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新人群”是新消費的三“新”之一,于是九成新品牌們把目光放在了Z世代,卻忽略了一群“錢多、事少、每天定時守著直播間”的完美消費者——中老年人。
又比如,各大購物節戰報不斷,數據統計維度多是基于淘、抖、快等平臺,一些品牌還會宣布全渠道銷量,鮮有品牌自曝私域銷售金額。
私域,從充滿偏見的“微商模式”轉變為阿里、騰訊、字節爭相構筑的生態閉環,正在“隱秘的角落”不斷生長;而中老年人群,又成為這片沃土中最為肥美的養料。
01
有錢有閑的中年老BABY
在近期采訪品牌時,刀法研究所聽到了好幾個與中年消費群體相關的私域案例,都非常有意思。
第一個是一家區域性連鎖內衣品牌,以線下業務起家,客單價在130元左右,在省內開了100多家門店。電商經濟起來之后,挖了一位阿里小二,負責運營天貓店鋪。結果干了快6年依然“戰略性虧損”。
今年這位小二離開公司,重回大廠。新電商負責人上任后,嘗試做了幾個月天貓,效果很差,又趕上雙11,根本沒法玩,于是選擇“戰略性放棄”天貓,轉戰視頻號直播帶貨。
從0開始搭建視頻號直播團隊,靠線下導購拉人加微信,加上之前開了6年天貓店積累的粉絲,赤手空拳干了2個月,現在品牌視頻號場觀峰值可以做到40萬+,即時在線人數1000+,日均場觀2萬左右,好一點可以做到10萬+,單場營業額也可以做到上萬。
到這個數據體量,他們一分錢都沒花,靠的就是精準定位客戶群。
“中年老baby”就是這個品牌在微信視頻號上的人群畫像,即:年齡在40歲以上,居住在四五線城市的中年婦女,她們有錢,有閑,大多是第一次接觸網購,只會買東西,不會退款,因為找不到退款退貨的地方。
這群人最夸張的地方在于,如果她們喜歡這個直播間的主播,會在一個直播間里,把所有的鏈接都買一遍。曾經有一位50+阿姨,單買內衣,一天消費了3000+。
——這意味著,她點擊進了每個鏈接,把每個SKU都買了一遍。
還有一個是靠做中老年知識引流,賣艾灸產品做承接轉化。
?
它的操作流程會稍微復雜一些,用到的工具也比較多,大致路徑是:在視頻號、美篇上發布艾灸對人體的功效、艾灸小妙招等內容,引流至公眾號,吸引用戶進入免費學習社群,再采用社群訓練營模式,教你如何正確地使用艾灸,轉化艾灸產品。
“社群訓練營”的模式也非常簡單,每天往群里扔一個小鵝通的課程鏈接,提醒用戶學習,同時號召用戶學習完成后在群內打卡,話術是“某某于某某時間完成學習”。
參與感,榮譽感,呼朋引伴的滿足感,在發出這段文字,且在群內形成接龍效應后,達到頂峰。也正是這份愉悅“訓練”了他們的“慣性”,一復一日地來到群里“學習”,從而建立與授課老師、助教的熟悉感與信任感。
當他們被助教或老師的專業與真誠所打動,又或是認為自己的確掌握了知識要學以致用,即可促成第一次付費購,買入門級別的產品為客單價在200元左右的艾灸工具包,同時他們會被開放高一層級的艾灸課程入口,同樣配套更高客單價的艾灸工具包(500元左右)。
無論是在社群還是私信,運營都不會強行銷售,分發的內容都是“今日養生秘方”、“氣溫降低請多穿衣”,以及“課程記得回看”等溫馨提示,偶爾還會有一些促銷贈品拉高轉化,比如拉新送療程,限時低價購買,買一送一等,月銷可以做到上百萬。
以上兩個案例,都只是私域生意經營的一角,它們既不那么“品牌”講調性:和你講品牌故事,傳達品牌理念;也不是純“賣貨”邏輯:將促銷、打折、全網最低作為最大的利器,催促消費者沖動消費。
它們更像是“陪伴者”,幫助這些中老年們消磨空閑的時光,同時還能提供“生活得更好”的解決方案。
?
圖源:視覺中國
02
中老年人消費升級,為“悅己”買單
關注老年人的“銀發經濟”已經紅火了很多年,然而很多人都忽視了40-60歲這群中年人,也就是老年人口的預備役。種種現象都在顯示著,中年消費者正在以不容忽視的速度,成為僅次于Z世代的消費新勢力。
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4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5億;另有數據預測,45-60周歲群體約占中國總人口的24%。
這群相對比較年輕、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年人群,他們從原來的關注子女逐漸轉向到關注自我,愿意為自己消費,開始追求健康、美麗、時尚、品質等,逐漸從消費市場的邊緣向中心移動,成為”高欲望”的消費對象。
于是,“悅己消費”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中老年人也開始走向“悅己消費”的升級道路。
結繩記事消費研究所于2021年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現代中年人群盡管已經進入生命下半場,但享受人生的欲望依然高漲。
他們在非必需品消費上五花八門,從保健品到網上的興趣班,購買金額高且種類繁多。這其中占比例最高的是數碼產品,健康相關產品和長途旅行。
?
