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原材料成本上漲,新興渠道不斷沖擊,休閑零食賽道開始沉沉浮浮,不斷有新的網紅品牌涌入,這個萬億市場熱鬧非凡。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16.3萬余家休閑零食相關企業。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我國休閑零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至2020年我國休閑零食行業規模已達11200億元,預計2021年行業規模將達11562億元。
今天,我們將帶大家來看休閑零食這個賽道,我們將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A股上市公司和風頭正勁的網紅品牌進行分析,一起來探究休閑零食中的財富密碼。
在頭部品牌紛紛研發新產品線的情況下,品牌旗下的產品種類越來越趨同,發力線上線下雙渠道成為了共同的目標,品質、供應鏈、成本控制、營銷手段成為了競爭的關鍵因素。
商業競爭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誰是贏家,如何維持長板,提升短板成為了品牌們的目標。
01
互聯網賽道:頭部玩家的歡喜和憂愁
1、三只松鼠
自三只松鼠成立以來,就以“新中國第一家純互聯網食品品牌企業”自居,互聯網輕運營模式的打法,配合章燎原鬼斧神工的營銷手段,三只松鼠以快進模式成為國產零食品牌的領頭羊。
前段時間,三只松鼠發布了2021上半年財報,實現營業收入52.61億,同比增長0.17%;實現凈利潤3.52億元,同比增長87.32%。
營收和凈利潤都實現了穩步增長,三只松鼠交上的成績單不錯,但資本市場卻似乎未能因此激發信心,三只松鼠的股價保持下跌態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迄今幾乎跌掉了一半以上。
三只松鼠跑步前進的業績,在互聯網紅利見頂的現狀下,暴露出線下營收不足的短板。輕線下,重線上的商業模式,讓三只松鼠此前的線上營收占比出現超90%的情況,這種極端的打法能夠吃掉互聯網紅利,但這種偏科的模式也會形成掣肘。
以往線上的優勢在于省略掉線下的租金,但如今線上抽成比例越來越高,增長幅度讓原本的優勢越來越小,我們從三只松鼠財報中的“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就可見一斑。
2017-2020年,三只松鼠的“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分別為2.87億、3.93億、6.6億、9.61億,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著,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11.07億,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高達81%。
在幾乎“all in”互聯網的模式下,三只松鼠必須跑贏增長態勢恐怖的營銷費用,尋找一切有可能的獲利點,商業模式的弊端展露無疑。
三只松鼠只能從線下尋找平衡營收的機會,雖然線下開店是重資產模式,但卻成為了不得不補足的短板,零食品牌品類擴張方向大致相同,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等企業,產品種類非常相似,渠道和品控成為了比拼的關鍵。
線上和線下兩條路是完全不同的打法,三只松鼠的線下擴張遠說不上順利,比如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聯盟店累計新開191家,關閉店鋪就達122家。如何在對手早已站穩的線下渠道開疆拓土,是姍姍來遲的三只松鼠需要思考的問題。
同時貼牌代工模式讓三只松鼠的產品質量存在不穩定性。三只松鼠擅長打造爆款,打造IP,在品牌上能夠給予消費者沖擊,但在產品質量上卻很難保持一致,代工模式讓三只松鼠對供應鏈缺乏掌控力。無法保證每個批次產品質量相當,從2016年三只松鼠瓜子甜蜜素超標事件就可以看出,這種模式為品控帶來了隱患。
