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雪貝??
來源:AgeClub(ID:AgeClub)
老年人的腸道健康,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藍海。
伴隨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腸道菌群逐漸減少,腸道功能衰退。研究顯示,包括糖尿病、癌癥、肥胖等在內的眾多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而這些慢性病大多是老年人群的高發病癥。
此外,老年人是長期用藥的最大群體,很多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都對腸道功能產生一定副作用,尤其放化療對患者腸道功能傷害更甚,讓其自身腸道菌群遭受巨大的損傷。
基于此發現,AgeClub采訪了國內腸道健康領域的意見領袖“熱心腸先生”。畢業于清華大學生物系的藍燦輝,是熱心腸研究院的創始人和董事長。
他在2015年創立了微信公眾號“熱心腸先生”,以“熱心腸先生”為筆名,專注發布權威腸道科普和學術內容。經幾年沉淀,由他領銜的“熱心腸研究院”已成為腸道健康領域極具影響力和話語權的知名平臺。
藍燦輝曾說:未來腸道產業將是一個萬億級市場。
基于這一觀點,我們希望通過本次采訪,與藍燦輝探討老年行業與腸道產業的結合點,發掘腸道產業中銀發消費群體的商業前景。
以下是訪談內容:
01
中老年人的五大常見腸道問題
Q1:老年人的腸道有哪些生理特點與菌群特征?
老年人的腸道和其他器官一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衰老。
所以老年人腸道的生理功能一定是下降的,比如對營養物質的消化、代謝、吸收,包括胃腸道里的激素、酶,腸道里的屏障功能、免疫功能等等都是衰退的,進而易導致腸道菌群發生改變、腸屏障功能失守、腸道炎癥增加等問題。
有兩個比較關鍵的概念:
一是老年人的腸道容易出現功能性問題,比如胃腸道的動力不足、菌群失衡、便秘等等。
二是老年人因為衰老造成的疾病較多,器質性病變也比較多,比如息肉、腫瘤、腸梗阻。因為疾病或者手術問題造成腸道生理功能消失,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至于腸道菌群的特點,如果只用兩個字定義,也是“衰老”。
因為衰老,大部分老年人的腸道微生物物種多樣性會減少,菌群功能也會比年輕狀態下喪失許多。
當然也有一些特別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老年人,他們可能出現病原微生物增多、腸道菌群紊亂的情況,造成菌群多樣性增加,但可能是病變狀態,會引起慢性炎癥。
舉一個例子,一些人年輕時腸道里有正常的共生菌,到了老年卻可能轉化成條件致病菌,在腸道黏液層變薄、屏障功能失守的時候,也許會引起腸道炎癥。
Q2:國內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腸道問題有哪些?
一是腫瘤、息肉。從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再到直腸,都是腫瘤高發的地方;
二是腸炎、便秘。有些老年人經常肚子痛,腸道里面可能有炎癥,而便秘是非常普遍的老年難題。
三是炎癥性腸病,包含兩種:一種是潰瘍性結腸炎,一種是克羅恩病。這是國內老年群體當前比較高發的疾病,它的特點在于反復發作而且難治,可能整段腸道都出現炎癥。
四是腹瀉。比如,老年人是長期用藥的重點人群,一些抗生素類藥物帶來的腹瀉,或者衰老相關的腹瀉,也是經常發生的。
五是腸易激綜合征。這種疾病以前大多難以確診,或者易出現誤診。有些老年人經常肚子脹氣、肚子痛,但是發現不了原因。他們吃飯、上廁所都是正常的,腸道也沒有炎癥,卻處于稍微有點刺激,比如被辣的冷的刺激以后就很不舒服,或者吃了一些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以后脹氣特別明顯,這些很可能就是腸易激綜合征的表現。
Q3:對于老年人而言,危害最大的腸道問題有哪些?
我個人覺得,危害最大的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腫瘤,比如大腸癌、直腸癌,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另一種是便秘,雖然通常不算是急癥,有些人甚至覺得這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其實危害非常大。
實際上便秘在老年人中是高發現象,如果長期不采取措施改善或者治療,可能會誘發其他疾病。例如有些老年人上廁所時,因為過度用力,導致血壓升高、血管損傷,甚至猝死在衛生間。而從人群層面來講,便秘的發生率肯定比腫瘤要高很多。
所以從危害性來講,我覺得便秘更可能是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問題。
Q4:在您看來,腸道健康對于老年人群有什么特殊的重要意義嗎?
