰幼兒配方奶粉短缺的情況,有媒體甚至將其稱為美國近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奶粉短缺危機。美國零售跟蹤公司Datasembly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當周,美國全國嬰幼兒奶粉的缺貨率飆升至70%,其中,密蘇里州、明尼蘇達州等7個州的缺貨率甚至超過80%,而此前一周的缺貨率是45%。
一開始,美國的“奶粉荒”只在個別州蔓延,后來迅速發酵,多地上演了奶粉“一罐難求”的局面。
美國“奶粉荒”最初的導火索是疫情讓供應鏈出了問題,供應跟不上。雪上加霜的是,雅培位于密歇根州斯特吉斯的工廠,今年2月還因“細菌門”事件被迫關停,雅培為此召回了該工廠生產的三款嬰幼兒配方奶粉。
據目前公開報道的信息,“細菌門”事件中,4名嬰兒食用雅培奶粉后患病,其中兩名嬰兒死亡。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投訴后進行了調查,雅培召回奶粉和工廠關停。這一重大事故,一下子加劇了美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短缺的情況。
為何雅培“細菌門”事件波及面會這么大?這還得從雅培在美國奶粉市場上的壟斷地位說起。
與中國奶粉市場格局分散在外資和國產品牌手里不同,美國奶粉市場高度集中在以雅培為代表的三大巨頭手里,雅培、美贊臣、雀巢共占據著九成市場份額。其中,雅培一家就占據著近一半的市場份額,是美國奶粉市場當之無愧的老大。據外媒報道,被迫關停的密歇根州斯特吉斯雅培工廠的產能,就占到了整個美國奶粉市場的25%。
并且美國消費者消費的嬰幼兒配方奶粉,98%是由美國本土企業生產的,外國企業想要在這里銷售奶粉,可以說難于登天。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美國對外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設置了極為嚴苛的進口標準,并且還征收高達17.5%的關稅,使得外國奶粉企業很難進入美國市場;另一個是美國政府還對美國企業大開方便之門,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WIC計劃(婦女、嬰兒和兒童特別補充營養計劃)供應商只有雅培、美贊臣和雀巢三家公司。
根據美國法律要求,在競爭性投標后,獲勝的公司會成為所在州所有WIC接受者的獨家配方供應商,作為條件,制造商需要為各州購買的配方奶粉提供大幅折扣,這一制度會導致WIC供應商更容易在市場上獲得優勢地位,最終導致美國奶粉市場份額高度集中在以雅培為代表的企業手中。
在此背景下,許多美國家庭已經習慣了雅培的奶粉,雅培停產帶給這些家庭兩方面的焦慮:一方面,可能存在的細菌問題讓父母擔心;另一方面,在短期內為嬰兒更換奶粉品牌,也可能引發過敏等健康問題。
理想狀態下,更換奶粉需要一個過程,在一段時間內把新配方奶粉和舊配方奶粉進行混合,逐步過渡,但在目前的情況下,許多美國父母已經無法為嬰兒買到奶粉,更不可能按照醫生的建議逐步更換配方,因此,一些美國家庭甚至開始嘗試自制奶粉,還有的選擇網購“母乳”,但此舉風險很大。
02
赴美搶食市場
目前,美國政府正在千方百計解決“奶粉荒”危機。5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援引《國防生產法》賦予的緊急權力,要求加快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并下令使用軍方飛機來運輸進口奶粉,盡快解決奶粉供應危機。
5月22日,一輛軍用飛機從德國拉姆斯坦空軍基地起飛,最終抵達了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機場,飛機上裝著夠近3萬名嬰幼兒食用一周的配方奶粉。5月25日,一架聯邦快遞貨運飛機抵達美國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飛機上載有10萬磅嬰幼兒配方奶粉。
此外,FDA還發布指導意見,允許進口目前尚未為美國市場生產的配方奶粉。
澳大利亞奶粉制造商Bubs Australia率先抓住了機遇。5月27日,FDA發布聲明稱,Bubs Australia將向美國運送嬰兒配方奶粉,以幫助緩解遍布美國的奶粉短缺問題。拜登還在推特上親自“帶貨”,聲稱正在盡一切努力,讓更多的配方奶粉上架,好消息是Bubs Australia生產的奶粉即將運往美國。
5月30日,Bubs Australia發布聲明稱,將以最快的速度交付產品。當天受此影響,在悉尼交易的Bubs Australia股價出現了暴漲,盤中一度大漲76%,最終每股報收0.68澳元,單日漲幅超40%。
不光Bubs Australia,目前包括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a2牛奶公司以及澳大利亞乳業巨頭貝拉米等多家乳制品企業,已向FDA提交了向美國供應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申請。
為了解決“奶粉荒”危機,雅培被迫關停的工廠也將于6月4日重新啟用。
雅培中國方面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經過全面檢查,美國疾控中心(CDC)確認雅培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相關報道病例無關聯。目前美國FDA已經和雅培達成復產協議,一經批準,雅培將在兩周之內恢復斯特吉斯工廠的生產,產品上架銷售大概需要六到八周的時間。
