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是近年來經歷疫情的影響,更加助推了春節市場的線上爭奪。當“就地過年”成為熱詞、當“百億補貼”成為潮流......春節市場的傳統線下渠道已遠遠滿足不了當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他們需要更為便捷的消費方式、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更多沖動消費的理由,而這些,正是線上各大電商渠道所“擅長”的。一場線上年貨大戰正一觸即發!
-01-
零食年貨為何能在線上“賣到飛起”?
轉眼,2021已經步入年關,2022即將翻開新的篇章。而在這辭舊迎新的關鍵時間節點,則是食品人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日子。“也許您還在歡度元旦佳節,但芭米人一天未休,加班加點給大家趕單生產。”這段話來自芭米聯合創始人曹小斌的朋友圈,而這也是年關階段從生產企業到終端經銷商的每一位食品人最真實的寫照。
這一階段,無論是生產還是備貨的產品,我們都統稱為年貨,這也是一場事關全年業績的終極大考,因此,如何布局渠道、如何做好促銷和宣傳等,則成為大家關心的重中之重。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年輕的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年貨的線上電商渠道布局已經逐漸成為各大商家流量爭奪的重頭戲。
以2021年年關為例,由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中國消費者協會等部門和單位共同指導開展的“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活動,僅1月20日至29日(臘月初八至臘月十七)的10天內,全國網絡零售額就高達3441.1億元人民幣。線上年貨消費的需求體量,可見一斑!
流量從線下轉到線上的“年貨節”
?
若要說,如今的春節與昔日的春節最大的區別是什么?估計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年味兒淡了。為什么呢?因為如今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物質條件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年味兒也逐漸從線下“溜走”。去哪兒了?顯然去到了如今整個社會所追求數字化的線上渠道。
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如今各大電商平臺推出的“年貨節”活動,與傳統的線下年貨節不同,各大平臺的線上年貨節等活動的時間節點甚至在上一年的12月就開始布局。在這個很多城市連煙花爆竹都只能在線上過過眼癮的時代,零食年貨的春節市場在線上日益火爆,好像也合乎情理。
相關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綜合類電商平臺是消費者購物的首選渠道,比例超過53%;排名第二的是便利店渠道,占比約為45%;第三的才是綜合型中小超市。而這個比例回溯到2006年,春節期間人們主要購物場所綜合超市占比高達92.9%,遙遙領先于網上購物的3.8%,到了2019年,線上購物突飛猛進占比達到56.8%,僅次于占比68.5%的綜合超市,而如今已經實現反轉。
抖音電商年貨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調研中,60.63%的用戶表示會根據電商平臺榜單購買年貨商品。可以說,電商推出的榜單成為消費者購物的最重要參考之一;此外,參與調研的用戶中,99.54%的用戶表示,會購買抖音電商排行榜上的商品。優質的榜單內容已經成為用戶的‘消費指南’。”
對于休閑零食這一品類來說,經過多年在線上電商平臺的發展和布局,消費者們已經逐漸養成了線上選購的消費習慣。與此同時,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直播帶貨這一互動性極強的線上銷售模式迅速覆蓋互聯網消費人群,成功把各大細分領域的消費人群精準定位到各大直播間,以極具誘惑力的價格抓住了更多消費者的目光。而這對于本就屬于大批量消費的零食年貨產品來說,無疑是天生的滋養環境,從瓜子炒貨到堅果禮盒、從糖果巧克力到乳品代餐等,“買的多,就是賺的多”的傳統消費心理,不斷攫取著更多的消費流量。此外,各大直播平臺更是通過“場景化”,使用戶可以活躍在平臺和主播搭建的各種“場景”里,一站式購齊年貨所需。
