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月餅,將怎樣讓我們在三天假日中露出幸福而肥胖的笑容?
博物館、煙廠、省醫院......
都跨界賣起了月餅?
雖然一年只見一面,餐飲界“火”的新花樣,月餅可都沒落下。
“博物館系”月餅,今年非常出圈。
國潮月餅的包裝多用藝術字和手繪,還常和傳統IP聯名。比如,廣州博物館和中國大飯店聯合打造的“消失的月餅”,還原了廣博館藏《制中秋餅材料斤兩食譜》中五種口味的月餅:鳳凰月、臘腸月、燒雞月、西施醉月和中豆蓉月。
走紅的還有地標月餅。
幾天前,餐飲老板內參在《今年月餅創意,精神衛生中心率先出圈,餐飲人直呼好家伙!》一文中提到過,火爆但不對外銷售的“上海精神衛生中心月餅”,同是醫療機構的貴州省人民醫院的月餅不輸這家,據說,長隊末尾的人已經分不清自己排的是掛號還是買月餅了。
昆明煙廠月餅也在悄悄走紅……淘寶上已經有人專門代購后兩家的月餅,據說,市面上還有盜版。
離中秋還有一個月,貴州省醫月餅的淘寶銷量已達2000+
餅包一切中華美食
創意餡料層出不窮
從“餡料”來說,近年創新的口味,大都是有著一眾粉絲的中華傳統美食。
前些日子盒馬試新“臭鱖魚”月餅上熱搜了。其實,除了這款“重口味”,盒馬今年上的月餅還有:“冷鍋串串風味”的藤椒牛肉月餅、大閘蟹鮮肉味月餅、陳皮紅豆月餅、叉燒月餅……
內參君發現,也有一些商家推出了小龍蝦月餅、麻辣牛肉月餅。還有一些高級傳統食材入餅,如燕窩、鮑魚等。此外,也有不少商家在月餅里加了茶的元素。
整體來說,呈現出“餅包一切中華美食”的特點。
月餅界“民間F4”(廣式月餅、蘇式月餅、京式月餅、滇式月餅)的固有陣地不再明顯,北方地區有喜歡南方口味月餅的顧客,南方也有喜歡吃北方口味月餅的。一些原來在地區內流行月餅也開始有了更大市場,比如潮式月餅。
從“造型”來說,瘋狂內卷的月餅“美顏”的終極目標——畫幅中國畫。花鳥、荷塘月色,精工細作寫意中秋。
95后偏愛“保健口味”
未來月餅都有啥趨勢?
1、保健口味或將擁有更大市場
保健口味月餅指的是那些內陷是五谷雜糧的月餅。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5歲以下的消費者中,有超過四成的人偏好保健口味。
內參君在收集月餅案例的過程中也發現,很多商家都把月餅中的糖用木糖醇替代。降低糖分的月餅更加適合有健康顧慮的消費群體。隨著大眾對健康生活、食品能量攝入的關注逐步提高,在未來,保健口味的月餅或許能得到更多的青睞。
美心、廣州酒家、稻香村都推出低糖口味的月餅
2、點心化趨勢
點心化趨勢首先體現在無論是造型和用料,月餅和精致糕點的區別越來越小了。一些月餅已經有些像有中秋元素包裝的一次上新。
其次,月餅的體量變小了。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80g以下的月餅成主流。內參君也發現,大部分月餅的都在做“小”,向一口酥的方向發展,很多月餅的質量都在50-60g之間。
國家博物館的點心月餅
3、包裝向小、再利用方向發展
近年來,硬質手提包式宮廷風的盒子、筒狀塑料包裝逐漸減少,簡易包裝向容納1-2只月餅的彩繪紙盒發展,精致包裝向多造型發展、突出包裝的再利用屬性。
數據顯示,當前,顧客購買月餅更多還是自己吃。沒有“撐場面”的需求,包裝不一定需要精致,便攜、美觀即可。國家政策也在不斷號召,避免過度包裝。隨著伴手禮文化的發展,送月餅的情景逐漸從原來以下級給上級送為主變成朋友間互送為主,這種相對來說更加輕松的氛圍讓可愛、有趣的包裝更有市場。
精致的包裝往往做出更多不同的造型,讓包裝在日后還可以發揮儲物的價值。
4、用月餅拉動品牌認知
醉翁之意不在酒,內參君發現,一些企業似乎做月餅不僅僅是為了賣錢。
月餅是應季食品,一年一回,算是過了中秋就幾乎沒了的生意。很多商家都選擇精簡產品線,推出熱門口味的月餅來減少風險。
但好利來,今年推出的月餅可以印出一本產品手冊。做月餅的同時,更在做好利來的品牌價值。好利來的月餅禮盒并不全是傳統認知中的月餅,多樣造型多樣夾心的“月餅”也是向顧客傳播好利來豐富的產品線。
好利來的月餅小冊子
星巴克的月餅也是不走尋常路,和他們的水晶粽子一樣,價格高但沒有那么好吃,可是年年有“我去星巴克買了多少個粽子店員有多貼心”的評論。月餅和粽子,讓星巴克在兩個中國傳統節日中,擁有話題。
小結
圍觀了50個月餅品牌后,“中秋的樣子”逐漸清晰起來。月餅的跨界、創新,從餡料到包裝,每年都給人十足的新奇感。從月餅的趨勢變化,餐飲人也可管中窺豹,捕捉到行業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