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町芒(ID:dingmang2018)
前兩天還沉浸在五一假期醉生夢死、啤酒燒烤螺螄粉的町芒君,睜眼就被疫情封在家了。鑒于“某市”之前的封控經驗,第一時間沖向菜市場囤貨。
心中早有list的的町芒君總算在菜市場找回了主場,菜還是那些菜,但調料不給力,吃啥都不得勁,特別是廚藝不精的各位小年輕們,調料才是拯救料理的最終決定因素。
來吧各位,町芒君不藏著掖著了,連夜整理出來這份私藏好料清單,照著買絕不踩雷。
我給大家按照調味品、調味菜、醬類、油類分成了4大類15個類別,包含了常見的醬油、醋、雞精、蠔油,還有更精細一些的意面醬、藍莓醬、沙拉等。
先說下我們使用率最高的調味品類。
01
調味品紅黑榜
調味品是我們購買、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品類,就連黑榜產品里都是最常看到的知名品牌,別抓瞎買,這個品類踩雷率極高。
02
醬類紅黑榜
醬類品類比較雜,中西都有,甜咸辣口都考慮到了,而且還有火鍋底料喲。
03
調味菜紅黑榜
04
油類紅黑榜
油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致癌物殘留和酸敗問題,町芒君建議,如果有可能,盡量買小桶油,防止大桶油開封太久導致的不新鮮問題。
以上就是我們評測過且的所有廚房調料,黑榜產品雖然沒有明顯質量問題(有嚴重質量問題的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評測名單內),但同比紅榜產品來說,品質只能說一般或者差了。
除此之外,封控在家的各位,不要對健康問題放松了警惕。町芒君還要說一下這些調料中的隱藏鹽問題。
05
減鹽!減鹽!減鹽!
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曾經在《中國居民減鹽核心信息十條》中提到,健康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克(約2000mg鈉),但目前我國居民食鹽平均攝入量為10.5克,直接高出一倍。
我們常見的調味品里,除了甜品醬和油類外,最大的健康風險就是鈉含量過高。
高鈉引起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需要警惕的現象級危害:高血壓、腦卒中等發病率連年攀升。除了食鹽外,我們還要警惕日常調味料中的“隱藏鹽”。
這是我們檢測過的5款調味醬料的實際鈉含量。一頓飯,加點雞精、醬油、蠔油,2000mg分分鐘就能達到。
更可怕的是火鍋底料,“一頓火鍋5天的鹽”,這讓火鍋底料煮一切的我情何以堪!
06
如何精準識鹽?
1、看營養成分表
先記住一個算含鹽量的一個方式:含鹽量=鈉含量*2.5,選購時可以先看看營養成分中的鈉含量,粗略估算一下含鹽量。
2、看NRV
NRV全稱是營養素參考值,代表的是100g產品中攝入的單一營養素占據成年人全天攝入量的比例。
假如鈉的NRV為20%,那就代表吃100克該食品就攝入了一天所需鈉的20%;
如果另一種食品鈉的NRV為105%,如果吃100克該食品,不僅攝入了一天所需鈉的全部分量,還超了5%。
附:營養素參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