事情總是存在兩面性,互聯網的紅黑兩面三只松鼠都嘗到了,一個方面的極致,或許意味著另一個方面的短板,成功的商業打法有很多種,狂奔的松鼠如今加速從堅果品牌向食品品牌轉型。
三只松鼠推出四大新品牌,打造家庭全場景解決方案,互聯網嬰童食品“小鹿藍藍”,互聯網寵糧品牌“養了個毛孩”,互聯網喜禮品牌“喜小雀”,互聯網快食品牌“鐵功基”。
根據2020年年報,“小鹿藍藍”全年實現營收5494.93萬元,其他三個品牌實現營收2116.24萬元。今年第一季度,“小鹿藍藍”的營收已達到7913萬元,保持增長態勢。
2、良品鋪子
相比于三只松鼠和下文將講到的來伊份的偏科,良品鋪子的發展非常均衡,根據2021上半年財報顯示,良品鋪子主營業務收入為43.09億元,較同期上升21.36%,線上收入占比為51.58%,線下收入占比為48.42%。
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加上“高端零食”的差異化競爭策略,讓良品鋪子備受資本青睞,高瓴資本和今日資本均有持股。
高瓴資本張磊在《價值》一書中提到投資良品鋪子的兩個原因:一是全品類的優秀產品力,二是全渠道布局的方式。“全品類+全渠道”的布局方式能極大程度上提高擴張速度,加速搶占更多市場。
良品鋪子從成立以來,走的就是求穩的策略,在線下模式穩步擴張的同時,沒有落下線上突圍,成立電子商務公司,穩步擴展線上,這種利于在低集中度行業擴張的商業模式,非常符合高瓴所堅持的“長期主義”。
高端零食的差異化競爭策略,讓良品鋪子對品質的要求更高,研究良品鋪子的供應商可以發現,為其供貨的企業基本都有自有品牌,這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良品鋪子的成本和售價。
在食品這個萬億賽道,品控、供應鏈、渠道、營銷一環都不可缺少,同質化的困局是所有零食品牌都要面臨的難題,頭部休閑零食品牌旗下品類基本都是蜜餞果干、堅果、肉脯、糕點等,漸漸地難免形成一致的效應。
在渠道上良品鋪子占有優勢,但現階段良品鋪子依然是代工模式,雖然登陸A股后,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的股價都迎來了暴漲,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沉淀,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的股價都迎來了腰斬般的下挫,或許這正是和代工的商業模式有關。
零食行業競爭者眾,網紅品牌此起彼伏,行業集中度低,導致休閑零食BAT的銷售額增速低于行業水平,要吃掉休閑零食市場份額,頭部品牌還需在補齊短板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
上文提到三只松鼠的家庭全場景解決方案,良品鋪子同樣也在深耕細分領域,推出子品牌“良品小食仙”,為3-12歲兒童定制研發高品質零食,SKU數量超過20個,上線以來全渠道營收達4.08億元。
還推出健身零食品牌“良品飛揚”,通過“輕碳水、少脂肪、高蛋白、控能量”的產品特質,為泛健身人群提供體重管理方案,上線以來全渠道銷售額達2.03億元。
02
傳統品牌如何在紅海站穩腳跟?
1、來伊份
三只松鼠向左,來伊份向右。
1999年,施永雷決定入局零食賽道,來伊份應運而生。彼時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都還未成立,零食行業沒有什么競爭者,來伊份的開局非常順利,在零食行業占據主導權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或許是線下運營太成功,導致來伊份對線上運營的怠慢。隨著互聯網紅利的崛起,三只松鼠等網紅品牌開始大肆分割傳統企業的流量,來伊份的市場份額逐漸被分割,在疫情之后情況逐漸顯得更加嚴峻。
2018-2020年,來伊份實現的營收分別為38.9億元、40億元、40.3億元,營收增速放緩。凈利潤分別為1010.9萬元、1037.07萬元、-6519.5萬元。三年時間,來伊份陷入了虧損狀態。
和三只松鼠押注線上不同,來伊份一直走的都是線下策略,對于線上渠道的建設缺乏耐心,投訴網站上貨不對板、發貨不及時等差評不絕于耳,糟糕的用戶體驗讓來伊份的線上粉絲數量遠低于競爭對手。后浪們踩在互聯網的紅利上,依靠低成本的模式占領市場份額,分解了來伊份市場占有率。
來伊份錯過的互聯網紅利恍若錯過了一個時代,如今補課勢必要花費更多的功力。