“原年人”更加旺盛的消費需求
近年來,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中的各種可能和選擇都有,年輕人不再進商場排隊買年貨,而是選擇輕點鼠標的方式,在家坐等世界各地的年貨上門。
而這兩年的疫情影響下,受相關政策的影響,則誕生了“就地過年”這一熱門詞匯。與此同時應運而生的則是“原年人”這一消費群體,他們在新年期間選擇留在了自己的工作地度過。因此,除了他們對于自己年貨有了更高要求,以此來犒勞忙碌了一年的自己之外,還會想方設法把更多豐富的年貨郵寄回家鄉,用年貨來寄托自己對遠在家想的父母以及親朋好友們的思念和祝福。而這一切,則更依賴于線上各大電商平臺的集散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近兩年來國家開始提倡“春節不打烊”,極大程度上保障了線上電商平臺的銷售和物流,使得整個線上年貨消費形成閉環,符合時代發展潮流。
記者走訪超市時,一位消費者開玩笑的說道:“感覺最近我被各大平臺的年貨節洗腦了,京東年貨節、天貓年貨節、抖音年貨節等,打開手機上的APP,推廣廣告可謂是應接不暇,每天做公交車都能看到的臘八前一天,京東年貨節的廣告……而對于年貨上的選擇,我今年大部分都是在線上購買,像是常規的糖果類、堅果類以及一些膨化食品等。選擇線上的主要原因就是方便,在線下更多的是去買一些蔬果類產品。”
線上年貨出新招家鄉年貨來襲
就在前不久,抖音已經開始為年貨節造勢,推出了極具特色的專項——家鄉年貨。家鄉年貨專項面向商家、達人展開,包含家鄉年貨直播間和家鄉年貨短視頻爭霸賽兩個核心玩法在內。會在全國各地撮合非常有地域特色的好貨和達人開播,并提供平臺資源曝光、市場宣發等手段,提升地方好物的銷量和口碑。
?
“區別于11.11,年貨節不是簡單的‘大促’,置辦年貨是每個尋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持續匹配城鄉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年貨需求,通過‘城鄉年貨共享’,推動各個產地把握年貨銷售旺季,開拓全國市場,是我們全力激發和匹配這股春節新消費浪潮的目標所在。”拼多多年貨節負責人表示。
這對于更多想要購買正宗地方特色年貨,而又選購無門的消費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此外,線上平臺推出的家鄉年貨對于那些身處異鄉的“原年人”來說,將會是寄托對于故鄉與親人思念的最佳年貨,這無疑又會掀起一波消費熱潮。
后記:相信在2022年春節,我們仍會看到,年貨節期間電商平臺過年不打烊,各路主播、明星們直播間紅通通的背景布色,十足的新年氣氛中,12小時、16小時、甚至24小時不間斷直播,我們通過云端和熟悉的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聊天、互動,充滿著春節的喜樂氛圍,隨心所欲的吃起身邊準備好的年貨零食。
這樣的線上年貨節,不同以往,但又如此合乎時宜,適應這個“后疫情時代”,可以說“就地過年”改變了我們的過年方式,熱鬧氣氛匯聚在“云端”重新點燃。
-02-
新老之爭:電商平臺的年貨大戰
新年將近,大家生活中的年節氣息也逐漸濃郁了起來,各家各戶也開始著手置辦年貨,準備喜迎新年。不過,這兩年來受疫情的影響,國家也在積極推動在線上置辦年貨,據悉,2022網上年貨節1月10日-2月7日(臘月初八-正月初七)舉辦,這也讓今年消費者在置辦年貨的時候,有了更多新的選擇。
而這也使得各大電商平臺緊抓機會,開始緊鑼密鼓籌備今年的春節“年貨節”。除了每年都會舉辦年貨節的淘寶、京東、蘇寧等老牌電商之外,還有抖音、快手等電商新勢力也在近兩年逐漸入局,甚至連小紅書等種草平臺也意外出現在這場年貨大戰之中。而這波風口下的線上年貨紅利,究竟應該如何入局才能分得一杯羹?或許新老電商平臺之間的年貨大戰,可以給我們食品企業一些啟發。
新玩家強勢入局