資料顯示,生產奶粉的雅培,最初是一家制藥公司。1888年,藥劑師華萊士·雅培在芝加哥創立了這家公司,生產他發明的紅霉素。后來雅培的業務范圍不大擴大,目前已是一家多元化的醫藥及營養品巨頭,從2020年到2021年,雅培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排名從393名升到了350名。同時,在普華永道發表的"2021全球市值100強上市公司"榜單中,雅培以2120億美元市值位居第45位。
(位于硅谷的雅培公司辦公室 圖/視覺中國)
在中國市場上,雅培也走過了近30年的歷程,目前除了在上海設立了中國總部之外,還設立了16個辦事處、4家工廠和2個研發中心,擁有6000多名員工,他們一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各種各樣的營養品、藥品和醫療產品。
和眾多外資奶粉企業一樣,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也成為雅培大肆加碼中國市場的契機。2009年3月,為了擴大中國奶粉市場份額,雅培斥資2億元,在廣州收購了新西蘭企業恒天然的工廠,建立了中國首家工廠,這也是雅培全球第12家工廠。
當時,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份額約為200億元,其中洋奶粉占據了一半,達到100到120億元,而美贊臣、惠氏、雀巢、雅培、多美滋五家奶粉壟斷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幾個品牌的市場份額并無太大差距,2007年,雅培市場份額約為17億元,2008年提高到22億元,幾乎與美贊臣和惠氏持平。
那時,雅培在中國有望沖擊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可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雅培奶粉卻因為種種原因,在中國市場光環不再。
03
雅培中國危局
最核心的還是食品安全事件。雅培在美國出事后,48小時之內,中國海關總署在官網發布信息,提醒消費者立刻暫停食用美國進口的雅培“喜康寶貝添”母乳強化劑,雅培官方也宣布對此款產品進行預防性召回。
此外,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調查,我國十多個城市近20個家庭的嬰兒因喝雅培奶粉出現腹脹、便血、小腸壞死等問題,其中一例病亡。死亡嬰兒的母親透露,她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嬰后,兩個孩子相繼因為食用雅培奶粉出現細菌感染,十多天后雙胞胎中的弟弟夭折,哥哥的治療費用也達到了20多萬元。
2021年5月,雅培的另一款嬰幼兒奶粉還被檢測出存在微量香蘭素。香蘭素是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但對于嬰幼兒來說,過多攝入香蘭素可能會造成偏食等問題。按照國家食品添加劑相關規定,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品用香料。為此,雅培遭到上海市場監管局處罰,沒收違法所得343.7萬元,并罰款909.3萬元。
稍早之前的2013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雅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兩個批次嬰幼兒奶粉存在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風險。接二連三的安全問題,讓雅培的口碑和風評受到了影響。這一次雅培在美國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更讓很多消費者感到擔憂。
一位消費者告訴《財經天下》周刊,自己孩子滿周歲之后,由于挑食,營養狀況不好,她曾經通過海淘購買雅培小安素,前后吃了兩年左右。這次看到雅培奶粉安全問題,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小安素早在2018年曾因細菌污染風險被加拿大召回,“感到非常后怕”。
盡管家里的幾罐小安素并不是涉事工廠生產,但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位消費者還是決定立刻停止使用,換成其他特配粉。“市場上可以增強營養的特配奶粉不止一種,給孩子吃的東西,一點風險也冒不起,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她說。
乳品行業專家宋亮告訴《財經天下》周刊:“雅培連續不斷的負面消息,例如肉毒桿菌和香蘭素事件,對渠道信心和消費信心都造成了很大影響。”此外,由于雅培終端動銷疲弱,庫存積壓嚴重,還導致終端價格體系混亂,因此在一二線核心大本營,雅培的市場做得不如惠氏、美贊臣等品牌。
前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從2015年開始,雅培就和其他外資奶粉拉開了差距,2016年雅培的市場規模只有36億元,而惠氏已經發展到上百億元了,到2019年,雅培的市場規模緩步上升,但也只有50億元左右。”
2018年,雅培奶粉的中國市場份額跌出前三,有報道稱雅培即將出售包括奶粉在內的營養品業務,專注醫療業務,但雅培回應傳聞不實。有不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中國奶粉市場競爭激烈,且雅培在中國并沒有很明顯的優勢,剝離掉奶粉業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王丁棉透露,受到疫情和出生率降低影響,雅培奶粉市場份額從2020年開始逐漸下降,從原材料供應商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端倪:從前雅培的原料供應商一年要做四批,而現在已經減少到一批了,說明雅培在中國國內生產的奶粉數量在下降。王丁棉估計,加上雅培進口到中國銷售的奶粉,它的市場規模可能回落到了40億元左右。
