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獨有的酒文化,讓軟飲料和酒的場景界限越來越模糊,從而加劇了兩個品類之間的競爭,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裂分出了“酒精+飲料”來解決新的消費訴求,硬蘇打氣泡酒便是酒和飲料殊途同歸的典型品類。
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百事和可口可樂又為同一個品類杠上了。
前不久,百事和波士頓啤酒宣布將在美國合作推出一款酒精飲料Hard Mtn Dew(硬激浪)。據(jù)介紹,這款產(chǎn)品酒精度為5%、零糖,含原味、黑櫻桃味和西瓜味3種口味,預(yù)計2022年年初在美國上市。此次合作推出的硬激浪將由波士頓啤酒開發(fā)與生產(chǎn),百事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負責(zé)該產(chǎn)品的營銷和售賣。
圖片來源:Boston Beer
提到激浪(Mtn Dew)大家并不陌生,百事旗下的碳酸飲料品牌,被譽為“汽水、能量水、提神飲料的完美結(jié)合”。不同于以往的激浪,此次推出的硬激浪為不含糖、不含咖啡因產(chǎn)品。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于2017年以2.2億美元價格收購的Topo Chico(托帕客)于今年6月宣布進軍中國酒精飲料市場,并首先引進了Topo Chico Hard Seltzer這款產(chǎn)品。
圖片來源:GERRY SELIAN
先后盯上酒精飲料,繼“誰是肥宅快樂水yyds”之爭后,百事和可口可樂又將戰(zhàn)場拓展到了新領(lǐng)域。曾經(jīng)的“肥宅快樂水”不香了嗎?為何碳酸飲料巨頭紛紛進軍酒精飲料?進軍酒精飲料市場 ,百事和可口可樂都做了些什么?在酒精飲料中,兩大巨頭為什么瞄上了硬蘇打氣泡酒?新青年酒文化加劇了軟飲料與酒的市場競爭,也加速了兩者的融合?
01
進軍酒精飲料絕非“一時興起”,
而是早有布局
首先,讓我們一起回顧百事和可口可樂近幾年的戰(zhàn)略布局。
百事:近兩年異常活躍
去年10月,百事董事長兼CEO曾表示,將考慮推出酒精飲料。今年2月,百事先是揭曉新品牌Neon Zebra,并推出四款用于調(diào)制雞尾酒的軟飲料。
圖片來源:Neon Zebra
今年6月,百事申請注冊"Rockstar"商標(biāo)以銷售含酒精飲品,包括含酒精的蘇打水、含酒精的麥芽飲料、含酒精的水果雞尾酒飲料等。
圖片來源:Pepsi
可口可樂:早有野心 ,并在海外市場收獲頗豐
可口可樂進軍酒類市場的“野心”可以追溯至1978年,可口可樂美國收購葡萄酒莊。但在4年后便因經(jīng)營不善退出。
直到2018年5月,可口可樂推出第一款酒精飲料——“檸檬堂”,并在日本上市后大獲成功。
“檸檬堂”在日本屬于第三類發(fā)泡酒Chu-Hi。Chu-Hi通常由果汁、燒酒和蘇打水等原料混合而成。該品類酒精含量低、征稅低,因而售價也比普通啤酒便宜,深受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果汁含量為10%,擠碎的檸檬果肉腌漬在燒酒中的制作工藝是其宣傳點之一,可口可樂日本表示“就像在居酒屋喝的檸檬燒酒一樣清新爽口”。
2019年6月,可口可樂在英國推出混合了威士忌等高度酒的可樂Signature Mixers系列。不僅邀請世界知名調(diào)酒師調(diào)制產(chǎn)品,還別出心裁地采用了玻璃瓶包裝,向百年前首支哈坎森玻璃瓶可口可樂致敬。
圖片來源:Coca Cola
2020年9月,可口可樂在拉丁美洲率先推出了Topo Chico(托帕客)硬蘇打氣泡酒,隨后在英國等地上市。Topo Chico品牌源于墨西哥,誕生于1895年,已擁有125年的歷史,是可口可樂2017年收購的業(yè)務(wù)。
據(jù)介紹,Topo Chico氣泡水長期以來被用于調(diào)制酒精飲料,這種和酒精的“緣分”也成為了Topo Chico硬蘇打氣泡酒的研發(fā)靈感。2020年10月,可口可樂計劃與啤酒巨頭Molson Coors合作,于2021上半年在美國推出Topo Chico硬蘇打氣泡酒。今年4月,該產(chǎn)品登陸美國市場。
圖片來源:Ba Bon Appetit
今年6月,Topo Chico硬蘇打氣泡酒在可口可樂天貓旗艦店發(fā)售,正式進軍中國市場。該產(chǎn)品以無麩質(zhì)酒精為基底,融合蘇打氣泡水制成,帶有自然果香,低酒精度(4.7%vol)、低糖、0脂肪,每100毫升僅29大卡。目前在中國市場共推出三種風(fēng)味:檸檬青檸味、草莓番石榴味以及繽紛菠蘿味。
據(jù)可口可樂相關(guān)負責(zé)人介紹,Topo Chico硬蘇打氣泡酒在中國市場上市,是可口可樂在中國酒精飲料市場的突破性嘗試,也是對公司“全品類飲料”戰(zhàn)略的完善。
02
與女性小甜酒不太一樣
這個細分品類為何贏得兩大巨頭的青睞?