作為年前的最后一波消費熱潮,年貨節就成了各大電商平臺想要打好的一場收尾之戰,而對于抖音來說,今年年貨節的意義并不止于此。這兩年來,抖音電商無論是獲得支付牌照,還是去除外鏈的動作,都是在為自建電商閉環打基礎。于是能否在今年年貨節中拔得頭籌,抖音不僅想要一個好的收尾,更想為新一年中自己的電商事業迎來一個好的開端。而這個道理同樣也適用于同為電商“新玩家”的快手。
通過“短視頻——直播——電商”的模式,坐擁巨大流量池的快手和抖音,在很短的時間內已經成為了電商領域中炙手可熱的存在。而這些新入局者在備戰年貨節的過程中,也表現出了它們相同的特點——新。
首先自然是新用戶了。作為正處于成長期的快手和抖音來說,擴充用戶自然是很重要的,于是“百億補貼”和鋪天營銷就成了這次年貨節快手抖音們的重點。比如此前快手推出“新人1元購”等活動,抖音制定的新用戶專項價等動作,都是為了最大程度來引流吸引新客戶。
其次是新體驗。新體驗有很多方面,不論是獲取流量的方法還是在提升消費體驗上,抖音和快手都在很多方面搞出了新花樣,比如為了更好獲取流量而設立的花樣玩法,還有為了提升消費體驗,在商家側搞出的新競爭機制,只為了在競爭中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目前,久久王已經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內容平臺投放了與達人合作的內容營銷短視頻,并搭建了相應的銷售渠道,實現銷售的快轉化。”久久王電商總監吳良溫向記者表示。
隨著這兩年來各大食品企業不斷布局抖音及快手等頭部、腰部主播直播間的舉動,不難看出,在這些電商新勢力平臺下,食品行業已經成功融入其中,并且還有著不錯的銷量表現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而一旦這些平臺加速布局年貨節活動,那么,對于我們廣大的食品品牌與產品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進一步拓寬了產品的消費面與消費場景。
老玩家用“年味”植入消費市場
不同于抖音快手這類新入局者,老牌電商平臺在年貨的爭奪戰中有不同的重點,它們更加注重“年味”。對于電商平臺而言,想要在線上平臺營造出“年味”,并不只是把購物頁面打造成“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喜慶感覺,年味更重要的是人情味和熱鬧感。于是如何讓更多的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體驗到更濃厚的年味,就成了老玩家們的重點。
互動方面,社交。在如今的電商平臺之中,社交舉動并不少,比如拼多多的邀請好友“砍一刀”,淘寶天貓的蓋樓、云養貓等。而這些發送給好友的鏈接,就相當于以往在線下置辦年貨時遇見朋友的寒暄和問候,強化了線上的社交屬性。
?
而更重“年味”的場景化方面,電商老玩家們是如何做的呢?近年來興起的直播帶貨無疑有著最直觀的體現。幾乎每個人都體驗過新年前人聲鼎沸的超市商場,人們嘴里討論的是商品價格,商場喇叭中放的是喜慶歌曲。而在電商平臺之中,直播間就成了制造熱鬧感的最佳場所,于是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都在直播間中下足了功夫,營造一種“年味”氣氛。
其實歸根結底,老玩家們對“年味”的追求,最本質的想法卻是如何通過“年味”來刺激存量用戶,進一步拉動平臺銷售額。也可以這樣說,這些老玩家在這次年貨節中的動作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老。為了刺激這些平臺中的老用戶,讓其創造更多的價值,增加平臺的“年味”只是一種手段,另外的手段還有充實平臺內的娛樂內容,比如現在的淘寶平臺中短視頻內容比重已經明顯增加,而這一切只是為了讓消費者“逛”得更開心,留存更多的老用戶群體。
而對于更多的食品企業來說,淘寶、京東等老牌電商平臺也是他們在線上渠道不可或缺的重要輸出途徑。隨著多年來的消費群體沉淀,各大零食品牌旗艦店早已深入人心,而這些平臺上的品牌官方店鋪更是成為消費者們線上比價的重要參考。因此,年貨市場的線上布局,對于眾多食品品牌來說,依舊需要追隨電商平臺老玩家們的腳步,打造屬于品牌自己的“年味”。
“今年的年貨節我們可謂是做足了準備,在倉儲備貨量增加了30%。通過年貨節,企業在銷售渠道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寬,對整個企業品牌,包括銷售都有很大的提升,可謂是年味十足、動力滿滿。”浙江莎布蕾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成表示到。
