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秋田滿滿開始切入嬰童食品領域,產品線覆蓋6個月-12周歲全年齡段嬰童。目前品牌已上線近百款SKU,以主輔食為中心,搭建全周期嬰幼兒輔零食體系。秋田滿滿2021年Q1季度銷售額破億,同比增長700%,主打產品——有機胚芽米銷量已連續2年在天貓對應品類中排名第一,已積累超過100萬個家庭用戶。
?
圖片來自秋田滿滿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21年市場規模將接近500億元。輔食屬于“舶來品”,早期主要以肉松、果泥、米粉等品類為主,種類稀少、結構單一的歐美品牌難以滿足新一代家長逐漸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易欽浪表示,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更加多元,中國寶寶的飲食習慣和國外寶寶存在很大差異。舉例來說,很多家長會選擇給六個月月齡以上的寶寶熬粥喝,大概在1歲半以后,為寶寶安排的輔食餐逐漸多樣,會出現中國傳統糕點,面點等品類。
90、95后新媽媽人群對于高品質產品出現兩級分化的需求:一類寶媽想要在10米內找到解決方案,追求簡便、快速的科學喂養方案,傾向于購買現成的西式輔食產品;另一類寶媽喜歡親力親為,傾向于按照國人飲食習慣制作更符合寶寶胃口的輔食。易欽浪告訴36氪,隨著年輕父母對于國貨的接受度逐漸提高,輔食市場增長潛力明顯,適合中國寶寶飲食習慣的輔零食存在品類空白。
秋田滿滿的出發點是為消費者提供靈活、安全、有機健康的中式輔食材料,擴充適合中國寶寶飲食習慣的輔食品類,豐富輔食食用場景。
行業規范和標準體系缺失讓國內兒童零食市場長期處于混亂狀態,針對幼兒的食品與成人食品沒有明顯區隔。易欽浪認為,建立品牌力和產品力、形成大規模用戶留存,以及延長用戶購買生命周期,是兒童食品品牌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
?
圖片來自秋田滿滿
產品創新方面,秋田滿滿將團隊細化為產品部和研發部,與工廠合作研發,探索市場上沒有的產品形態,挖掘消費者痛點,持續迭代產品。以秋田滿滿推出的有機胚芽米為例,團隊提出“胚芽米保質期為90天”的標準,現磨現產,保留食材更高營養價值。
在天然食材的基礎上,品牌根據嬰兒每日所需營養元素攝入量進行科學配比,例如在豬肝粉產品中添加乳化活性鐵、太陽納米鐵等元素,每100g產品含鐵量高達325mg,一小包即可滿足每天攝入所需。
易欽浪告訴36氪,兒童食品市場尚處于早期階段,母嬰人群的整體需求目前被開發和滿足的部分僅有10%-20%。下一步,秋田滿滿將繼續選擇符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食材,圍繞嬰童食品擴展品類,持續推出新品。
線上電商渠道以外,2021年,秋田滿滿計劃加大線下市場布局,進入母嬰店、商超等線下渠道,進行核心品類展示,與家長群體產生近距離互動,增加下沉市場滲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