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不少人還在買低脂咖啡、無糖飲料以表自律決心時,更先鋒的都市白領們已經將目光瞄準“植物奶”。
植物奶是牛奶嗎?顧名思義,它指的是“植物做的奶”,嚴格來講屬于“植物蛋白飲料”。過去普通人早餐桌上的豆漿、家庭聚會時喝的杏仁露和核桃露,實際上也都是“植物奶”的一種。
但現在,對于中產消費者來說,“六個核桃”和“露露杏仁露”不夠“高端”,如今受到他們歡迎的,是以燕麥為主的谷物“植物奶”新大軍。
比起牛奶,植物奶飲品在宣傳上多數號稱0蔗糖、0反式脂肪酸、0膽固醇,且在蛋白質含量上可媲美牛奶,因此不僅適用于乳糖不耐癥人士,包括減肥人群、素食愛好者、健身愛好者或是對營養飲食較為講究的人,都是它們覆蓋的消費人群。
著名的北歐燕麥奶品牌Oatly于2021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11月26日,總市值為57.22億美元。在星巴克,喝上一杯和Oatly合作推出的燕麥拿鐵,早已成為中產白領們的新潮流。
植物奶賽道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在今年,包括植物標簽、每日盒子、小麥歐耶、野生植物等多家新銳品牌相繼獲得融資。包括達能、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農夫山泉等飲品品牌也開始爭相布局。
打出“健康”招牌的植物奶,到底是不是新的智商稅?而植物奶的新賽道上,又是否能跑出新的頭部品牌?
六個核桃們之后,植物奶的新故事
“植物奶”聽著新鮮,但如果掀開它的發展歷史會發現,實際上國內大眾對這類飲品并不陌生,反而早已有了接觸。
很多80后、90后從小喝到大的露露杏仁露、銀鷺花生牛奶、維維豆奶、椰樹椰汁、六個核桃等等,都是植物奶。藏在它們背后的,是承德露露、維維股份、椰樹集團、養元飲品、銀鷺食品這些耳熟能詳的公司,只不過它們當年有一個共同的分類叫“植物蛋白飲料”。
在“養生”大旗下,2014年我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規模約為1039億元,在2019年達到1266億元。但隨著常溫奶、鮮奶、酸奶等乳制品興起,植物奶“老玩家”們的銷量也受到了影響。
傳統植物蛋白飲料品牌“六個核桃”母公司養元飲品的業績也顯露了疲態。從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81.44億元、74.59億元和44.27億元,同比增長5.21%、-8.41%和-40.65%;凈利潤分別為28.37億元、26.95億元和15.78億元,同比增長22.82%、-4.99%和-41.476%。同期公司的核桃乳銷售量則同比增長了3.33%、-10.69%和-37.26%。
承德露露在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8.61億元,同比減少 17.50%;凈利潤4.33億元,同比減少6.95%。之前,在2014年-2018年,露露杏仁露的銷量已連續五年下滑。
而傳統植物蛋白飲料品牌們,更是迎頭遇上了新銳的“植物奶”概念的沖擊。
不同于昔日六個核桃和露露等“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餐桌定位,新的“植物奶”們,則是先從年輕高端用戶聚集的精品咖啡館中崛起。而把現在的植物奶賽道帶火的,是“舶來品”燕麥奶品牌Oatly。
在海外,Oatly燕麥奶已經成為了“中產生活方式”的代表,且因其號稱生產過程中會減少碳排放量等“環保”概念而備受熱捧。
2018年,借著華潤集團的投資,Oatl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著手進行線上、線下渠道搭建。在入華早期,Oatly燕麥奶最先選擇的就是在華潤旗下Ole超市的進口乳品貨架投放,但國內消費者對它并無認知,因而銷量慘淡。
無奈之下,Oatly走起了它在海外曾經試驗過的渠道:和線下精品咖啡店合作,將售賣對象聚焦在白領階層。在消費升級和注重健康消費理念的大趨勢下,樂于在這類“網紅”消費場所打卡的年輕高端用戶們,迅速接受了這一新概念。Oatly產品也逐漸鋪設到了星巴克、太平洋等連鎖咖啡店中。
由于Otaly的投資人之一就是星巴克的前CEO霍華德·舒爾茨,因此,Otaly與星巴克聯合推出了用Otaly燕麥奶代替牛奶的燕麥拿鐵,以健康、環保為最大的賣點,“燕麥拿鐵”一炮打響,成為了當前最火爆的咖啡新品之一。趁熱打鐵的Otaly抓住新式茶飲崛起的機會,和奈雪的茶、喜茶等合作,迅速推出了聯名合作款。