殊途同歸的“年貨之爭”內容成電商爭奪焦點
不難看出,雖然現在賽道內的玩家處于不同的階段,所采取的手段也各有不同,但是在兜兜轉轉之后,卻殊途同歸。快手抖音等新玩家在自身流量優勢的基礎上,著重發力轉換率的提升,將更多的短視頻流量轉換成電商流量;而淘寶京東蘇寧等老玩家,在鞏固自身電商優勢的同時,也不忘學習新勢力快速崛起的經驗,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渠道,激活更多的用戶價值。
總結來看,這些平臺的共同特點也較為明顯了,就是在鞏固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拓展來獲得更大的成長。具體來說就是,不論是從內容出發還是從電商出發,最終都要形成一個內容和商品共同加速電商業務前進的模式。沒有內容加持的電商,更像是一個冷冰冰的消費工具,雖然有很多人使用,但是很多時候只是按需購買,購物結束后就繼續在用戶的手機中“躺尸”。而通過內容的加持,使得這些電商平臺更貼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用戶閑了就會上去看看的生活方式。
此前,馬云就曾表示每天晚上都有超過1700萬人在逛天貓淘寶,但是什么都不買,就是隨便閑逛。而為了滿足這些消費者“逛”的需求,內容的擴充就成了必要的事情,就像雙11前夕淘寶的一次重大改版就是為了內容的擴充。
而電商平臺在從工具向生活方式的轉變過程中,用戶的使用習慣也會慢慢發生變化,這增加的不僅僅是用戶留存在APP內的時間,用戶進行消費的機會更是會大大提升,而這也是每一個電商平臺都期待著的。而這恰恰也是如何使線上年貨市場能夠更加良性地循環發展地關鍵所在,這其中詮釋的不僅僅是一種消費方式,更是消費者對于春節的又一種新的期待。
-03-
企業如何做好年貨市場布局?
一場從品牌、產品、內容、人群入手的突圍戰
對于食品企業來說,一年一度的“年貨大戰”即將到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每年年節的前幾個月,各企業間便紛紛開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各種產品、營銷策略、推廣活動接憧而至。而在疫情的影響下,以及消費人群的變化下,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選擇也在不斷的變化,以及線上購物逐漸成為大家的首選。作為企業來講,產品永遠是企業發展是否長久的關鍵所在,接著就是渠道上的布局,那么,在當下的消費環境中,各企業對于線上市場的爭奪戰,在產品上又是如何布局的?在今年的年貨節中,又會有什么新的表現呢?
品牌依舊是消費者首選專注于細分領域的建設
一直以來,堅果、糖果、巧克力等產品都是年節中暢銷產品類目。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暢銷品類中,消費者對于產品上的選擇更傾向于一線品牌,像是零食界的三巨頭,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以及口水娃、徐福記、旺旺、雅客、馬大姐等品牌的產品,而我們平日所看到的一些新消費品牌的產品卻很少見。由此可見,品牌依舊是主導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這一眾品牌中,要想出圈,不難看出,大家開始紛紛轉戰細分領域的布局與建設,在洞察消費者心理和年節的消費需求后,諸如三只松鼠的堅果、旺旺大禮包等產品依然是今年熱門領域的消費品之一。
而零食市場的品類多種多樣,其中餅干,堅果,膨化食品和巧克力是消費者購買最多的前四品類,貢獻整體份額的七成以上,發展過程中均呈現增長趨勢。各食企紛紛關注到這一趨勢,在市場中的表現開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有直接進入增長品類的,也有直接推出新品的,比如康師傅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上線了一款“福祿壽喜”2022新年限定禮盒,阿爾卑斯推出三款新春限定糖果,分別為麻辣小龍蝦味、藤椒味和香菜檸檬味等。也有結合自身產品做跨界的,比如億滋推出的奧利奧堅果抱抱;也有做品牌聯名,巧妙借用流量的,比如歌帝梵推2022年限量巧克力禮盒等。
