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西,除了陳醋和煤炭,你還能想到什么?
今年以來,“山西便利店有多?!钡脑掝}一度登上熱搜,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資源大省,山西卻借著便利店頻頻出圈。
在太原,便利店的密度已經比肩東京,然而太原全城卻難以找到一家羅森、711、全家,牢牢占據市場的,是本地的兩大便利店品牌唐久和金虎,其本土便利店的高度發(fā)達讓人感到意外——唐久發(fā)一次優(yōu)惠券就能覆蓋1/10太原人口,一半太原人都是金虎會員。近期,唐久便利又在太原開了家“數字便民1號店”,讓便利店直接進化成城市“便民綜合體”。
其實,這只是本土便利店發(fā)展的一個縮影。這兩年,諸如山東青島的友客便利、安徽的鄰幾便利、成都的紅旗便利等區(qū)域性便利店紛紛異軍突起,成為了城市的新名片。
技術的賦能讓一切輕盈起來。事實上,在外資便利店品牌跑馬圈地、加速本土化經營的同時,本土便利店也早已借助數字化,實現了彎道超車。
01
便利店也內卷?
山西出現“超級便利店”
便利店是現代城市最具有煙火氣的業(yè)態(tài)之一,在便利店這一物種的發(fā)展歷程中,出現過多個里程碑式的模式創(chuàng)新。
曾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便利店當作“自家的另一個冰箱”,如今,便利店早已超越了冰箱的概念。
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誕生的24小時便利店模式,讓全天候營業(yè)深入人心,既點亮了城市的夜經濟,也滿足了當年快速城鎮(zhèn)化和小家庭化趨勢下人們的需求。
在此之后,不止一個人試圖給便利店帶來新的模式。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諸如無人零售概念、虛擬門店等業(yè)態(tài)逐漸出現,2018年,7-11在臺灣開設首個無人便利店X-store,主打“無人商店”概念,欲通過無人零售延續(xù)其創(chuàng)新性。
便利店行業(yè),還有多大的想象力?近日,在山西唐久開業(yè)的便民1號店,則又創(chuàng)新了一種新的“數字便民店”模式。
這家便民1號店的雛形是太原五一路的一家唐久社區(qū)店,從1996年開店至今已經營業(yè)20多年,是唐久最早的一批門店,也是太原人對于便利店的最初記憶。數字化改造升級后,門店從“便利”延伸到“便民”,面積80余平米,商品服務卻多達2000余種。
除了充電、餐食加熱、快遞存放等服務,消費者還能通過唐久支付寶小程序,在店里享受由支付寶生態(tài)內由e袋洗、白鯨魚等其他商家提供的送洗衣物、舊衣回收、照片打印便民服務,部分門店甚至還配有智能馬桶。通過小程序,線上的異業(yè)服務得以被引入便利店門店,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
?
此外,“藍馬甲”志愿者服務也將長期在線,為社區(qū)老年顧客提供最新防詐騙信息和智能設備使用教學。
便利店不再只銷售日用品,它演進為了能滿足人們步行15分鐘內各種需求的便民綜合體。
02
外資便利店“光環(huán)褪去”
本土便利店“來勢洶洶”
在外資便利店進入中國后,24小時營業(yè)、鮮食、供應鏈等模式也被一并引入,如同一條鯰魚,攪動了中國的便利店行業(yè)。
過去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優(yōu)秀的便利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廣,而且主要是以7-Eleven、全家這類外資便利店為主。但事實上,在更多城市,外資便利店也未必比得過像美宜佳、唐久等本土發(fā)展起來的便利店品牌。
作為便利店行業(yè)的“后來者”,本土便利店展現出了強大的學習能力,不僅吸收了外資的經營理念,更深諳本土顧客的喜好,走出了自己的經營特色,形成了群雄割據、南北各有特色的態(tài)勢。
人均便利店數量第一的東莞,就跑出了美宜佳這匹黑馬。美宜佳成立初期并沒有選擇直接跟7-Eleven短兵相接,而是走了一條相對下沉的路線,在年輕人扎根的東莞成立,其早期門店的店型和模式本土化特征比較明顯。
除了美宜佳,山東友客、四川紅旗、安徽鄰幾、江西樂豆家……這些便利店都是當地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替代的回憶,其提供的服務也非常具有本地化特色。山東便利店里有全國種類最多的青島啤酒、山東饅頭大蔥;而廣東便利店里永遠有本地人惦記的那口車仔面。
今年以來,本土便利店的擴張出現井噴式提速。在外資便利店品牌跑馬圈地、加速本土化經營的同時,本土便利店和資本助推的新興便利店也在追趕布局。
山西省的便利店密度達到了“三步一唐久,五步一金虎”程度;而山東友客,近5月來就在山東省新開22家門店,據悉,到今年底前的三個月,山東友客還將新開近100家門店。
?
