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植物基飲品賽道上,承德露露、椰樹集團、維維等傳統品牌均是舞臺中央的主角。
然而,隨著新時代序幕的拉開,新消費群體崛起,這些主角被迫退居邊緣,一群后來者試圖取而代之——小麥歐耶、可可滿分、奧麥星球、植物標簽等植物基飲品的新品牌相繼涌現,真格基金、梅花創投、愉悅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也如獵犬般聞風而至。
新品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又不愿因循舊習,于是,一場植物基飲品的革新之路由此開啟……
1
植物基飲品火了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快速提升了人們的健康意識,讓大家開始注重健康飲食,關注“綠色食品”與“營養科學”,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國內食品飲料賽道的革新,其中,尤以植物基飲品的崛起最為典型。
“2020年成為中國植物基飲料市場元年。”去年9月,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連洲表示。進入2021年,這個賽道的勢頭未減,資本的活躍度持續高漲。
2021年2月,每日盒子宣布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又在6月24日傳出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4月,可可滿分宣布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植物標簽獲得6000萬元天使+輪融資;5月,可可滿分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植物基飲品賽道至少完成7起融資事件。
自2018年以來,植物基的概念逐漸被大眾熟知,植物肉是最先跑出來的品類。2019年5月,植物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美上市,當天股價上漲幅度超過160%。緊接著,國內也出現一股植物肉熱潮,星期零、谷肉GrainMeat、Hey Maet等品牌相繼涌現。
如今,植物基的戰火燒到了飲品行業。今年5月,瑞典網紅燕麥奶品牌Oatly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估值超過100億美元。
在國內,植物基飲品也發展得如火如荼。除了可可滿分、奧麥星球、植物標簽等一眾新玩家出現之外,消費品巨頭也迫不及待地入場。
公開數據顯示,早在2019年5月,農夫山泉上線三款植物酸奶;7個月后,伊利植選上線植物奶系列,推出高蛋白豆奶等三款產品;今年初,蒙牛推出高纖燕麥飲料“宜多麥”,入局燕麥飲料市場……
圖/伊利植選的植物奶
在植物基的浪潮下,資方也在尋找“獵手”。
“健康化是消費行業中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我們是把植物基作為一整個賽道在看。”元璟資本投資副總裁陳默默說道。
去年9月,元璟資本便投資了燕麥奶品牌“小麥歐耶”。
“自從去年宣布融資后,很多投資人找到我們,或者我們的FA。頻繁的時候,一個月有十幾位。”新生代燕麥奶品牌“奧麥星球”創始人&CEO黃昊鳴向「創業最前線」透露。
在備受追捧的植物基飲品背后,反應出的是年輕人對健康綠色生活方式的追求。“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大家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關注。不管是從供給,還是環保的角度來講,植物基都可能是人類未來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陳默默稱。
事實上,植物基飲品也正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咖啡廳和奶茶店的飲品配料中,已經出現了燕麥奶選項,越來越多人在喝咖啡、奶茶時,也愿意用燕麥奶代替牛奶。
而那些對新生事物敏感的年輕人,在日常飲品消費中也開始將目光放到植物基飲品上。
余新(化名)屬于肥胖型身材,平時又喜歡偏甜的飲料。為了控制體重,他聽從女朋友的建議,選擇植物基飲品作為飲料的替代品。
“燕麥奶有香氣,含糖量較低,既健康又能滿足我對甜的需求。”余新表示。嘗試過燕麥奶之后,他幾乎每天一瓶,“就當是奶茶的替代品。”