吃的好到吃的講究健康化深入人心
“春節檔”、“年貨節”等可以說是一年來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對于消費者來說,忙碌了一年的時間,年假也成為了放松身心的黃金假期,親朋好友歡聚一起,每當這個時候,主旋律就是必不可少的吃吃喝喝。此前在2021年快手年貨節熱賣類目數據中,食品飲料成為一級類目第二名,休閑食品成為二級類目第三名,方便食品成為三級類目第四名。由此可見,休閑食品類目依然是年貨中的主力軍。而在吃的方面,大家也有所改變,從之前吃的好逐漸演變為現在吃的要好還要講究,這里的講究更多指的是健康、營養化的飲食,這也是接下來各企業要抓住的重點之一。
無論是在家過年、還是“原年人”,有著健康、養生意味的產品開始備受消費者的歡迎。經歷了這兩年疫情的“乘風破浪”,在食品上的選擇,健康化、功能性產品成為大家首選,三只松鼠的量版堅果禮盒,僅僅上線11天便爆賣近22萬桶,恰恰推出的堅果禮盒銷量也是一路上漲。鄭州市年年紅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均紹說道:“我所代理的雅客酵素糖果,相比較于往年,今年的銷量一直有所提升。這也反應出來消費者當下的消費習慣,更加偏向于帶有功能性的產品。”
聯包和大包裝禮盒產品歡迎度高
記者在采訪一位經銷商時,其表示,“作為堅果品類銷量第一的頭部品牌,三只松鼠的堅果禮盒在線上已經具備很好的動銷能力;放到線下后,通過更多樣化的陳列展示和差異化包裝獲取了更高的消費者認可度和購買意向。”此外,多位三只松鼠經銷商還表示,元旦期間三只松鼠禮盒的暢銷讓他們對于三只松鼠這一品牌更有信心,對于公司未來其他堅果產品的布局也充滿期待。今年的禮盒市場,不同于2020年的“全軍覆沒”,也不同于2021年的“報復性反彈”,而是在常態化防疫背景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禧茶點’‘尚品壹味’‘尚品薈萃’是最近我們新推出的三款禮盒產品,有經典產品的組合裝,也有中高端的新品套裝,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泉利堂食品總經理陳清帥介紹,在春節旺季前推出禮盒新品,有助于滿足不同客戶群體對年貨產品的需求。
此外,消費者購物籃變大是零食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年關時節零食的選擇上消費者更傾向于大包裝、聯包以及多口味上的選擇,宏途、口水娃、哎喲咪等品牌推出了長條袋裝的大包裝山藥脆片,其中“小梅的零食”山藥脆片包裝長達90cm,讓消費者大為驚喜。沈陽市沈河區弘源達食品廠旗下的“貓抓老薯”產品也十分吸睛,這款產品將貓耳朵零食和薯片融合到一起,憑借大號包裝和萌趣名字,吸引了廣大年輕人的關注。而除了膨化食品之外,大包裝的熱潮也蔓延到了沙琪瑪、麻花等休閑品類中。
悅己型消費崛起鎖定新消費群體
隨著大家生活品質的提升,再加之80后、90后變身新春消費中堅力量,悅己型消費已成為消費品類趨勢的新力量。特別是在疫情之后,消費主張偏向悅己型越發明顯。大家都在學習做減法,消費更加理智,物盡其用,只買自己喜歡的,不再沖動的買買買。這點也充分的體現在了零食領域中的變化,健康化、高顏值、便攜式的零食,開始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故在接下來的春節市場中,除去渠道上的競爭,產品上的競爭同樣重要。總體而言,今年春節期間消費者的訴求和習慣與以往是有所不同的,但也具備過年的標志性特點。因此,那些能夠抓住普遍性,識別差異性的企業總能夠突破春節營銷戰的硝煙,從而拔得頭籌。
-04-
萬億年貨市場拉開序幕經銷商該如何打贏這場仗?
近年來,隨著主流消費群體的變化,消費者在消費時逐漸的開始更傾向于線上的渠道,所謂的“手指一點,送貨上門。”而對于經銷商來說,渠道一直以來都是重中之重,隨著市場不斷的發展,多渠道裂變、新傳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以及產品上的變化等,作為經銷商又是如何應對這些變化的,在今年的年貨市場中,經銷商們又是如何布局年貨市場的,在新的消費背景下,又會有哪些新的表現形式呢?