截至目前,該品牌已進駐包含了星巴克在內的國內1萬多家咖啡店。受益于中國市場的開發,2019年和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達到2.04億美元、4.21億美元,同比分別大增72.9%、106.5%,在亞洲市場更是實現了336%和427%的營收高增速。
在星巴克里喝燕麥拿鐵,一時間成為潮流。2020年底,Otaly表示,計劃在中國推出新品燕麥基奶油、燕麥基酸奶和燕麥產品調飲等,準備從咖啡館里走向它曾經鎩羽而歸的新零售渠道。
以燕麥奶為代表的高端植物奶消費,一場席卷“新中產”的消費風潮來臨。
高價植物奶,收割“新中產”
圖源:視覺中國
2021年5月,Oatly以100億美元估值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國內創投領域也因此徹底“躁動”起來。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在2019年國內植物奶市場規模已達536.9億人民幣,預計2019-2024年復合增長率為2.7%。一份《2020-2025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更是預測稱,到2025年中國植物奶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根據天眼查信息,全國范圍內與“植物蛋白飲料”相關的企業已經超過11000家,其中有4000多家是近兩年內成立的。
據《財經天下》周刊統計,2020年至今,發生在植物奶賽道的融資事件超過十起,融資項目中包括植物標簽、每日盒子、小麥歐耶、艿大師、oatoat、谷物星球、可可滿分、六養、野生植物等新生品牌,且大部分項目在天使輪或A輪融資即達到百萬元和千萬元級。
網紅咖啡品牌三頓半也在下半年宣布,在今年推出超即溶配飲計劃,并上新燕麥谷物飲料(燕麥奶)和低糖新椰汁(椰奶)兩款植物奶。
達能、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也已經聞風而動。達能宣布將其一家乳制品工廠改造成植物性乳制品生產線,以生產其Alpro植物乳。維他奶則推出了“巴旦木+夏威夷果”“燕麥+藜麥”等高營養雙植物蛋白飲品,試圖進軍植物奶高端市場。蒙牛孵化出了主打燕麥奶的子品牌“宜多麥”;伊利則已上線三款高蛋白植物奶系列產品。
其他飲料品牌也紛紛下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碳酸飲料品牌也“不務正業”賣起了植物奶;農夫山泉推出“植物基酸奶”,“每日堅果”母公司歐扎克還拉來流量明星肖戰作為其植物奶產品的代言人。
沿著Oatly鋪下的路,新銳植物奶品牌基本圍繞“健康、高端、低碳環保”等概念大打營銷牌,也吸引了大量用戶。天貓在2020年7月發布了《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報告,其中顯示,在2020年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速高達800%,購買人數上升了900%。
植物奶的原料雖來自于植物,但價格可不是“吃素”的。
《財經天下》周刊在京東等電商平臺上搜索各品牌的植物奶產品發現,小麥歐耶燕麥奶250ml*8盒產品售價為65元(約合32.5元/L);維他巴旦木夏威夷果雙重高鈣植物奶產品,250ml*12盒售價為97.9元(約合32.6元/L);oatoat的“咖啡大師伴侶”1L*2盒裝的售價為76元(約合38元/L)。
Oatly的產品就更貴了,其一款咖啡大師產品1升裝售價為43元,與同等容量的蒙牛純牛奶相比,前者價格是后者的3倍多。
此外,消費者若是在咖啡店下單加了燕麥奶的咖啡,價格也會比用牛奶的咖啡高出3-7元。
天貓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在現有植物蛋白飲品消費者畫像中,18-34歲的Z世代人群占比約為69%;來自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占比為49%;而從消費者身份來看,高線城市的精致媽媽、年輕白領等,對這類概念的接受程度則更高。
金百镕投資經理劉新表示:“在打法上,新品植物奶則定位于餐飲店和自飲需求,與原有的老式植物蛋白飲料送禮、家庭聚飲等展開錯位競爭?!彼J為,一方面,植物奶目前主打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無糖、環保,更符合年輕人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一眾品牌切入奶茶店、咖啡館等,觸發了B端需求市場,不僅可以加快自身發展,還可以進行品牌教育,反向為它們向C端的拓展奠定基礎。
植物奶是智商稅嗎?