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布局酒精飲料的系列動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都非常青睞硬蘇打氣泡酒這個細分品類。
hard seltzer,目前國內(nèi)尚無統(tǒng)一叫法和定義,意譯為“硬蘇打”,也被稱為硬蘇打酒、硬蘇打氣泡酒、酒精蘇打水、酒精氣泡水等。“hard”指的是含有酒精,以此與不含酒精的“soft drink”進行區(qū)分。可口可樂推出的Topo Chico(托帕客)、百威推出的Mike's、百事x波士頓啤酒即將聯(lián)合推出的Hard Mtn Dew(硬激浪)均屬于硬蘇打氣泡酒。
圖片來源:MIKE'S HARD LEMONADE CO.
與傳統(tǒng)酒飲制作工藝不同,不帶有明顯的相別色彩,卻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不同于傳統(tǒng)的啤酒、米酒和葡萄酒,酒精由天然谷物或水果中的糖分發(fā)酵而來,硬蘇打氣泡酒中的酒精大多直接通過發(fā)酵蔗糖等人工制糖類所得。以無麩質(zhì)酒精為基底,高壓注入二氧化碳。酒精度在3-8%vol之間,低糖或者不含糖,可添加多種口味,口感不苦、不辛辣,被視為酒界“輕食”。
雖然啤酒也可以制作不同口味,但考慮到啤酒的原料中的麥芽和酵母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風(fēng)味物質(zhì),并非所有增味都適合與啤酒配對。而硬蘇打氣泡酒則沒有這個負擔(dān),以水和酒精作為基底,可以隨意設(shè)置增味。
此外,硬蘇打氣泡酒的飲用場景也十分簡單而多元。不同于跟應(yīng)酬沾邊的傳統(tǒng)白酒、講究情調(diào)和儀式感的紅酒、聚會佐餐時放肆嗨的啤酒,同時也不帶有明顯的性別色彩,硬蘇打氣泡酒不帶有明顯的性別色彩,輕量化而不需要儀式感的微醺小酌是年輕消費者“自我治愈”的良方,伴隨著年輕人無聊、悲傷、疲憊等情緒,是生活陪伴的一部分。
在海外市場,硬蘇打氣泡水的品類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市場驗證
硬蘇打酒最早來源于美國一家名為Spiked Seltzer的飲料公司,由其創(chuàng)始人Nick Shields開發(fā)。2013年11月,Spiked Seltzer的硬蘇打產(chǎn)品上市,但直到2018年這類產(chǎn)品才迎來了真正的增長期。
硬蘇打酒在美國的市場銷售額從2017年9.2千萬美元增長到2019年10.94億美元,2018年、2019年銷售額分別增長233%、350%,暢銷產(chǎn)品數(shù)量從47個增加到237個。
White Claw、Truly hard seltzer、Bud light seltzer,Bon&viv spiked seltzer、Smirnoff spiked sparkling seltzer、Natural light seltzer 6大品牌在美國市場占據(jù)了96%的市場份額。其中,White Claw品牌的銷售額從2017年的5000萬美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8.34億美元,占據(jù)市場總份額的76.2%。
圖片來源:delish
快速的滲透力,贏得了啤酒、碳酸飲料巨頭的雙重關(guān)注
2020年,硬蘇打酒賽道依舊火熱,百威英博、Molson Coors、Monster、科羅娜甚至是可口可樂、百事都開始涉足這類產(chǎn)品的研發(fā)與銷售。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如今美國市場上有近700個硬蘇打酒品牌,截止2021年6月,硬蘇打酒總量增長了33%,總銷售額達21億美元。
幾年前,硬蘇打酒剛推出時就顯示出強大的滲透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大量的重復(fù)購買,這一品類的滲透能力也被優(yōu)秀的數(shù)據(jù)表現(xiàn)所證實。截至2021年5月,硬蘇打酒的滲透率為13.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7個百分點。在購買硬蘇打酒的人群中,近60%的人一年中會購買兩次或兩次以上。
03
相愛、相殺
硬蘇打氣泡酒是軟飲料與酒行業(yè)殊途同歸的典型品類
飲料“酒精+”or 酒精“氣泡+”, 碳酸飲料與酒的跨界融合是主動合作的雙贏?
