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近日,#長期食用代餐食品可能導致脫發#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熱議。在“持續性減肥熱”的帶動下,代餐消費狂潮席卷了大多數90后年輕消費群體。
圖源:微博
剛開始,在富含高蛋白、高纖維、飽腹感強、低脂低熱等營銷“標簽”裹挾下,很多人愿意買來一試。但隨著消費認知的逐步覺醒,代餐行業陷入了一邊被資本熱捧一邊復購率存疑的局面。同時,行業亂象叢生,產品同質化嚴重、夸大宣傳等問題頻頻暴露。
01
減重“養肥”百億代餐市場
代餐走紅與“減肥熱”密不可分。
近些年來,超重和肥胖人群在世界范圍內持續擴大。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數據顯示:1975年-2018年期間,世界肥胖人數已增長近三倍。
中國人的肥胖情況也不容樂觀。早在2016年,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的關于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肥胖人群已超美國,居世界首位。
肥胖會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值得關注的是,世界上多數國家,死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數大于死于體重不足的人數。
健康驅使下,減重勢在必行。節食和運動是減肥的兩大方向,于是百億代餐市場應運而生。
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呈持續增長態勢,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已達472.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8.8%,預計2022年將達到1321.8億元。據歐睿國際預測,到2022年,代餐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1200億元。這意味著近兩年代餐市場將有數百億規模的發展空間。
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
盯上百億代餐市場的新老企業數不勝數。數據顯示,中國代餐行業存續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1082家發展到2020年的2350家,增加了一倍。
2019-2020年,食品老牌企業雀巢、百事、康師傅、中糧等紛紛入局代餐行業。此外,新銳品牌王飽飽、ffit8、WonderLab、Smeal、超級零等切入代餐細分產品市場,憑借差異化競爭優勢,獲得了資本青睞并走紅網絡。
02
代餐產品靠什么吸引年輕人?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T/CNSS 002-2019《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代餐食品是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一餐或兩餐的營養需要,代替一餐或兩餐,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種控制能量食品。代餐食品分為全營養代餐和部分代餐兩類。
保證營養是購買代餐食品的主要內驅力。所以,在《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中,對能量、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等必須成分、維生素D等可選擇性成分作了明確規定。
能量:每餐代餐是篇所提供的能量應大于等于835kJ(200kcal),不高于1670kJ(400kcal);
蛋白質:蛋白質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25-50%;
脂肪:來源于脂肪的能量不應超過總能量的30%;來源于飽和脂肪的能量不應超過總能量的10%,不得使用氫化油脂。
圖源:T/CNSS 002-2019《代餐食品》
在法規的限定下,高蛋白、高纖維、飽腹感強、低脂、低熱成為了各種代餐產品共同的“賣點”。
像WonderLab賣得最好的小胖瓶嚼嚼代餐奶昔,添加了濃縮乳清蛋白、大豆分離蛋白和濃縮牛奶蛋白三重蛋白,蛋白質含量高于國家“高蛋白”標準的2倍,主打高蛋白+膳食纖維(抗性糊精),飽腹感持續時間長。
圖源:WonderLab天貓旗艦店
健康食品品牌ffit8推出的蛋白質代餐奶昔與WonderLab的配方極為相似,同樣集合了濃縮牛奶蛋白、濃縮乳清蛋白與大豆分離蛋白三種蛋白。兩者只是膳食纖維含量、可選擇性的維生素礦物質成分稍有不同,此外,風味方面存在差異。
圖源:ffit8天貓旗艦店
在代餐界,“蛋白質含量高于國家’高蛋白’標準的2倍”成為大家共有的宣傳標簽。
近日,桂格低卡控代餐推出全新口味養生系列小Q瓶,主打煙酰胺·慢碳代餐,采用Q慢碳因子黑科技,科學飽腹4小時;蛋白質含量高于國家“高蛋白”標準的2倍;高膳食纖維,含量為11.4-11.9/100g;同時,熱量很低,一份小Q瓶熱量約為205~207kcal。
圖源:桂格
可見,市面上的代餐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品牌宣傳的產品特點也極為相似,主要靠直播帶貨、小紅書種草等新營銷方式破“圈”。
其實,除了代餐粉(谷物代餐粉、蛋白復合粉、膳食纖維粉、果蔬代餐粉)受歡迎外,代餐的產品形態還可以是代餐棒、代餐餅干(營養棒、曲奇)、代餐湯品(代餐粥/湯)等。
圖源:丁香醫生《代餐行業營銷洞察報告解讀》
根據營養素供給的功能不同,除了補充蛋白質類,代餐還可以提供能量,用于運動后體能快速恢復;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類,可供減肥人士、愛美女性、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等人群食用。
03
低碳水飲食真的健康嗎?
當下,年輕人不論胖瘦,都想“躺瘦”。代餐正是抓住了年輕人既要控制體重又要保證營養的需求,成為了新消費的“風口”。
年輕人對代餐的消費力不容小覷。天貓數據顯示,我國代餐消費人數近三年來增長了78%,預測2021年代餐輕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290%,人均年消費金額達3000元以上。
營養成分和熱量成為年輕人選擇代餐產品優先考量的因素。對于代餐產品,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
圖源:丁香醫生《代餐行業營銷洞察報告解讀》
市面上常見的代餐粉的熱量大約在200-300千卡。對于營養成分,很多代餐粉并沒有達到中國營養協會發布的營養標準。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金暉表示:代餐食品內含的營養不夠均衡,長期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會導致乏力、低血糖、脫發等,而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對腎臟造成負擔甚至傷害。
更深入得,從營養代謝的角度,代餐推崇的“高蛋白、低碳水”飲食方式遭到質疑。
隨著消費者對專業營養知識深入了解,交了“智商稅”的年輕人還會持續消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