瞄準市場需求,產品多元化
對于經銷商來說,首先做好產品布局是關鍵所在。前文也提到了品牌依然是春節主導的消費品。可以說,無論最終動銷是否達到經銷商的個體預期,選擇和大品牌合作帶來的盈利性和風險保障都要好過小品牌很多。畢竟,一線品牌恰恰、旺旺、徐福記、達利園、伊利、蒙牛等銷量是在增長的,消費者的購買選擇也更傾向于這些大品牌。
品牌之外的選擇就是產品,休閑食品年貨的選擇中堅果、糖果、巧克力、糕點類等是大家首選,而在今年,帶有功能性、健康屬性強的產品更受大家的青睞,“此前,進入到冬季,果凍就開始進入銷售淡季,今年情況確有所不同,我旗下的櫻桃小丸子益生菌果凍銷量一直不錯。”深圳市仙之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魏艷超表示到。其實這也間接表明了,消費者對于消費時的態度,健康化屬性產品受歡迎程度高。
樂隆隆食品總經理蔡慶森表示:“今年過年比往年早,雖然企業春節放假不會提前,但是為保障生產及時,我們提前跟客戶溝通,盡早下訂單,做好春節的備貨計劃。今年客戶訂單同比往年有所增長,企業需要更早規劃訂單生產,并做好相應的貨物儲備。”值得注意的是,時間和備貨也要做好充足準備。
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熱度持續
近兩年來,“就地過年”、“快遞式年貨”等成為了過年期間的熱度詞,相對應的渠道推廣上也與以往的形式有了區別,“在今年的年貨渠道布局中,我做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當下互聯網的時代,大家更傾向于線上購物,所以在渠道上,我也是布局了社區團購,和相關平臺開展了合作,以及一些常規的淘寶、天貓、拼多多店鋪等。在產品上的重點除了我代理的產品外,著重放在了禮盒和堅果類產品。”金華市佳和禾食品商行總經理胡兵談到。其實目前,已經有不少的經銷商轉型做線上分銷的模式,而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全渠道賣貨是經銷商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今年一句QQ彈彈還能拉絲,讓沉寂已久的高粱飴再度活躍在大家的視線中,而在這背后就是直播帶貨。在當下,直播已成為一種新的賣貨方式,受到眾多企業和經銷商的青睞。經銷商結合自身實際可嘗試自建直播體系,也可以嘗試與終端結合建立新的直播模式。此前旺瓜食品總經理翁柏鴻就表示:春節檔仍然是企業的重點,除了線下加大投入,企業也在線上進行相應的推廣。如近期,旺瓜通過與一線主播的合作,增加了產品與品牌曝光,提升品牌知名度,也為即將到來的年貨節引流、蓄流。”
打破固有形式創新依然是關鍵
在以前,經銷商的經銷范圍被固定在特定區域和特定渠道,傳播方式也以終端的常規促銷為主。如今,全渠道銷售成為大勢所趨,可以銷售的渠道也不再受限,而是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全國范圍的消費觸達,建立新傳播營銷體系形成品牌傳播、用戶裂變、終端引爆的新傳播能力。而在這場年貨大戰中,萬變不離其根本,產品渠道兩手抓,是取勝的關鍵所在,對于經銷商來說,下一步發展中,線上線下兩手抓,才是長久穩妥之路。
-05-
年貨市場更需要“兩條腿”走路
雖然以上我們用了很大篇幅來證明年貨的線上消費市場空間巨大,而各大電商平臺也好,食品企業也罷,乃至一些地域大經銷商,早早地就為為年貨的線上銷售渠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但無論市場進入數字化消費時代的程度如何,也不可能僅僅依靠單一的線上渠道就能滿足消費者的所需,特別是對于產品需求量更盛的年貨消費市場更是如此。如何協調好線上和線下的渠道布局,用“兩條腿”走路,才是年貨市場未來發展壯大的關鍵所在。
下沉市場年貨線下渠道更具優勢
“我已經備了一百多萬的年貨,為即將到來的新年消費做準備。”浙江余姚老婆大人蘭江商貿城店負責人唐一濤表示,“作為線下渠道的零食鋪子,主要的消費群體是附近居民,無論線上的年貨市場如何沖擊,對于我們這些已經形成了在老婆大人選購零食年貨的老顧客,依舊會選擇來我們門店進行消費。即使面對疫情的影響,只要不是區域封閉管理,對于我們的門店年貨的銷售反而是有利的。而且相較于商超賣場,我們的零食品類會更加齊全,同時價格也更加劃算,因此,對于我們門店來說,線下渠道在下沉市場更具競爭優勢。”
