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邦6月29日獲悉,新茶飲品牌椿風已于今年3月份完成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南京星納赫資本,融資后估值過億。椿風創始人兼CEO胡開基透露,本輪融資將用于單店模型的優化升級、重點核心城市開設直營門店、品牌推廣,搶占年輕養生茶第一品牌。
這兩年,隨著透明質酸、膠原蛋白肽、益生菌、燕窩等產品的走紅,“功能性茶飲”逐漸從邊緣靠近主流。成立于2018年的椿風茶飲,就定位于“養身茶飲”,品牌名取自莊子《逍遙游》,寓意“長壽”。
2019年5月,椿風打浦橋日月光店正式開業,2019年8月開出第二家直營店的椿風,在2個月后啟動加盟業務。
胡開基表示,目前椿風在上海以直營和托管為主,已開設20家直營店,在浙江、江蘇、廣東、云南等地以區域代理為主,已開出近70家門店,基本上日均出杯量500杯,好的門店能超過1000杯,客單價25元上下,店均月營業額超20萬。2020年椿風還入選中國潮流餐飲50強。
現在椿風擁有茶飲SKU35個左右,在椿風的產品策略中,有個“532”計劃:即50%養身產品、30%奶茶產品、20%水果茶。
具體來看,產品分為主線爆款包括青汁刮油水、蜂王漿熬夜大補水、潤肺清喉小吊梨湯、祛濕茯苓百合薏米水等,聚焦白領高頻養生功能需求,定價20-30元,此外還有副線產品——草本鮮果茶鮮奶茶如膠原三寶奶茶、紅顏三姐妹奶茶等產品,可滿足不同消費人群需求,定價在15-25元左右。
在產品命名上,胡開基表示,“以前我們的產品取名,更多是站在原料、成分角度,還是過于內部視角,現在會接以消費者為中心,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價值、消費者有痛點的場景是什么從,從這個出發,再加上食材或者品類,這樣成功率更高。”
國潮是傳統文化與時下潮流的融合,文化自信助力國潮在消費各領域全面興起,國內消費者青睞歐美品牌的消費觀念發生轉變,這一潮流也開始席卷茶飲界,區別于傳統茶文化復雜的工序以及低端的粉末、糖精沖泡,新式茶飲更多商業化、品質化、多元化。
具有“成癮性”、“對沖性”兩性特征的飲品更加符合用戶剛需,其中喜茶、星巴克、可口可樂等屬于成癮性代表品牌,而椿風這種養身茶飲所在的對沖性飲品市場紅利更加亟待釋放。年輕人由于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對健康、養身的關注度持續上升。相對于沖擊式飲品,他們更加傾向于選擇便捷且新鮮的飲品。
提起椿風,在大眾點評、小紅書等C端平臺上,第一印象就是“十全大補”,一根人參插在瓶子里的熬夜大補水,主打熬夜加班場景,以及把流行的青汁進行改良,切中減脂瘦身需求的綠色“刮油水”。
其產品從包裝、瓶型、到產品呈現,令人耳目一新,引發打卡風潮,也迅速積累了好口碑,實現了高用戶復購率。在餓了么飲品類復購排名前10%,小紅書自然流量達1萬多篇。
去年年底,胡開基把椿風的定位從“養生茶飲”改為“養身茶飲”,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胡開基看來大有不同,“養生有些寬泛,容易和保健品等混淆,養身則更能體現產品特性,更年輕化。”除了在門店現制產品上,椿風未來也將多矩陣打造新中式消費圈,著手布局零售和中式點心品類。
產品的研發方面是椿風的競爭力所在,椿風所有產品研發依托草本食材和時令果蔬,根據時令,各個季節都有爆款:比如夏季主打解暑的綠豆,初秋主打潤燥的小吊梨湯,秋冬主打溫補的山藥等,且堅持對食材進行組合創新,產品研發根植于中式傳統食療理念,結合藥食同源的中式養生系統。
胡開基透露,到2021年底,椿風有望開到300間店鋪,預計營收過億。
據悉目前椿風團隊42人,其中研發人員5人。創始人胡開基是飲品連鎖連續創業者,2015年離職全職創業,第一次創業經歷是巧克力飲品連鎖,開設管理三家門店;第二段創業歷程,作為實際管理者聯合創立國內第一家做新式養生茶飲品牌;2018年底創立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