不過來伊份密集的線下渠道有助于社區團購布局,2021上半年,來伊份社區團購業務同比增長80%,實現業績1.6億元。
如今來伊份調整戰略,將“新鮮零食”確立為未來十年的品牌戰略,圍繞新鮮進行全產業鏈迭代升級。創始人施永雷將新鮮零食定義為“現制的新鮮口味,中央廚房供給”。用原料優鮮、技術保鮮、包裝鎖仙、產銷爭鮮、配送領鮮的五個標準,開啟零食行業的下半場競爭。
2、鹽津鋪子
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貼牌品牌相比,鹽津鋪子的優勢在于擁有自己的供應鏈,擁有自家工廠,可以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己搭建銷售渠道,這種可控的供應鏈模式讓鹽津鋪子獲得了品牌護城河。
過去兩年盈利增長超80%,毛利率全行業最高,鹽津鋪子的股價一度暴漲400%以上。
在此前財報中,鹽津鋪子披露自家擁有三條增長線,一是休閑(咸味)零食,比如手撕素肉、多樣豆干等,二是烘焙點心食品,包括短保面包、辣條、米餅等,三是堅果果干,比如芒果干、蘭花豆等。加上鹽津鋪子有自己的生產線,可以不斷嘗試新品,針對市場反應,進行品類的擴張。
在這種模式下,鹽津鋪子的業績實現了快速增長。
同時,在線下渠道上,鹽津鋪子主攻大型商超,首創的“店中島”模式成為了多個品牌模仿的對象,這種貨品的擺放方式,強化了品牌感,已然成為超市的標配。
但隨著社區團購的崛起,傳統超市渠道受到了影響,鹽津鋪子的營業額受到了沖擊,加上對于現代年輕人來說,便利店是更加觸手可達的購物方式,主營線下渠道的鹽津鋪子在便利店和社區團購的雙重打擊下,銷量減少,凈利潤下滑。
加上原材料漲價、新產品投入期等因素,鹽津鋪子今年二季度虧損3000多萬,幾乎是歷史最差成績,股價連續跌停,已經不止腰斬。
僅僅入駐商超的方式很難獲得持續的增長,加上零食行業需要線上線下一體化,鹽津鋪子并未太注重線上渠道運營,數據顯示2020年鹽津鋪子直營商超渠道收入在總營收中占比32.18%,經銷渠道收入占比62.24%,電商渠道營收在總營收中占比僅為5.58%。
相對來說,鹽津鋪子是一家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企業,能夠自建供應鏈護城河,在商業競爭中擁有可控的砝碼,但渠道同樣重要,如果鹽津鋪子能夠打通線上,同時布局便利店等其他線下渠道,或許能爭奪更大的存量市場。
3、洽洽食品
洽洽在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可以用優秀來形容。
根據洽洽食品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公司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3.81億元,同比增長3.76%;堅果類營收4.61%,同比增長50.52%;海外營收2.62億元,同比增長30.3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10.86%;扣非凈利潤2.64億元,同比增長11.04%。
作為一家老牌炒貨企業,洽洽瓜子其實不是第一家做瓜子的企業,但當時市面上的瓜子品牌不僅嗑起來臟手,而且還上火,于是洽洽瓜子創新性的進行了一番研發,把瓜子放在中草藥和香料中煮,制作出即入味又干凈的瓜子,配上高檔的紅色牛皮紙包裝,洽洽迅速從同行中脫穎而出,取得了高速增長的營收成績。
洽洽在線下渠道的布局上十分強勢,無論是街邊小店還是大型商超,都有恰恰瓜子的身影,目前恰恰的終端網點已經達到40萬個,未來3-5年計劃擴張到100萬個,對于消費品來說,快速觸達就是替消費者做決策,在想吃的時候就能吃到,提高線下渠道的轉化率,就提升了產品的營業額。
不僅如此,洽洽食品還積極布局下沉三四線市場,推進社區團購、餐飲等渠道,并且洽洽是幾家零食企業當中,唯一一位開拓了海外市場的企業。遠銷海外的洽洽備受歡迎,今年上半年實現30.39%的業績增長。
并且洽洽食品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和海外工廠,能利用高額利潤實現產能擴張,洽洽食品的商業模式已然是良性循環的大好態勢。并且自建產業鏈能夠更好的做好品控,根據市場情況即使做出調整,對開發新產品也具備極大的優勢。
