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倩??
來源:36氪
一位在中國從事近30年投資、經歷過數次風口輪轉的投資人對于新消費的行動或許更具觀察意義。
3月24日,沉寂已久的新消費行業傳來一則消息:簡愛酸奶完成C輪融資,由德弘資本(DCP)領投,QY Capital、行知資本、廣州金控基金、璞瑞資本等新老股東跟投,高鵠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財務顧問。
一次融資并不稀奇。早在去年3月簡愛8億元的B輪融資中,德弘資本(以下簡稱:德弘)便作為新股東之一進入。此番繼續押注甚至領投看似順理成章,但有趣的是,簡愛C輪投資從啟動到結束恰好發生在去年下半年新消費投資急速遇冷的檔口。
就在火焰降溫時,一位在中國從事近30年投資、經歷過數次風口輪轉的投資人對于新消費的行動或許更具觀察意義。
近日,在德弘資本北京辦公室,36氪再次見到了德弘資本董事長劉海峰。
1993年前后,在中國還很少有人知道PE為何物時,劉海峰早已在摩根士丹利開啟了他的PE生涯。在摩根士丹利,劉海峰開創了一系列中國PE界的經典案例,包括中國平安、蒙牛乳業、南孚電池、恒安集團、百麗國際等。2006年,劉海峰轉戰KKR,成為這家老牌PE機構在中國的拓荒者和領軍人物,并又成功投出青島海爾、現代牧業、遠東宏信、圣農發展、聯合環境等諸多經典案例。劉海峰和老搭檔華裕能于2017年宣布自立門戶成立德弘資本。
回望過去五年,德弘投資邏輯內核未變,打法有延續亦有更新。延續體現在,仍然劃定消費、醫療、工業、企業服務、互聯網和金融六個大賽道中尋找最優質的賽手,堅持尋找更具確定性的投資機會;而更新則在于,在投資新經濟公司方面更為大膽:比如出手認養一頭牛、簡愛以及落子新基建數據服務商浩云長盛。
但究其投資內核,德弘始終看的是這門生意的本質——按劉海峰的話來說,即“商業模式是否站得住腳,估值是不是合理,這與賽道的外部冷熱無關。”
簡愛酸奶和認養一頭牛則是典型代表。簡愛酸奶作為中國首家無添加劑低溫酸奶品牌,已成功在消費者心中打造出無添加劑、原料安全、品質出眾的品牌形象。也因此,其占據了多個高端線下渠道及線上渠道的低溫品類頭部地位。截至2021年12月,簡愛酸奶的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100%。2021年,即使是受疫情影響整體酸奶市場出現下滑,簡愛酸奶依舊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收入年增達到了48%。同樣邏輯下,德弘在2021年投資了另一家乳業公司認養一頭牛。經過長期的耕耘,認養一頭牛團隊打造出了從奶牛養殖、牧草種植、飼料加工到乳制品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覆蓋,真正實現了從“牧場”到“餐桌”的理念。同時,認養一頭牛有著強大的線上銷售運營能力,通過社交媒體等線上渠道,能夠精準直接觸達客戶。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與匠心堅持下,在過去四年間,認養一頭牛實現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90%,在新消費品牌中表現亮眼。
在風險投資的故事里,絕大多數基金很難穿越漫長的周期,因此不斷追逐風口和市場熱點就成為大部分投資人既定的“劇本”。而德弘則有所不同,在過去十幾年狼奔豕突的一級市場中,德弘是少數真正的穩健派。劉海峰講到,“當你經歷過周期見過非常慘烈的時候,風險意識就會堅固很多。”
潮起潮落的經驗,讓劉海峰與德弘團隊對基金回報有著獨特的執念:跨越周期、穩定地達到一個理想回報是一切考量與決策的前提。也正因此,當2020年國內外PE/Growth Fund紛紛殺入VC成為潮流時,德弘依然保持初心。
在大江大海的時代,這樣的品格并不普遍,甚至會被一些人視為“死板”。但當如今,市場的快速輪轉開始讓人們意識到“風險控制”這個PE投資最古老、但又容易被忽視的詞組的意義。以下是36氪對劉海峰一些有趣觀點的梳理:
1、我們作為大型PE基金,本質上不是賭賽道的打法——看哪一個賽道好,選擇很多家,希望哪家變成獨角獸。作為PE投資者,我們需要專注于尋找行業最優秀的公司,具備長期價值的生意模式,并與管理層精誠合作,通過運營提升,共同創造價值。所以,(消費)賽道的冷熱對我們沒有太大關系,也不會影響整個投資決策。
2、為什么我們喜歡簡愛酸奶和認養一頭牛?投資它們不是為了讓其和蒙牛、伊利打擂臺——而是看到了兩家自身的特色之處——非常有特質的產品面對同樣有特質的消費者。
3、不應該用投互聯網的思維去投消費品,而我們拷問自己的是,這個生意模式是不是站得住腳,且它的估值邏輯是否合理?
4、PE和VC本質不同。VC的目標是不能錯過一個好的項目,PE則是在精挑細選最好的項目同時,還需要極力避免投錯項目。
5、PE投資最關鍵是要找到好的生意和好的人,并以合理估值進入。好生意的關鍵點之一是對未來的可預見性,但在市場熱度高時認定的好生意,長遠會不會也是?我們總會不斷問自己:這個生意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不是真正可持續?最終是否能靠真實的盈利和現金流的增長來創造長期的股東價值?
6、今天的市場熱點和估值邏輯不代表若干年后退出時也會有同樣的市場環境與估值邏輯。但不管什么樣的公司,長期的合理的估值始終應該基于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
7、對于不知道怎么測算長期盈利模式的公司,我們會非常謹慎。雖然可能會錯失一些好公司,但在市場起起伏伏之間,能更踏實一些。
8、相比賬面回報,我們更加看重DPI(投入資本分紅率)。
9、在這個時代,不管是金融周期還是產業周期的轉化甚至政策的影響,都在加深投資這門行業的復雜性。要增加確定性,首先你投的這些領域是否對國計民生利好;第二是否順從廣大消費者意愿;第三不是暴利行業,投資人要通過賦能和企業一起賺比較辛苦的錢;第四非常重要,就是作為一個資金管理者,要確保投資組合足夠均衡。
10、我們從90年代開始做投資,經歷了好幾個市場周期。在市場的跌宕起伏間想真正做到跨越周期的長期穩定收益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需要保持初心,踏實的做好盡職調查,保持理智的價值判斷,并扎根企業做好運營提升。我們希望做得長久,而不是抓到最熱的那一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