事實上,除了全家在華東地區(qū)有較高市占率之外,經驗豐富的日系便利店并未展現出引領市場的姿態(tài),一邊是屬于日系便利店的黃金時代正在遠去,而另一邊,本土系便利店正在繼續(xù)開疆拓土。
而讓本土便利店能夠迅速擴張、提升服務體驗的原因,離不開數字化手段的運營。數字化的賦能下,本土便利店的經營實現了全面的提效降本。如今中國本土便利店已經全面崛起,甚至彎道超車,這背后的核心驅動力就是更懂當地人,以及善于借力數字化的經營手段。
唐久便利的高級營銷經理張力表示,唐久通過自建鮮食工廠,推出了符合山西口味的本地化面食,提升到店率。精準營銷對于實體經濟來講并不容易,唐久選擇了“借力”的方式,與大平臺合作開展數字化營銷,串聯(lián)起生活場景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精準觸達消費者。
后疫情時代,人們開始考慮當活動被限定在一定范圍內該如何滿足生活需求。今年6月,商務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等12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鼓勵商業(yè)與物業(yè)、消費與生活、居家與社區(qū)等場景融合,鼓勵“一店多能”,滿足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
這種背景下,各地政府也加緊推進“15分鐘生活圈”的建立,乘著這股東風,便利店作為便民設施提高覆蓋面已經是大勢所趨,時代正在賦予本土便利店更多的機遇。
03
本土便利店用數字化撕開了一個時代
Today便利店創(chuàng)始人宋迎春曾感慨,“便利店就是彎腰撿鋼镚兒的幸?!薄1憷晔且婚T慢生意,即便是有著豐富經驗的711,也在進入北京十年后才開始盈利。
對于便利店而言,一旦不能實現精細化運營,可能就會導致滿盤皆輸。如何在拉新、留存、促活環(huán)節(jié)提效降本,把線下門店和線上渠道的運營結合起來,是便利店行業(yè)普遍關注的話題。
后疫情時代,線下零售普遍面對著客流量增速放緩的痛點,然而以山西唐久和山東友客為代表的本土便利店,卻實現了拉新促活的快速增長,并迎來新一輪拓店。
山東友客是今年國慶殺出來的一匹黑馬。根據支付寶國慶消費報告,國慶期間山東友客便利消費熱度全國第四;在今年9月,友客便利通過引導用戶上小程序領券拉新,在支付寶端搜索量環(huán)比上月增長10倍,位列全國便利店行業(yè)第一。
友客便利能夠快速崛起,不僅因為友客深諳本土用戶的喜好,更重要的是友客便利對數字化經營嗅覺敏銳。
在友客便利拉新、留存、促活的整個經營鏈路中,都以小程序為線上陣地開展。通過派發(fā)電子優(yōu)惠券,引導用戶上支付寶搜友客,為小程序拉新。并通過引導用戶收藏小程序、加入會員,有針對性地為會員提供個性化權益,來提升用戶忠誠度和消費頻次。此外,友客便利擅長借力支付寶平臺大促的公域流量,為私域小程序積累用戶。每次參與大促,友客都調動門店全員與線上活動密切聯(lián)動,做好推廣和用戶心智的培養(yǎng)。這些都讓友客擺脫了單一依賴線下渠道的境況,提效降本。通過這種運營模式,山東友客的拉新成本降低了九成。
通過數字化手段,提效降本,讓友客有了快速擴張期的底氣,截至目前,友客在山東省已有550家門店,到今年底門店數量將增至620家。
無獨有偶,數字化助攻唐久便利比肩日系品牌。2017年,唐久便利第一次參與支付寶打造的雙12線下生活節(jié),全城的唐久貨架幾乎售空。2019年,唐久繼續(xù)發(fā)力數字化,開通支付寶小程序,并配合優(yōu)惠券功能把營銷活動挪到線上,打造了唐久的會員日。
如今,太原人進便利店的習慣之一就是手機領券,今年3月支付寶平臺的活動中,唐久一天發(fā)券超30萬,覆蓋1/10的太原城區(qū)人口,短短幾月唐久支付寶小程序會員突破100萬,唐久目前還在針對支付寶小程序的會員推出一些定制的會員服務。
?
為助力本土便利店的崛起,今年支付寶開放平臺宣布,聯(lián)合君時慧成、同眾、米雅等生態(tài)服務商,共同推出便利店數字經營的“山西套裝”,把山西便利店數字化經營的解決方案面向行業(yè)開放。山西套裝,既包括助力商家拉新、留存、促活的自運營工具箱,也包括便利店運營方法論和便民角異業(yè)合作的新模式。
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洪濤告訴獵云網,當下數字化對便利店的驅動成效已達成共識,目前本土便利店的數字化剛剛起步,行業(yè)仍處于初級階段。少部分大企業(yè)具備數字化能力,而大多數的行業(yè)玩家仍需要互聯(lián)網平臺的數字化服務賦能。
中國便利店的終局似乎還未到來。但毋庸置疑的是,“數字化”將是便利店未來發(fā)展的核心關鍵詞之一,或許有一天玩轉數字化的本土便利店,也可以開到日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