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蜜雪冰城,你的耳邊是不是就開始響起“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洗腦神曲。
靠土味營銷出圈,主打三四線城市的新式茶飲“網紅”蜜雪冰城,如今門店的終端營收從2018年的35億,跨越到了2019年的65億,凈利潤高達8億。
如果你以為憑著基本不超過10元的產品單價,就可以輕松“躺賺”出圈,那就真的被它“騙”了——這個年賺8億的品牌,其實沒那么簡單。
01
打動受眾,1元冰淇淋吃出引流爆品
雖然一不小心就成了新晉網紅,蜜雪冰城卻并不年輕了。
1997年,懷揣著夢想的張紅超,拿著奶奶壓箱底的3000塊錢,創立了“寒流刨冰”。直到2000年,寒流刨冰品牌升級,才正式更名“蜜雪冰城”。
彼時,蜜雪冰城的營業范圍是刨冰、漢堡以及揚州炒飯。一開始,張紅超就想好了走性價比路線,通過微薄的毛利潤制定最低的價格。就這樣,他和弟弟一起經營了七年。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06年,其他品牌有一款售價18元的“天價”冰淇淋,很受市場受歡迎,“長相”卻差強人意。張紅超看到了商機,自己研發出一款競品,定價僅為1元。
正是這款以低價制勝的冰淇淋,一面市就贏得了口碑,迅速打敗競爭對手,還坐上了“冰淇淋之王”寶座。
而這款定價1元的冰淇淋,也成為“打動”消費者的引流爆品。對于做流量生意的新茶飲品牌來說,在培養用戶習慣的同時,更樹立了自己“高性價比”的品牌形象。
時至今日,雖然市場上數十元一杯的新茶飲比比皆是,蜜雪冰城的冰淇淋和茶飲價格仍然主要集中于2—10元區間。
雖然,在蜜雪冰城的發展過程中,新茶飲賽道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洗牌。但是20多歲“高齡”的它仍生機盎然,始終是小鎮青年和大學生們的“心頭好”。
可以說,這得益于蜜雪冰城追求極致性價比、主打下沉市場的品牌定位。
02
售賣原料,專注上游的營收之道
從產品方面來看,追求極致性價比意味著需要有效控制成本。也正是從這里,我們發現了蜜雪冰城的“不簡單”。
2011年,蜜雪冰城集團的戰略發展模式出現了變化。創始人張紅超和他的弟弟在發展戰略思路上發生了分歧。
之后,張洪超開始將蜜雪冰城的業務轉向了原料市場,而弟弟則將重心放在了加盟業務上。
2012年,蜜雪冰城成立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獨立的研發中心和中央工廠,在原料上實現了自產。2014年,蜜雪冰城開始搭建物流中心,成為全國飲品行業中第一家實行物料免費運送的品牌。
2017年、2018年,蜜雪冰城分別在上海、深圳建立研發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獨立的工廠和研發中心,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從品牌運營、研發生產,再到物流運輸無縫對接的相關通路。
至此,蜜雪冰城擁有了自己完備的產業鏈閉環——獨立的中央工廠、研發中心和倉儲物流中心。
而另一邊,弟弟主張的加盟店策略,將蜜雪冰城的品牌覆蓋到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據相關數據顯示,蜜雪冰城的全國實體店超過1.8萬家,遠超星巴克4倍。
原料計劃和加盟業務就像一對翅膀,加速了蜜雪冰城“飛翔”,成長為行業頭部。
相較其他奶茶店,蜜雪冰城擁有著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有著原料成本的充分議價權,這也成為蜜雪冰城維持高性價比的關鍵。
那么,蜜雪冰城將自己所用的“高性價比”奶茶原料出售到市場中也就順理成章了。
通過售賣原料,蜜雪冰城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營收,也為8億元的凈利潤做了不小貢獻。
03
打造壁壘,極致性價比的營銷邏輯
隨著新消費的崛起,新茶飲品牌也站上了風口。但是,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品牌最怕的就是流量消退——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度越高,重復消費的幾率就越大。
“不簡單”的蜜雪冰城,從門店的選擇,到推廣的方式,都自有一套營銷邏輯。
蜜雪冰城的門店,大多選擇密集開在學校周邊等人流量較大的區域。一方面,可以提高品牌辨識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廣告成本和原料配送費用。
這種“省到即是賺到”的布局方式,讓品牌形象更精準滲透目標受眾的同時,也實現了相關成本的開源節流。
與此同時,面對下沉市場,蜜雪冰城更是找到了省時省力的“全覆蓋式不斷重復推廣”營銷方式。
充分利用吧臺、門口地貼、招牌海報打廣告,甚至是封口機、杯架、電視機等區域,鋪天蓋地向消費者曝光和推廣產品。
設想一下,蜜雪冰城的1.8萬家門店,平均每天至少有上億的人群購買或經過。如果能發動其中十分之一的人參與傳播,就是一場千萬級的推廣宣發。
如果,這千萬級的受眾以重復的符號元素再次宣發,而平均每個人又能影響5—10人,是不是就自然實現了一個觸達億萬級人次的超大聲量傳播動作?
而這種自動自發的消費者宣傳所產生的廣告效應,或并不亞于任何花費上億元媒體經費的廣告傳播。甚至,其中還有不少經過加工提煉,更利于抓取受眾眼球的海量自傳播內容。
對蜜雪冰城來說,不僅產品追求性價比,就連品牌的宣發,也通過傳播放大的杠桿效應,實現了極致性價比。
04
構建觸點,整合傳播的先覺先行
憑借優異完善的市場運營模式,蜜雪冰城實現了高額營收。前不久,也順利完成了自己的IPO上市,相信未來的表現更值得期待。
從性價比征服受眾、產業鏈閉環構建、品牌壁壘打造等方面來看,蜜雪冰城確實具備了一家優秀企業應該具備的基因。尤其是在品牌傳播方面,有著緊跟潮流的敏銳嗅覺。
傳播學有一個說法,叫“媒體即內容”。而對蜜雪冰城的品牌傳播來說,營銷傳播體現在產品即內容、渠道即內容。
在網絡時代,產品、渠道遠比媒體廣告有著更豐富、更頻密的消費者觸點。觸點越多,實現的接觸和溝通就越多,相應的消費轉化也就更多。
在競爭激烈的新茶飲賽道,品牌始終需要不斷保持曝光更新,構建與目標受眾之間更為緊密有效的互動。
所以,視渠道、服務和產品為傳播的發動點,才能最省力、最具擴散爆發效應,也最容易出“成果”。
由此來看,蜜雪冰城年賺8億,并不是輕松“躺賺”,也不僅是靠賣奶茶,而是深入洞察市場,以消費者為導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先覺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