植物奶雖然不能代替牛奶,但它滿足的是部分乳糖不耐受,或者對健康有要求的用戶。多種跡象表明,植物基賽道已經蓄勢待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波植物基飲品浪潮的興起,其實有跡可循。
上世紀70年代,一款杏仁露在河北承德市罐頭食品廠誕生,這就是后來被大眾熟悉的露露杏仁露。80年代末,椰樹牌椰汁和維維牌豆奶面世。進入21世紀,養元飲品憑借“六個核桃”產品加入植物蛋白飲料的家族。幾個頭部品牌的出現,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入局,那是一個屬于植物基飲品的“黃金時代”。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隨著新消費群體的崛起,這些老品牌逐漸被年輕人淡忘。從2014年到2019年,椰樹集團營收呈現下滑趨勢;近幾年,承德露露的營收也幾乎停滯。
總結來看,傳統品牌增速放緩甚至停滯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是它們產品力老化,缺乏創新。”椰子生活方式品牌“可可滿分”創始人方乃锃對「創業最前線」表示。新消費品品牌都在積極擁抱無糖或少糖的浪潮,而這些老品牌大部分還存在高糖高熱量的問題,與年輕人追求的健康背道而馳。
在銷售渠道上,傳統品牌也鮮有變革,它們主打餐飲渠道,但是年輕人在日常辦公、健身、居家生活等其他場景中也有飲用需求。而且便利店、新零售店,甚至外賣,都是年輕人的消費陣地。
另外,品牌老化也是一大短板。“繼人口紅利之后,審美將成為下一個紅利。”方乃锃表示。年輕人的審美和喜好已經不同于上一代人,而這些傳統品牌并沒有跟上年輕人的步伐。
對于傳統品牌來說,市場危機四伏,而站在新品牌的角度,這恰好意味著機會。
前人的輝煌成績,已經表明植物基飲品是被驗證過的市場。“像椰奶、豆奶等常見的品類,其用戶基礎本身就足夠大,新增用戶也愿意去嘗試。”方乃锃稱。
相比之下,目前燕麥奶的市場規模不如椰奶和豆奶,“但它是能有效建立消費者心智的品類。”陳默默對「創業最前線」表示,“燕麥奶領域沒有巨頭,所有品牌都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對創業公司是有利的。”
而且,椰奶、核桃奶等品類采用的是研磨工藝,而燕麥需要用到酶解技術。這使得燕麥奶的技術門檻更高,能篩掉一些技術不過關的品牌,留下的都是有實力“打硬仗”的玩家,這也是元璟資本投資小麥歐耶的原因之一。
圖/KKV門店中陳列著小麥歐耶產品
老品牌的痛點以及市場前景都足以說明,現在是對植物蛋白飲品進行革新的好時機。
2
新品牌的多重革新
面對當下的新消費浪潮,老品牌們或許不甘,也或許不舍,但事實卻是它們正在被用戶淘汰。與此同時,新品牌踩著巨人的肩膀起步,在感念前輩的同時,又注定會“反叛”,走上一條變革之路。
新玩家的革新,首先從產品研發開始,而原材料就是第一個重要關卡。
在選擇原料時,方乃锃瞄準了東南亞的椰子。“椰子的品質跟當地的土壤、氣候、日照幅度等息息相關,海南的綜合條件不如東南亞,導致椰子之間的味道不同。而在東南亞,幾乎每一片椰林里的椰子,味道都大同小異,更適合用來做工業化的產品。”
可可滿分在東南亞承包了一片椰林,在當地采摘下新鮮椰子之后,運輸到海南的輕加工廠。在這個工廠中,椰肉和椰子水被分離開,椰肉被榨成漿液,之后將椰漿、椰子水同時進行速凍。產品成形之后,再將其冷鏈運到滁州的工廠,對產品進行殺菌、無菌冷罐裝。“在整個鏈條中,我們盡量保證還原椰子天然的味道。”方乃锃稱。
圖/可可滿分椰奶
在產品的配料上,新玩家也更傾向于符合健康的標準。以飲品中的糖為例,傳統植物基飲品中含有蔗糖,而新品牌則將其替換成熱量低、較為健康的赤蘚糖醇。
由此可見,原材料的多重革新,也使得產品研發存在了一定的技術壁壘。
“植物蛋白飲品會涉及到蛋白質和脂肪分離的問題,如果穩定體系不好,經過長時間存放會產生分層的現象,而不能飲用。”方乃锃解釋。
所以,若想將產品中的蔗糖換成代糖,則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發和測試才能生產出穩定性較高的產品。“這也是產品的周期性壁壘。”
相比于傳統產品,原料、研發等成本的提升,自然拉高了新植物基飲品的價格。市面上,單瓶植物基飲品的價格普遍在7、8元左右,價格高的超過10元。
“由于價格標準,我們目前定位于中高端市場。”方乃锃表示,20至30歲的一二線城市用戶是其主力用戶。
消費用戶定位的不同,導致在銷售渠道上,新品牌也與老品牌呈現出了差異化。
除了傳統的餐飲渠道,可可滿分還選擇了全國性連鎖便利店、區域性龍頭便利店,以及一些區域龍頭型新零售門店、中高端商超等。線上則選擇天貓、抖音小店、有贊等渠道。
當商品被擺到貨架上時,它面臨的問題便是如何讓自己在一眾品牌中脫穎而出。在用戶忠誠度不高的情況下,一個新品牌要如何與其他品牌競爭?
