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就從普通人幾乎每天都要光顧便利店,來瞧一瞧日本零食包裝中那些“戳人”的小心思~
01
舔不舔酸奶蓋
這是一個問題
?
“你喝酸奶時,舔不舔酸奶蓋呢?”
這個問題簡直可以和“豆腐腦吃甜的還是吃咸的”、“吃不吃香菜”“硬桃黨還是軟桃黨”等等常問常新的話題,統統歸入互聯網“終極問題”。
?
但日本的酸奶蓋告訴你,不論你站在哪一派,“我”全都要!
?
解決方法01:在酸奶蓋上印上一些可愛的標語,不僅能輕松讓“舔酸奶蓋”這件事趣味十足,有時還能帶來一些小感動呢。
?
▲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色的
?
▲ 段子用完了 征求段子中
?
▲這里有美好的一天
?
▲蓋子上的才最好吃
?
▲今天是大吉!
?
?
解決方法02:發明一款“不沾酸奶蓋”,讓強迫癥患者連連稱贊。
?
新款不沾酸奶蓋模擬荷葉表面,對酸奶蓋內側進行特殊處理,不論處于什么狀態下,酸奶蓋都是清清爽爽。
兩種對于酸奶蓋的設計,都是充分考慮消費者使用體驗,在細節處投入心思的精妙創意。
02
看得見的世界之外
還有看不見的愛
?
在日本買牛奶,你會發現牛奶盒上,有一個奇怪的圓弧形缺口。
?
之所以會這樣設計,并不是人為故意損壞,而是有特意的區分的。
?
這樣的缺口是專門為視覺障礙者設計的,并且只有在純牛奶包裝盒上會在做這樣的區分,其他含有牛奶的乳制品并沒有。
?
而這樣的凹槽也可以,告訴視覺障礙者開口的正確位置。
?
除了牛奶盒子的貼心設計,在易拉罐的罐頂都會有「點字」,以此讓視覺障礙者能夠區分哪款類型的酒,以及酒精含量是多少。
03
日常之事
也應充滿謝意
?
一件普通的盒裝鮮奶,從在便利店選購到飲用完畢,依然能夠見到設計者隱藏的驚喜。
當你把牛奶的另一側展開時,你會發現:
?
▲謝謝你對回收資源做出的努力
?
在日本,號召每一個人都能夠在喝完牛奶之后,將包裝紙洗好、剪開、晾干,便于回收利用。這樣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習慣之事,依然值得悄悄地表揚一下
在明治巧克力的包裝盒上,同樣有這樣微小卻懂人的細節:
?
▲開口處:請慢慢品嘗
?
▲盒子底部:無論何時,都請再來享受一刻小憩
在加班加到煩躁,盒子里最后一巧克力也吃完的時候,一句溫柔的話語就是莫大的安慰呀。
04
在打開這一步
更進一步
袋裝零食如果從上方開口,吃到最后總是要伸手進去掏掏掏,或者危險試探著倒出來,弄臟手或者弄臟地板,很可能就是最終結果。
?
?
魔法切:日本零食包裝上有時能見到的這個開口設計,在包裝的開口處增多切口,能讓消費者無論從哪個位置都能更加輕松地撕開包裝。
?
V字型開口:與傳統齒輪狀開口相比,這樣的設計使得在打開百力滋包裝時,形成的V字型開口能展露更大的面積,使得拿取餅干更加便利。
?
在日本很常見的這種醬料包,在開啟的方式上更是另辟蹊徑。
?
醬料是液體,一般形態的包裝經常在使用時出現撕開時濺出、擠到最后時醬料沾在手上的問題。
?
而“不沾手醬料包”只需要只要把醬料包開口處朝著食物,輕輕對折,一只手就完全OK~
?
這款便利店買來的布丁,在盒子底部做了一個“小機關”,按下這個小機關,空氣進入盒子,布丁就能完整地脫落下來。
?
稍加裝飾,就是給自己的小小犒勞或是招待客人的完美點心。
?
如果我說泡面的開封也有玄機,是不是很多人會覺得扯。因為泡面一拉即開已經足夠簡單便捷,不需要其他繁瑣附加了。
但設計師們的構思,往往能更近一步。
?
打開泡面的方式只有一種,但壓住泡面蓋的物品卻有千百種。泡面底部這張容易被忽視的貼紙,就是“正宗”的泡面蓋。
輕松一貼,拯救你的kindle即將淪為專屬泡面蓋的命運圖片
?
?
設計沒有標準答案,更多像是“對折式”、“抽取式”的開口設計,都是在考慮食物自身形態、使用場景的基礎之上,給出一個自己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