在可口可樂與百事的做法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可口可樂& Molson Coors、百事&波士頓啤酒, 碳酸飲料與啤酒領(lǐng)域的巨頭紛紛建立起了合作,此外,不只在海外,國內(nèi)市場的類似案例也越來越多,例如喜茶與科羅娜聯(lián)名推出“醉醉葡萄啤”。
巨頭跨界聯(lián)手,是在怎樣應(yīng)對市場新變化?
以百事和波士頓最近合作的這次案例來看,時下正值波士頓啤酒的業(yè)績低迷期,與百事合作,波士頓啤酒能夠利用Mtn Dew這一知名品牌切入新的領(lǐng)域,尋找新的業(yè)績增長點,百事則能夠利用自身強大的分銷能力,快速將新品鋪設(shè)到貨架上。
此外,對于百事來說,含酒精飲品的生產(chǎn)銷售復(fù)雜程度大于果汁、碳酸飲料等產(chǎn)品,波士頓啤酒能夠為其提供酒精飲料方面的指導(dǎo)。
也不見得是主動合作的雙贏,是在年輕人推動下,場景界限打破后的相愛相殺
酒精“氣泡+”,將潮流的新玩法、新喝法帶入市場,有機會作為健康化、口感多元化和時尚化的革新契機,甚至是新人群、新場景的破圈手段。此外,一些低度酒的口味與果味飲料的分布趨同,酒飲品牌可從飲料市場獲取靈感,激發(fā)創(chuàng)新。
對于軟飲料品類,在新茶飲和主打“健康”“無糖”的氣泡水掀起了一陣風(fēng)潮后,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品牌參與飲料市場競爭。飲料“酒精+”,將酒精市場作為多元化品類拓展的布局之一,有利于打造產(chǎn)品的差異化競爭點,進軍不同的場景 ,為品牌推新注入活力,在相不同品類之間的市場競爭中占據(jù)更多優(yōu)勢。
圖片來源:White Claw
年輕人掀起的酒文化革命,要的是微醺的感受,究竟有沒有酒精不重要
根據(jù)CBNData《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報告》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年輕化是酒水市場的重要發(fā)展方向, 90后/95后年輕人的酒水消費增長極具潛力,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軍。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
隨著大眾對自身健康關(guān)注度的提升、單身獨居人口數(shù)量的增多,以及90/95后理性的酒水消費觀念,酒水消費從過去的聚會助興、“不醉不歸”、“一醉方休”的場景中解放出來,“適度飲酒”、“健康微醺”成為了閑暇時刻的小確幸、小安慰。
在傳統(tǒng)的家人聚餐、朋友聚會之后,獨自小酌已經(jīng)成為排名前三的飲酒場景。日常化的需求使得酒水承擔(dān)了更多飲料的功能,微醺、易飲、好看、方便成為了新風(fēng)向。
與此同時,更多的年輕人對于傳統(tǒng)酒桌文化的反感,也使得他們更加追求“喝酒自由”。酒水讓人們“坦誠相見”的社交工具屬性降低,但個性標(biāo)簽的屬性變高——酒水消費更加個人化、定制化,喝什么品類的酒、什么品牌、在什么場合怎么喝酒也成為了個人性格、品味甚至自我定位認知的體現(xiàn)。
這一代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與個性,他們不管前輩人留下的酒文化,也不迷戀白酒的氣場和紅酒的高級感。他們所追求的,正是他們所需要的精神需求和生活品質(zhì)。
美食家蔡瀾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喝到嘔吐就比較低級,要喝到微醺,快樂的靈魂飛起來,這個就能享受喝酒的樂趣。”
年輕人的酒文化,喝健康的飲料還是健康的“酒”,似乎差別不大。這讓軟飲料和酒的場景界限越來越模糊,也加劇了兩個品類之間的競爭,進而裂分出了“酒精+飲料”,來解決新的消費訴求。硬蘇打氣泡水便是酒和飲料殊途同歸的典型品類。未來,我們也有理由期待“新青年酒文化”催生新的場景、新的品類。
參考資料:
[1] 百事也要賣酒?投資人:做低度酒的太多,年輕女性不夠用了 ,2021年6月26日,東四十條資本;
[2] 啤酒,正四面楚歌 ,2021年6月23日,Foodaily每日食品;
[3] 年輕人的“酒文化”,度數(shù)越來越低 ,2021年8月22日,深眸財經(jīng);
[4] Hard Seltzer-硬蘇打的前世今生,2021年3月12日,知乎;
[5]《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CBN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