知名營養師鄭育龍告訴《財經天下》周刊,新的植物奶品牌們,普遍“重點強調營養方面的差異,比如主打高鈣、高蛋白質、維生素D3添加、低糖低脂等”。
那么,昂貴的植物奶值嗎?它真的“健康”嗎,是不是新的智商稅?
從最關鍵的蛋白質指標來看,按照國標,純牛奶蛋白含量≥2.9克/100克,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注冊營養師谷傳玲選取了10款無糖植物奶做統計后,向《財經天下》周刊分享了一個意外的結論:“椰汁、杏仁乳、扁桃仁乳、核桃乳、燕麥乳蛋白含量都大約都只有牛奶的1/4-1/3,所以,別指望喝它們補蛋白?!睆乃y計的表格中還可以發現,與高價燕麥奶相比,反倒是3款豆奶的蛋白含量都比牛奶高。
(圖源:受訪者提供)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植物奶的目標群體中,也包括提倡素食和環保者、強調“瘦身”需求的人群以及牛奶乳糖不耐人群等“剛需”群體。
谷傳玲也指出,有些植物奶在宣傳時常常和牛奶對比,例如宣傳自家的產品零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含量低、零乳糖、膳食纖維含量高、強化鈣含量等。但從專業角度上看,首先,日常飲奶攝入的那點膽固醇,根本不會影響血液膽固醇的含量;牛奶中飽和脂肪酸本身含量也并不高。
谷傳玲表示,乳糖不耐受的消費者完全可以喝零乳糖牛奶、無糖酸奶作為補充,因此,植物奶也不是他們的必選品;植物奶在膳食纖維這一點上確實有優勢存在,可是要補充膳食纖維,消費者們直接吃蔬果、五谷雜糧的性價比更高;至于部分植物奶中的鈣含量,主要是磷酸鈣、碳酸鈣,吸收率比牛奶差。
市場上流傳的“喝植物奶能減肥”的說法,也曾被業內營養人士反駁稱,因為燕麥奶的本質是“碳水炸彈”,配料表上不僅添加了鹽、植物油,或者各種穩定劑,健康性存疑。
(燕麥早餐奶配料表,圖源:《財經天下》周刊拍攝)
鄭育龍則認為,相較于探討植物奶是不是智商稅,植物奶品牌更應將突圍的重心放在能否真正順應消費者的心聲,把健康的概念真正落地化。“將營養價值凸顯出來,做到高鈣化、糖更少,脂肪更少、蛋白質及維生素更多,甚至將鐵、鋅、硒這些礦物質進行強化,這是我希望能看到的?!?/span>
作為新中產青睞的“養生飲品”,其中能不能走出一個新的“六個核桃”?宋亮認為,植物奶市場的“天花板”并不夠高。
他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新的植物奶市場想象力還是無法和牛奶相比的,牛奶在大多數人眼里屬于非常普遍的、可增強提高免疫力的營養品,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而很多植物奶品牌則仍停留在“非標品”上,容易受“擠占效應”的影響。這意味著,一旦有新型飲品誕生,植物奶將很快被擠下去。植物奶的剛需群體規模有限,“相關植物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不會很大”。
在知乎上,關于“Oatly燕麥奶是消費升級還是中產陷阱”的討論下面,有網友回答:“直接吃牛奶泡燕麥好不好,各方面營養都高,但是價格只相當于它的幾分之一?!?/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