腸道健康對于老年群體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僅僅針對老年人,對于任何一個群體的人而言,腸道健康都極其重要。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不管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都要靠腸道精細地消化、吸收,再通過循環系統把食物成分、代謝產物等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
所以腸道健康了,意味著可能其他器官也是健康的。腸道不健康,其他器官大概率也不健康。甚至腸道健康了,人的精氣神都會更好。
02
“老年人是腸道產業的最重要人群”
Q5:您認為老年人群和腸道產業聯系緊密嗎?為什么?
太緊密了。一方面是老年人群數量龐大;另一方面,老年人是腸道健康產品的重點消費人群。
健康的老年人有飲食、養生需求;老年疾病人群,則對藥品、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特醫食品,可能都有非常大的需求。
而且,即使我們說飲食和生活方式對改善腸道健康的作用最關鍵,但就老年人而言,可能更難調整常年養成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因此,適當有一些比較講科學、重循證、切實有效的產品干預方式,包括一些行為學的干預,都是有價值的。
Q6: 老年行業與腸道產業有哪些結合點?
跟老年行業進行類比或關聯,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只要跟吃喝拉撒有關系的,都可以納入到腸道產業,這個面就非常廣了。民以食為天,老年人在吃上非常注重,所以老年人群會是未來腸道產業中的一個比較巨量的市場。
過去,我們在定義腸道產業時,提過一句話叫“腸道產業約等于小半個大健康產業”。
從這個角度講,它確實會涵蓋到方方面面。而未來老年行業里的大健康產業,我相信同樣跟腸道或多或少有一些關聯。
Q7:從市場端看,面向老年腸道領域布局的企業主要有哪幾種類型?背后的機會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是技術含量高一點的行業,比如腫瘤篩查。通過篩查、體外檢測等方法監測老年人的腸道問題。
第二是特醫食品。我極其看好特醫食品的未來發展,因為老年人的衰老是全面的,并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個時候更需要做全面的營養改善。
第三是針對老年人高發疾病、慢性疾病的調理與調節。從普通食品,比如常見的酸奶、老年奶粉,到保健食品,像膳食纖維、益生菌,包括有一些藥食同源的產品等等,都是有價值的。
第四是一些服務屬性較強的類目。比如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配餐,老年人養老過程中營養與運動的干預和解決方案。
第五是一些可穿戴設備。它們可以隨時監控老年人的相關營養特征、血液指標的改變,從而對老年人提供個體化營養方案,這些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從目前中國整體市場看,涉獵此領域的大部分企業,包括創業企業和大企業的相關業務部門,才剛剛起步。未來5到10年之內,應該可以看到更多企業都能取得非常大的突破。
Q8:如何看待老年群體在整個腸道產業中的市場規模?
我覺得不亞于母嬰群體。
老年群體目前沒有具體數據,但可以從幾個大的領域和方向來判斷。老年人不僅是腸道疾病高發的人群,也是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各種慢性疾病的高發人群。在腸道的營養干預中,針對這些慢性疾病進行干預,實際上也有非常大的市場。
如果幾種人群疊加,包括疾病人群、腫瘤人群、慢病人群、老年人養生等等,在整個腸道產業當中,老年人還是最重要的人群。
03
“老年群體在整個腸道產業的消費
占比不到1/10”
Q9:目前老年人群在腸道友好型產品中的消費占比如何?
我認為現在現實需求跟產業規模是不成正比的。
母嬰或其他人群,通過嬰幼兒配方奶粉、固體飲料、酸奶、乳酸菌飲料等產品,改善腸道健康的消費動力較強。而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各種產品盡管很多,但因為不像母嬰群體需求那么迫切,所以在推廣上也沒有那么聚焦。
而且老年人接收的健康產品推廣、推銷比較多,如果專門做腸道健康,很可能在眾多營養保健食品當中被埋沒,或者變成不太受關注的品類。
因此,盡管從專業角度來講,老年人應該重點改善腸道健康,也有不少企業、產品專門面向老年人群。但是從整個市場消費來看,我個人覺得,目前老年群體在整個腸道產業的占比可能連1/10都不到。
Q10:針對老年人群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腸道健康科普和產品推廣?