《財經天下》周刊走訪了位于通州的一家連鎖母嬰店,貨架上有雅培的菁摯、鉑優恩美力等幾款產品,當詢問是否有被預防性召回的“喜康寶貝添”奶粉時,店員表示店內從未銷售過這款產品,目前銷售的幾款雅培奶粉未收到任何召回提示。在該門店內,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的產品,消費者在選購奶粉時并不特別青睞雅培。
(母嬰店內的雅培貨架 財經天下周刊/攝)
住在東北省會城市的寶媽小薇(化名)告訴《財經天下》周刊,每個媽媽選奶粉的時候都會提前做許多功課,一方面是在小紅書、抖音等網絡社區看測評,或在群里和其他寶媽交流,另一方面是使用小罐試用裝,讓孩子試吃,看孩子的消化吸收情況,如果孩子存在腹瀉、大便發綠等現象,就說明消化吸收不良,需要更換。
小薇提到,在抖音上搜索雅培奶粉,有一些流量較低、很明顯不是營銷號的寶媽測評視頻,吐槽嬰兒食用雅培奶粉后消化狀況不好,因此她從一開始就沒有選擇雅培奶粉,也沒聽說過有親朋好友為孩子購買雅培。
在此背景下,雅培高管透露,由于奶粉在大中華區銷售不景氣,充滿挑戰,雅培國際營養品業績出現了下滑。因此2021年在美國大本營市場大增的背景下,雅培嬰幼兒營養品總銷售額只增長3.3%。
04
風水輪流轉
不過,在中國市場上遭到挑戰的外資奶粉企業,并不止雅培一家。在國產奶粉崛起的背景下,外資奶粉品牌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挑戰。
在2019年之前,雅培的競爭對手惠氏一直占據著中國奶粉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寶座。2009年,惠氏被輝瑞并購,三年后的2012年,雀巢從輝瑞收購惠氏奶粉。在收購之前,惠氏在中國市場占有7.4%的市場份額,而雀巢僅占2.3%。
收購之后,雀巢和惠氏強強聯合,超過了美贊臣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飛鶴等國產品牌開始崛起。到2019年,雀巢(惠氏)仍有14.1%的市場份額,而雅培和美贊臣已經不到7%。
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9年,國產奶粉市場占有率達到49%,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是飛鶴。根據尼爾森數據,飛鶴的國內市場份額在2019年達到11.9%左右,到2020年第三季度,又提高到了17.2%。
“國內政策加強監管,促進了國產奶粉贏得消費者信任,”王丁棉稱,在2008年之后,國家開始把奶業納入食品安全監管范圍,采用全球最嚴厲的手段對三聚氰胺進行頻繁檢查,最終抽檢合格率達到99.5%,再未出現大規模的牛奶安全事件。同時,行業內對牧場、加工廠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全行業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2016年,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制出臺,規定嬰幼兒奶粉由備案制改為注冊制,申請注冊企業需要提交產品配方研發報告,闡述產品配方特點、原理、研發情況,證明配方科學性和安全性。
注冊制的實施,限制了國內奶粉行業的種種亂象,將一批沒有研發能力的小企業淘汰出局,促進了國內奶粉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也讓國產奶粉逐漸得到消費者的信任。
雜牌奶粉、假洋牌逐步被清理出市場后,國產品牌逐步抓住機會,填補了中小城市的市場空白,加上2014年到2018年的消費升級趨勢,國產奶粉逐漸從三四線城市逆襲,占領了大量的市場份額,足以與外資企業相抗衡。
宋亮對《財經天下》周刊表示,雅培和其他外資奶粉在下沉市場做得并不好,在三四線城市的基礎不如國產奶粉品牌,銷售推動體系薄弱,這主要是因為沒有相應的人才。飛鶴等國產品牌在下沉市場建立了龐大的地推團隊,包括消費者教育團隊和導購,而外資品牌則缺少在下沉市場的開拓能力。
目前,外資奶粉在品牌效應方面仍有明顯優勢,并在一二線城市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國產奶粉逐漸崛起,像雅培這樣的外資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自身存在較多的安全問題,既要與惠氏等外資品牌激烈競爭,又要面臨國產企業的沖擊。
(圖/視覺中國)
過去,雅培嘗試曾通過發布配方液態奶、醫學用途特配粉等方式進行自救,但這些新路徑都有一定的局限。
嬰幼兒配方液態奶屬于高端細分品類,比起常規奶粉,減少了沖泡的麻煩,可以直飲,但它價格較高、保質期短。因此,雅培在2019年12月主動注銷了嬰兒配方液態奶的注冊資格。
特配粉主要滿足有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人群的營養需求,盡管有一定的市場前景,但因為特殊人群在消費者中屬于少數,市場遠不如普通奶粉,而雅培在特配粉市場上,也要面臨其他乳企和藥企的競爭。
對于雅培來說,奶粉安全問題、下沉市場開發未果、細分品類新道路受阻,都是它要面臨的重大考驗。也許,在美國市場,雅培能夠憑借多年來形成的優勢地位繼續增加收入,但在中國市場,雅培奶粉未來的道路注定會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