如今洽洽已經形成規模效應,具備議價能力,在休閑食品行業原材料上漲的大環境下,洽洽能夠彈性調控費用,從生產線、供應鏈、渠道等方面實現成本控制,對全局進行掌控。
在營銷上洽洽也沒拉下,春節期間在抖音平臺發布“一起過年云恰恰”主題活動,總播放量超過1.6億,洽洽六一“寶”鮮計劃、“備考加一餐”活動等,都讓洽洽收割了一波年輕人的好感。
可以說是在產品、渠道、供應鏈、營銷方面都做的非常好的傳統休閑零食企業。
03
網紅品牌風起云涌,從垂直賽道切割市場
年輕人喜新厭舊,加上休閑零食賽道很難建立護城河,各類網紅新品不斷沖擊著年輕人的錢包,抖音、小紅書等平臺KOL們對品牌進行種草引流,這些專注垂直領域的零食品牌,不斷切割著綜合品牌們的市場份額。
零食界BAT,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的市場占率下滑,從2020年Q1的35%,下降到2021年Q1的23%。
加之線上平臺流量分配權重的改變,三大零食公司的線上營銷成本逐年增加,維持現有流量所耗費的成本增加,加之線上平臺利潤低于線下渠道,廠商們紛紛調轉船頭加速線下布局。
在新消費的漩渦中,網紅品牌風起云涌,打造爆款,成為爆款,休閑零食賽道競爭愈演愈烈。
以烘焙燕麥片為主打產品的王飽飽,自2018年成立之初就備受關注,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憑借著高顏值的包裝和突破傳統的口味,王飽飽迅速出圈。
2019年雙十一,一小時的銷售量就突破1000萬元,成為該品類銷量第一名。
王飽飽對年輕人市場的深度了解,讓它能夠對癥下藥的研發出具備鮮明特色的產品。
當代年輕人朋克養生,內心搖滾的生活方式也傾注在他們對品牌的選擇上。
王飽飽的冷泡麥片、干吃麥片、沖泡麥片,加之凍干草莓、蔓越莓干、芒果干等果干的輔助,個性化的王飽飽迎合了代餐行業,又帶火了麥片養生方式。
把鳳爪做到極致的王小鹵,僅僅用了18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了一億的銷售額,拿下天貓雞肉類零食銷量第一的位置。
王小鹵從豬蹄轉型雞爪,口味不斷迭代更新,鹵香味、香辣椒味、火鍋味、蟹黃味、冬陰功味、芥末味都有嘗試,通過用戶反饋改良產品,用這套邏輯形成差異化,把雞爪這個品類玩出花,收割年輕的味蕾,在新鮮感中締造商業故事。
以控糖為核心理念的每日黑巧,獲得青山資本和逐鹿資本的青睞,在2500個品牌中脫穎而出登陸老羅直播間,兼具“新消費”特點和“科技感”,多次登上天貓黑巧類排名TOP 1的位置。
每日黑巧的用戶多為女性,健康、無糖、0添加的理念非常適合健身用戶,每日黑巧也因這一特性和Keep合作推出聯名款,健康的食材加上健康的定位,讓每日黑巧走出差異化的垂直路線。
同時7年的渠道經驗積累,讓每日黑巧在線上線下都有布局,天貓京東、精品超市、便利店、商超都有它的身影,2.5萬個線下終端讓每日黑巧的線下銷售占比超過七成。
還有做蛋黃酥的“軒媽”,做精品大鴨舌的“藤橋牌”,做特色肉食的“郝小子”,做紅糖零食的“云耕物作”,做薯片的“單身糧”,做休閑餅干的“歐貝拉”等等。
上古網紅品牌和傳統品牌所覆蓋的品類終究有限,并且樣式趨同,新興的網紅品牌可以在某一垂直領域玩出更多的花樣,并且可以針對年輕人“熬夜配面膜”“枸杞配啤酒”的養身朋克屬性開發出更多功能性、保健性零食。
在這些層面上,網紅新產品以后來者之勢搶占消費者心智,讓休閑零食賽道變得更熱鬧,也激發原有品牌求變求新。
04
如何做好休閑零食
1、產品
產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網紅消費品的增長曲線的走勢都像是正弦函數,在曇花一現的驚喜之后就沒落了。
所以品牌們會不斷的進行品類的擴充,三只松鼠以“堅果+精選零食”為產品矩陣,擁有碧根果、每日堅果等產品,大約有400-500個SKU以供選擇。
良品鋪子打造高端零食定位的同時也強調全品類,目前擁有15個品類,超過1000個SKU。
老品牌來伊份擁有10個核心品類,超1000個SKU,并且研發新SKU180個,同時在2020年進軍白酒行業,推出“醉愛”系列醬香型白酒。
同時休閑零食的口味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品質是營銷的基礎,唯有好的味道才能引發消費者源源不斷的復購,比如洽洽瓜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具備成癮性的辣條更是其中的典范,2018-2020年衛龍的營收和凈利率的復合增長率高達22.4%和31.17%。辣條的凈利率甚至可以和很多醫藥公司抗衡,不得不說成癮性食品真是用戶粘性極好,雖然不是天天吃,但久了不吃便會想念。
