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低溫鮮奶市場還處于藍海階段,市場競爭卻已經日漸激烈,未來的競爭重點主要集中在配送半徑和奶源上,高端化可能是低溫鮮奶不可避免的發展方向,低線市場也是乳企需要加速滲透的重要市場。
01
低溫鮮奶呈爆發式增長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者對于健康、營養的認識更為深入,提升免疫力也成為了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關注重點。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中明確提出,盡量每天飲用300g牛奶或奶制品。
疫情期間牛奶的健康屬性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喝奶抗疫”成為了市場剛需。而在后疫情時代,通過喝奶來提升免疫力已經是消費共識。低溫鮮奶因其更好地保留了營養物質、更加新鮮等特點,更是成為了消費者疫情防控期間的重要物資。
從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乳制品行業開始復蘇,尤其是低溫鮮奶成為了“香餑餑”。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低溫鮮奶的接受程度更高,低溫鮮奶也取得了市場滲透率和銷量雙提升。
據歐睿數據統計,2017-2019年我國鮮奶銷售額同比增長分別為9.71%、10.67%、11.56%,銷售額逐年增長。2019年低溫鮮奶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343億元、同比增速超11%,預計2018-2024年復合增速8.9%,高于常溫奶4.2%的年復合增速。
餓了么在2020年9月發布的《鮮奶外賣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低溫鮮奶外賣訂單增長一路高漲,滲透率超過30%。同時天貓商城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常溫奶的銷量同比增長了50%,而低溫奶的銷量則同比增長150%左右。消費者明顯更愿意為低溫鮮奶買單,低溫鮮奶市場也得日益發展壯大。
02
乳企低溫鮮奶業務增長明顯
低溫鮮奶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市場需求較大,自然吸引了不少乳企入局。而從乳企發布的2020年業績報告中可以看出,他們在低溫鮮奶業務中取得的成績也非常不錯。
蒙牛2020年營業收入為760.35億元、同比增長10.6%,利潤為35.25億元。其中液態奶收入為677.51億元,占蒙牛總收入的89.1%。蒙牛鮮奶銷售收入在30億元左右,市場份額擴張了1.7倍、業績增長11%。
光明2020年營業收入為252.23億元、凈利潤為6.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79%和21.91%。其中液態奶收入為142.7億元,同比增長3.39%。鮮奶生產量為37.23萬噸,生產量比上年增長17%、銷售量卻比上年增長16%。
新乳業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新乳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6.57億元、凈利潤1.8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32%和3.70%。新乳業鮮奶明星品牌24小時巴氏奶銷售持續高雙位數增長,訂奶入戶渠道規模同比雙位數增長。
燕塘乳業2020年前三季度業收入11.93億元,同比增長9.35%。凈利潤為9613.58萬元,同比減少13.08%。在2020年推出的采用75℃低溫巴氏殺菌工藝的“新廣州”鮮牛奶產品,是華南地區首款75℃新基準乳品,有望成為未來的核心單品,將有助于液體乳毛利率水平的提高。
從蒙牛、光明這兩家對低溫鮮奶投入不少的企業來看,低溫鮮奶業務對企業整體業績增長起到了很大的助力。
03
加碼角逐低溫鮮奶市場
低溫鮮奶賽道是眾多乳企都十分關注的,而隨著低溫鮮奶市場的興起,乳企在低溫鮮奶業務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多。
光明一直在大力布局低溫業務,加速全國新鮮版圖的布局。光明優倍鮮牛奶獲得了上海品牌認證,“領鮮”品質獲得肯定。鮮奶新品新鮮牧場推進新鮮全國戰略落地,快速滲透全國二三線城市。首創國內生牛乳空運模式,將寧夏中衛黃金奶源帶的生牛乳空運至上海,并制作成高品質中衛奶源版“優倍鮮牛奶”。
除此之外,與銀寶集團聯手成立江蘇光明銀寶乳業和江蘇銀寶光明牧業,完善華東、華北地區生產及奶源基地布局。在寧夏中衛、安徽阜南、黑龍江富裕等地積極加快牧場建設等。
蒙牛通過產品創新、嚴格質量管控、強化供應鏈布局、拓展渠道等策略,使鮮奶業務板塊銷售額連續三年翻倍增長。在高端鮮奶領域,號稱每日鮮語已經成為“數百萬精英家庭的品質之選”,穩居高端鮮奶細分市場第一名。
著力打造每日鮮語這一高端品牌,不斷推出新品,比如每日鮮語沙漠有機鮮牛奶、每日鮮語鮮牛奶春日限定款、每日鮮語優護A2β-酪蛋白鮮奶、每日鮮語鮮牛奶櫻花限定款等。
而新乳業、衛崗、燕塘等乳企,也在不斷推出低溫鮮奶新品,像新乳業的黃金24小時鮮牛奶、衛崗至淳5小時鮮牛奶、燕塘新廣州鮮牛奶,在用時間和溫度定義鮮牛奶,開啟低溫鮮奶競爭新時代。
04
低溫鮮奶競爭已現白熱化
低溫鮮奶消費意識已經覺醒,乳企也在加碼布局低溫鮮奶市場,不過根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巴氏低溫鮮奶的市場占有率約為15.2%,而發達國家鮮奶在液態奶中的占比均超過90%。
目前低溫鮮奶市場還處于藍海階段,但從各個乳企的布局來看,市場還未全面打開,競爭已經呈現白熱化階段。一二線市場對低溫鮮奶的接受程度更高,三四線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加速滲透。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乳業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低溫鮮奶的競爭重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配送半徑,配送半徑長就能提升對三四線市場的布局和配送效率,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占據更大的優勢。二是奶源,無論是低溫巴氏奶還是低溫超巴奶,奶源都是至關重要的,奶源技術好、供應量大、分布科學對市場競爭更有幫助。
另外宋亮還表示,未來低溫鮮奶的競爭方向是高端化,現在常溫奶的高端化發展邏輯被打破,未來高端慢慢開始終端化。而且由于國內奶源和特別優質的奶源較少,國內低溫奶可能會逐漸向高端化發展。
除一二線市場以外,三四線市場是重要的低溫奶消費市場,未來如果能在低線市場進行有效布局,對乳企的發展會更有幫助。宋亮也提到,加速低線市場滲透要做到三個方面,首先就是提高低線市場對低溫奶的接受程度和偏好,其次建設好冷鏈物流體系和終端冷鏈條件,最后采用一些新零售方式和加強線上銷售,節省成本而且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