數碼產品,已經成為中老年群體的“硬通貨”。智能手機、數碼相機以及大尺寸的電視屏幕成為其網購最多的產品,這一方面是受子女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興趣愛好、以及社交需求的滿足——想一想遍布展覽、公園,景點的扛著攝影機的大爺大媽們,是不是就有了答案。
健康相關產品包括保健品、醫療保險以及體檢套餐。現在中年人相比上一代更注重身體健康,同時保健食品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中藥、膏方、針灸艾灸等等,也會在兒女的影響下開始嘗試國際品牌,如Swiss、blackmores等產品,同時類似安利、紐崔萊等直銷公司產品也會因有同齡從業者,而被推薦購買。
女性對時尚消費的熱情也重新被點燃。有人在50周歲后購買了第一只口紅,也有人開始做第一次熱瑪吉。而最普世的升級,則體現在服飾類目的提升上。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老年女裝是需求商品銷售額最高的大品類,其中真絲(香云紗)、羊絨等貴價面料最受媽媽們歡迎。
因此,刀法研究所也發現,針對中老年群體的私域案例中,圍繞女裝、健康產品的項目是最多的,且私域的客單價甚至高于其在公域的客單價。
除了上文提到的艾灸產品,深受媽媽們喜愛的絲綢品牌凱喜雅,就借助視頻號+私域的力量,達成了雙11單場直播交易額1280萬的成績。
?
03
中老年私域該怎么做?
在回答“中老年私域該怎么做”問題前,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中老年群體的生活消費習慣是什么樣的?
生活方面,《我國中老年人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顯示,絕大部分中老年人會使用微信與人聊天,超過八成會在微信發表情或圖片、朋友圈點贊、接收或發紅包,近七成會拍攝和轉發小視頻。微信10億月活用戶中大約有8000萬老人。
消費方面,他們對長期使用的產品已經形成固有的認知,品牌忠誠度很高,甚至會高于年輕人,口碑和信任是驅動他們下購買決策的決定因素。
因此中老年群體的私域幾乎都圍繞著“半熟人”關系展開,圍繞著微信搭建私域體系,是最簡潔有效的方式。
有品牌反饋:“微信的信任感是其他所有媒體里面都不存在的,單個客戶的產出也遠超原來的想象。
而與微信強關聯、強綁定的視頻號,成為了中老年人群的娛樂聚集地。
視頻號的生態非常適合中老年人。
首先,視頻號內嵌在微信中,不再需要他們額外做下載軟件、注冊賬號等動作。
?
其次,視頻號在微信體系內的入口觸點非常多,包括且不限于:公眾號、公眾號訂閱信息流、朋友圈、微信個人號和社群等等。進入視頻號后,首頁出現的基本都是共同好友看過的、點贊過的視頻內容,擁有天然的信任背書。
最后,現在的老年人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看視頻號,時間一般集中在晚飯后、睡覺前等,話題內容包括:愛國情懷(國家領導人/外交官講話)、興趣愛好(跳舞、養生)、日常生活(做菜、生活常識)、情感(婆媳關系、土味視頻)等等。
他們極少會主動關注一個視頻號,基本上是首頁出現什么內容就看什么內容。但如果他們關注了某個視頻號或是主播,很大一部人會定時定點地蹲守其直播間。因為直播滿足了老年人的被關注感、自我價值的實現,消解了他們的孤獨感。
?
一位操盤手分享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洞察:在中老年用戶為核心人群的直播間里,如果主播點一個粉絲的名字,TA就會覺得你在關注TA,不好意思不下單。即使不下單購買,也會送個“禮物”。
換句話說,視頻號直播的場景感受和抖音、快手、淘寶直播完全不同。后者更像是“逛商場”,用戶和主播是消費者與商家的關系。但在視頻號上,主播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有了微妙的變化,多了點半熟人的感覺,即除了商業往來,還有人情世故。
結合上文的3個私域案例,刀法總結出了一套微信中老年私域運營套路:視頻號引流+微信公眾號/社群沉淀+直播/小程序轉化。
?
視頻號:吸引用戶關注。視頻的內容呈現形式,也符合時下中老年人在手機上的閱讀習慣。
社群:陪伴式的社群服務,以及偏功能性的教育、興趣社群是聚攏中老年用戶群體的重要運營工具。在這里,品牌商家提供的更像是一個自由溝通的場域,讓用戶和自己的朋友們閑聊。當品牌商家需要進行裂變營銷時,社群也是最佳發酵地。
微信公眾號:它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充實的內容,不僅是吸引用戶的抓手,同時也是沉淀粉絲的場地,還為進入社群、視頻號提供入口。當商家有活動時,也可發布推文和消息提示。
直播/小程序:利用主播和消費者之間的“半熟人”關系,讓直播的氛圍少一些不必要的熱烈和哄鬧感,多一些親切和代入感。最終依靠半熟人關系的信任背書,達成轉化。
04
刀法分析師點評
不止一位私域操盤手和刀法提起過,中老年才是最好的客戶。
那為什么市面上談論這類人群的內容那么少?
事實上,容易賺錢的生意往往都是在紅利幾乎退盡時才會廣為人知,因為中國的生意人們深諳“悶聲發大財”的道理。同時,中老年人的生意與時下關注度最高的新消費、元宇宙、互聯網等話題相比,實在不夠“時髦”和“sexy”。
盡管如此,中老年消費群體依舊用自己的“真金白銀”在市場上獲得了一些關注。
專注于中老年人群的「美篇」,目前擁有2.3億注冊用戶,45歲以上中老年人群占46%,月入8000元以上的占56%。2019年底,美篇推出會員服務和虛擬禮物系統。2020年,這兩大模塊成為收入主力軍,長期穩定付費的會員用戶達幾十萬,虛擬禮物流水收入可觀,幫助美篇實現凈利潤數千萬。
除此以外,從廣場舞切入市場的糖豆、以及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巨頭也都開始了針對中老年人的布局。
但專注于中老年的生意也注定是一個“慢生意”,需要企業保持足夠多克制和耐心,去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建立信任,以及在互聯網上“打撈”到逐漸邊緣化、找不到精準標簽的中年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