此外,記者還走訪了滁州地區的大型商超華潤蘇果和大潤發,如今雖然距離春節還有個把月的時間,但明顯商超從年貨的堆頭陳列到整體的裝飾布局,都充滿了春節的喜慶氛圍。對此,華潤蘇果超市相關負責人就談到:“對于我們這種下級小城市來說,消費者對年貨的采購依舊是通過傳統的商超渠道來實現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線上各類年貨產品對我們線下商超還是有存在一定沖擊的,畢竟電商平臺的各種補貼很誘人。對此,我們也在今年的元旦假期開啟年貨搶購的第一階段,以部分年貨商品6-8折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選購年貨產品,三天下來整體的銷售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起到了很好的引流效果。”
近年來,在食品按行業常常會提到的場景化消費,就是為了引起消費者在線下消費的興趣與沉浸式的體驗感。而春節市場的年貨消費,則是線下終端門店展現場景化營銷模式最典型,也是最具說服力的案例之一。
社區團購與便利店在年貨消費中比例提升
基于當代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中的中流砥柱,他們的消費習慣與消費需求也正在改變著今天的年貨消費市場。據便利蜂此前的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便利蜂“不打烊”門店突破性地迎來持續性客流,2021年春節整體服務人次同比2020年春節期間增長達到了26%。部分社區店、景區店成為服務人次排名前列的門店。
?
而這與去年的“就地過年”倡導有著很大的關系,使很多本該回流到家鄉的打工人都選擇留在了當地,特別是往年一到春節就空蕩蕩的北京,理當變得熱鬧一些,那么人都去哪了呢?不回家就不會置辦太多年貨,自己或一個小型家庭除了日常消費,不會產生更大開支。所以,家門口的便利店,可能成了大多數年輕人在異地最優的年貨選購場景。而今天隨著疫情的多點式擴散,極大可能依舊延續去年的消費模式,便利店或是年貨線下布局的新場景。
與此同時,由于當代年輕人對于便捷化消費方式的青睞,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多重影響下,社區團購在近年來著實又火了一把。而這對于年貨市場來說又帶來了哪些新的變化呢?其實,社區團購是最典型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消費模式,線上拼團下單,線下自提或送貨上門,對于年貨這一大宗消費品類來說消費者可以在享受價格優惠的同時,又能避免電商平臺消費的物流不及時,能夠及時收到年貨產品,而且還不需要自己親自去大量“搬運”。這簡直是當代習慣于“躺平”消費者的福音,也正是因此,年貨的社區團購正在悄然占據春節年貨市場相當一部分比例。
-06-
寫在最后
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互聯網經濟,乃至高鐵經濟的高速運行下,春節前后的年貨市場可能在消費產品和消費模式上有所變化,但是市場空間上卻具有更大延展性的。雖然,今天的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線上渠道的迅猛發展歷程,直播電商、種草平臺、團購出圈等不斷刷新著年貨消費的大數據,但也不能被“云端”的消費繁榮遮蔽了雙眼。從近日薇婭、雪梨等頭部主播被“拿下”后,不難看出,直播帶貨這一“瘋狂”模式也開始進入“擠泡沫”階段,開始逐漸走向規范化。另一方面,線下渠道則顯得更為傳統和穩健,雖然近年來受疫情影響比較大,但好在在行業洗牌后,我們大多數的食品企業和終端門店都堅持下來了,而這就是消費市場需求性的最好證明。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渠道,都有著自己現行的優缺點,但對于年貨市場來說這兩種都是核心渠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食品企業在渠道布局上多花些心思,根據不同種類年貨的特性進行渠道布局和組合,以求達到年貨產品市場利益最大化。未來的年貨市場一定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互補模式,根據消費人群的細分、消費品類的特性、消費環境的影響等層面出發,才能找到最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年貨之路。總之,年貨市場,未來可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