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虎年的第一個“驚喜”,竟然來自薇婭。
最近頻頻出現在各媒體上“薇婭或將最快于今年3月復出”的消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難道,互聯網是沒有記憶的嗎?
去年12月,薇婭偷逃稅被罰13.14億,刷新了網友們對人民幣計量單位的認知。有網友調侃:上次聽到這個數字,還是全國人口普查的時候。
之后,薇婭在社交平臺致歉,多個平臺賬號被封,直播間無法進入,遭到全網封殺。
但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在淘寶上,仍有不少打著薇婭推薦的商品,通過她的形象圖片,或是直播視頻片段在吸引消費者進行售賣。
看來,曾經吸金能力“無上限”的直播一姐,似乎并未在“有記憶”的網絡世界徹底消失。
據謙尋前員工透露,去年12月薇婭停播后,沒有解散直播團隊或裁員。放了一周假后,又接著開始了服務于其他主播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4月起,薇婭團隊先后簽約了50余位主播。其中不乏零食類、明星類、健身類的TOP1。
我們熟知的林依輪、李靜、李響、舒暢等明星,也都是薇婭旗下的簽約主播,陣營可謂強大。
前兩天,一個名叫“蜜蜂驚喜社”的賬號,空降某購物平臺開啟了直播。
短短數小時,就有90萬人涌入直播間。對于一個“新”賬號,這個數據讓人只想請教:是如何做到的?
在幾個小時的直播時間里,“蜜蜂驚喜社”從美妝護膚、生活百貨賣到了休閑零食、服裝穿搭等品類,從1毛錢到幾百元不等的50多個單品,一上架就幾乎秒空。
雖然直播過程中,主播反復強調自己是“新團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可是從選品的實用性和主播收放自如的銷售能力來看,怎么都像是有著“專業素養”的TOP團隊。
果不其然,有熟悉薇婭的網友上線發話了——這個直播間很多主播都是薇婭團隊之前的助播人員。
蜜蜂驚喜社的開播,再加上媒體紛紛報道“薇婭尋求復出”的消息,在網絡上頓時引發了關注,網友們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有網友認為:沒有她,又不是買不了這些東西。
有網友直言,如果薇婭復出還可以掌握流量密碼的話,那自己就成了最綠的韭菜。
當然,更多的網友關心的是價格——只要能以優惠價格買到東西就行了。
還有網友喊話:如果薇婭能復出,那么范冰冰是不是也可以?
甚至有網友建議淘寶不要搞直播了,以品質和信譽贏得消費者。
從頭部主播,到偷逃稅被罰全網封殺,再到如今曝出的復出傳聞。關于薇婭的話題,一直不缺乏關注流量。
近年來,直播行業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也讓不少網紅主播吃到了紅利。據說,在薇婭偷逃稅被罰后,直播圈刮起了一陣網紅主播補稅風。
網紅主播補繳稅款背后,曝露出的是直播行業的亂象。
可是,那些曾經在直播間心甘情愿掏錢買單的消費者,一定不是想去做“最綠的韭菜”,而是沖著對平臺和主播的信任,希望能享受到充分的性價比。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此前,辛巴團隊號稱賣燕窩,結果燕窩成分不足2克,基本就是一碗糖水。
在“瘦身女王鄭多燕”的直播間,賣過一款能夠達到“瘦身”目的,“吃一天就有效果”的荔枝味飲料。
網紅穆雅斕在直播帶貨時,聲稱自己的產品曾獲“諾貝爾化妝學獎”,后又改口為“諾貝爾化學獎”……
且不論吃一天就能瘦的飲料是不是“智商稅”,“諾貝爾化妝學獎”更是讓人笑掉大牙。從品質到功效都摻著“水分”的產品,讓出于信任而買單的消費者“很受傷”。
這樣的狀況,在頭部主播到不知名小主播身上,都時有發生。
再加上經常曝出的售賣假冒偽劣產品、退換貨難等一系列問題,讓想在直播平臺上買到“性價比”的消費者,不僅成了大概率的“韭菜”,也沒能享受到應有的購物體驗。
網絡直播是一種帶有商業宣傳行為的營銷活動。同時,直播又具有個人交流、網絡表演、媒體傳播等多元屬性。
正因為屬性的多元,才讓“直播帶貨”區別于傳統電商,成為了更直觀有效的拉動銷量方式。可是,銷量的提升離不開消費者的認可。
作為“直播一姐”的薇婭,此前的高人氣和高流量,是建立在直播行業的發展利好和消費者的信任基礎上。
偷逃稅被罰,讓曾經在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對薇婭的信任打了折扣。網友們關于“賺那么多還偷稅”,“建議永久封殺”的呼聲也不在少數。
或許,蜜蜂驚喜社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如果能以高性價比的商品,帶給消費者愉悅的購物體驗,薇婭會不會復出,都不重要了。
只有讓消費者不覺得自己是“最綠的韭菜”,才是那些進賬如流水的帶貨主播們,能夠掌握流量的長紅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