一是通過真正專業、權威的渠道。比如住院的老年人,醫生可以對他們進行健康科普。在藥物、放化療等醫療干預之外,讓老年人了解改善腸道健康的方法,這種推薦是非常有效的。
二是通過打廣告。但這種方法比較難,國內消費者被保健品的各種廣告洗腦了很長時間,在逐漸變理性,尤其是老年人。同時,他們面對的產品太多太雜,也會更加混亂,難以選擇。
所以未來通過醫生、醫院這些專業渠道推進腸道健康宣傳,讓老年人遵循最權威的建議,從而建立起他們對老年腸道健康的消費意識和觀念,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此外,通過私域流量、直播帶貨、新零售等創新方式,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進行規范的、科學的科普和產品推廣,或許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04
“硬科技與營銷結合,讓好產品自己會說話”
Q11:您曾提到國內各類保健食品的營銷現象,比如近幾年帶有“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纖維”等概念的產品在市場上非常火熱,部分消費者質疑是“智商稅”或者“炒概念”。您如何看待此現象?
這個現象在業內看也是過熱的。
因為腸道,包括腸道菌群的確非常神奇,它通過代謝、吸收,經循環系統,能跟身體大部分器官甚至可以說所有器官都發生連接,所以改善腸道健康對眾多疾病都能產生有益的價值。
這個行業也有不少人利用這一點,把自己的產品打造得仿佛包治百病、無所不能,一度導致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纖維等產品跟保健品一樣,頗受詬病。
當然,客觀來看,一些膳食纖維、益生元確實能夠高效解決老年人的便秘問題,甚至在改善或者治療兒童自閉癥等方面,改善腸道菌群也可能有一些作用,這些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證當中的客觀結果是不會被推倒的。
但無論如何,行業發展需要更多科學研究積累循證證據,需要企業自律去做好產品和宣傳,需要監管能夠適時跟上行業的快速發展步伐,也需要更多扎實、客觀和有指導意義的權威科普。
Q12:如何解決這類過度、夸大的營銷問題,從而改善部分消費者對保健食品或相關產品的固有偏見?
我們一直在呼吁行業要自律,各方監管、媒體監督要加強,才能使這個行業健康起來。
同時,未來要有更多的科學循證。行業內都講科學、重循證,消費者才能真正理性看待,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個很好的現象,現在有越來越多大品牌和頭部企業入局,這些大品牌或國際品牌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品牌效應。
未來,腸道產業可能也會出現頭部企業聚集的現象,到時消費者做選擇可能就不會那么艱難了。
Q13: 您在演講中提到過“帶著營銷的理念做研發”,如何解讀?
腸道健康產品的開發,要講科學、重循證。
所以研發的前提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品牌或者特別規范的企業,通過科學循證的方式讓產品可靠,接下來就是如何避免“酒香還怕巷子深”。
能不能把做消費者教育時的語言承載到產品上,讓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好的菌株、產品創新、配方、腸道健康技術,能不能有好的名字、好的slogan與定位,能不能通過可靠的渠道傳播……這都是企業必須解決的課題。
腸道領域的許多企業領軍者都來自專業機構,比如中科院或者大學研究所出身的教授、博士,他們在技術、科學循證上面往往比較專業,但并不擅長營銷創新。所謂“帶著營銷的理念做研發”,我是希望未來涌現出更多既科學循證又經久暢銷的產品或品牌。
Q14:在“好產品+好營銷”上有沒有案例或經驗分享?
2017年,我們幫北京三元食品做了一個配方,配方是由一種非常知名、有效的益生菌,加上6種其他的益生菌,再加上6種不同的益生元組成,放在酸奶里。這個產品就叫“166酸奶”,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
首先它的研發是非常嚴謹的,在國家母嬰乳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做了配方和循證,也做了臨床的驗證。在301醫院和河南省人民醫院,臨床驗證針對便秘人群的有效率非常高,所以它是“好產品”。
而在產品名稱上,則采用“166”——“1+6+6”:一種主力的益生菌加6種其他的益生菌,再加6種不同的益生元。它的銷售價格,也是賣16塊6。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方法:產品本身很硬,三元也是知名乳制品品牌。同時以“166——1+6+6”這種簡單數字標記方式附在產品上。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既有效,名字又好記,這個產品很容易被記住。
帶著營銷理念做研發,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只要是有心人,或者團隊有能力,是可以做到將硬科技跟營銷理念很巧妙地結合,進而打造更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效應。
Q15:如何評價中老年腸道產業的未來趨勢與前景?
我對整個腸道產業都是極其看好的,而老年人群屬于特殊人群,只要是特殊人群,未來都會有大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