“第一,靠用戶認同感。”黃昊鳴說道。目前,他們正在籌備一個主打年輕人的爆款產品,即能通過顏值鎖定用戶,又能讓用戶產生身份認同感。
“第二,在產品飲用場景上更聚焦。”他介紹。植物基飲品的飲用場景也發生了變化。除了主打餐飲場景外,新品牌試圖融入用戶的全天候時間段。“我們希望用戶在早上、下午健身,甚至晚上睡覺前都可以飲用。”黃昊鳴表示。
目前,奧麥星球還推出一款專門針對咖啡愛好者的產品,可以搭配咖啡飲用。“只要花十元錢,就可以在家喝到跟咖啡店一樣的燕麥拿鐵。”
為了提高品牌辨識度,占領用戶心智,新品牌在營銷上也更加多樣化。比如奧麥星球與李斯丹妮、朱丹等明星合作宣傳,并與樂刻運動、西湖音樂節等品牌或活動聯名,以推動產品破圈。
圖/奧麥星球與李斯丹妮合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品牌。老品牌的輝煌已屬于過去。在商業世界里,更被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年輕的后來者。
3
真正的門檻
不過,除了上述品牌從研發端到營銷端都在“下苦功”之外,植物基飲品這個被資本和市場看好的熱門賽道里,難免會出現一些小亂象。
就跟所有消費品行業一樣,植物基飲品在崛起的初期,也有一小部分人企圖順著風口進來撈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走捷徑”——貼牌生產,或者買一個配方后再找加工廠生產和包裝。
植物基飲品從業者高辰(化名)透露,他們的灌裝工廠有時會接到一些“打探者”的電話,對方詢問按照他們的配料表,能否生產出同樣的產品。
在高辰看來,即便有人能拿到配料表,知道產品里有哪些成分,但也不會知道具體配比,最后產品的味道就不一樣。因此,這種試圖“抄作業”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消費者也不會買單。
畢竟,一款真正的好飲品,消費者能直接“嘗出”品牌的用心。
因此,對于消費品品牌來說,產品過硬是基本功。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在產品研發中心,一個品牌要想調配出合適的配方,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
“對于椰奶這類植物蛋白飲品來說,只要稍微修改配方,就需要重新調穩定性,并必須放在實驗室恒溫箱里七天,以觀察是否會產生沉淀及油脂分離等問題。”方乃锃向「創業最前線」介紹。
修改一個配方至少需要一周時間,可可滿分大約經歷了數十次調整,花了近半年時間,才調制出滿意的配方。
配方調好之后,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從業者馬上又要面臨工廠的大考。“工業化量產的情況下,可能又跟實驗室調出來的味道不一樣。”這些問題又需要一一克服,因此,產品研發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情。
在成立奧麥星球之前,黃昊鳴也花了半年時間做調研。
他發現,很多產品是直接用燕麥粉勾兌的,而真正的燕麥奶,是要通過酶解工藝生產的。
黃昊鳴介紹,燕麥奶的甜度、香度、絲滑度等,都是要通過工藝手段提升的。在工藝技術不達標的情況下,有玩家就會選擇使用添加劑。
“這就好比家里燒魚湯,選擇合適的鍋具,掌握好火候,燒出來的魚湯是奶白色,如果前期條件達不到,就只能加入面粉來達到這個效果。而這兩者的味道肯定是不同的。”黃昊鳴舉例道。
圖/奧麥星球燕麥奶
但是,擁有了核心配方、研發工藝,也并不代表品牌已經建立起了“護城河”。
“在產品的工藝或研發上,其實很難做出一定的差異化。只要找到合適的代工廠,配方都能做出來,最多是有些品牌跑得快一些,而其他人追上也就是半年,甚至只要幾個月時間。”方乃锃表示。
在他看來,供應鏈壁壘的建立還需要再進一步,比如建立自己的工廠。“這種情況下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供應鏈壁壘。”
有些玩家也確實在這樣做。“奧麥星球有一條國內少有專門做中性乳植物蛋白的生產線,并且集研發、生產、灌裝等技術為一體。”黃昊鳴介紹。
“植物基飲品,是一個千億級市場。而且,它作為奶類的替代品,還會滲透到牛奶市場,市場空間足夠大。”陳默默表示。
這給了玩家充分發揮的空間。在這波植物基飲品的浪潮中,能否跑出新巨頭,要考驗大家的產品研發、創新,以及觸達用戶的能力。
目前的SKU被驗證后,品牌方還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至于能不能成為爆款,則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先跑跑看吧。”陳默默稱。
在一條革新的路上,無石可摸時,就需要玩家們自己躬身下水,給行業淌出一條大路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