同時如果有自己的供應鏈,那么就更如虎添翼,不僅能夠進行成本控制,而且能夠根據消費者的反饋進行產品的更新,在眾多零食品牌當中,供應鏈是護城河,對產品有著加成作用,能夠更好的做好品控,保證休閑零食的質量,引發更多的復購。這便是鹽津鋪子、洽洽食品的優勢。
2、渠道
渠道是觸達消費者的路徑,觸手可達的渠道鋪設無疑會引發更多的購買率,畢竟互聯網時代方便快捷才是最重要的,在五花八門的消費品面前,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方便的那家。
這點從絕味鴨脖的打法就可以看出,密密麻麻如同毛細血管一樣的線下渠道鋪設,代替了消費者做選擇,所以小米、完美日記、三只松鼠等品牌也在加速線下渠道的布局。
線上渠道也同樣重要,對于休閑零食來說兩條腿走路是最佳方案,所以來伊份、鹽津鋪子等企業也在加速線上布局,在Z世代的陣地,沒點互聯網基因很難讓他們注意到。
衛龍的零售終端高達57萬個,可以說是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衛龍,在你想吃的時候,就能方便的買到,同時衛龍積極布局下沉市場,較低的單價引發復購率蹭蹭蹭往上漲。
再舉幾個例子,公牛集團終端超過100萬個,調味品龍頭海天醬油,省級、地市覆蓋率100%,終端數量500-600萬個。乳制品龍頭伊利,終端數量超過500萬,是蒙牛的兩倍。
傳統大商模式代表五糧液,推出“百城千縣萬店”計劃,進行下沉渠道布局,瀘州老窖、洋河也非常注重渠道的鋪設。
可見龍頭品牌都非常注重渠道的鋪設。
3、營銷能力
在Z世代,營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是產品用品質說話,現在的產品都是IP,要會講故事,和消費者聊天,引發情緒共鳴,激發消費熱潮。
火爆的消費品都非常擅長打造IP,比如三只松鼠,江小白,鐘薛高,農夫山泉等。
江小白強悍的營銷能力,讓它將白酒打入了年輕人市場,各種各樣的青春系文案引發消費者共鳴,比如“難忘的是故事里的酒,回味的是酒里的故事”,“說不出的事叫心事,留不住的人叫故事”等等,激發了江小白熱潮,加之粉絲投稿的文案DIY活動,增加了消費者粘性。
同時在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刮起了“江小白配飲料”的喝法,江小白配紅牛、橙汁、綠茶等配方刷新味蕾,“江小白+雪碧=情人的眼淚”就是出自粉絲之手,參與這場游戲的粉絲都成為了江小白的傳播者,這類倚靠消費者激情的裂變式傳播法也讓江小白的銷量激增。
如今江小白積極布局小酒市場,它的營銷打法和此前有許多雷同之處。
鐘薛高,號稱要做“中國人的雪糕”,圍繞高端不斷宣傳,小紅書、抖音等品牌都有鐘薛高的身影,2016年限量版的66元/支的“厄瓜多爾粉鉆”雪糕讓鐘薛高成功出圈。
鐘薛高鋪天蓋地的營銷讓它似乎成為了新中產的標志,高企的營銷費用樹立品牌形象,讓它打敗老牌的哈根達斯,成為雪糕類目中的第一名。
如果說產品的口味是長久的競爭力,那么營銷就是造勢,就是通過人為的手段制造“潮流”,逐浪的Z時代會為產品的個性買單,為產品的記憶點買單,三只松鼠的呆萌影響,農夫山泉“大自然搬運工”的IP,“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六個核桃等等。
成功的營銷一般都像魔咒一樣,深深根植在消費者的腦海當中,像是傳染一樣形成裂變,無形中完成消費者的心智教育。
休閑零食的頭部玩家各有各的優勢所在,想要成為龍頭企業,并且長青下去,就需要各個方面協同發展,在馬太效應下形成品牌壁壘。
成為頭部玩家容易,成為龍頭不容易,休閑零食賽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消費品企業的渠道力,西瓜博主
[2]良品鋪子們的青年危機,讀懂財經
[3]來伊份發出“自救”信號,互聯網那些事
[4]首虧的鹽津鋪子,先按下還是門好生意嗎,快消
[5]“口腹之欲”背后的萬億市場,看恰恰如何“越過山丘”,快消
[6]初代網紅力不從心,野蠻新品后發制人,誰能制霸6000億零食市場?觀潮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