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部時間4月19日,Oatly正式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SEC)提交了招股書,擬募資1億美元,以股票代碼“OTLY”在納斯達克上市。Oatly的承銷團可謂陣容強大,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信、巴克萊等多家機構擔任聯席賬簿管理人,中金公司等擔任高級副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2020年,Oatly收入為4.21億美元,比2019年的2.04億美元增長106.5%。但與此同時,Oatly2020年全年虧損6036萬美元。對于虧損原因,Oatly解釋是由于企業對生產、品牌知名度、新市場和產品開發的持續投資。
盡管虧損,但Oatly仍走在擴張的道路上。在巨大的市場和需求下,產能成為Oatly發展的限制因素。為此,Oatly自2019年先后在美國、荷蘭、中國、新加坡規劃、建設新的工廠,而在這方面的投資也水漲船高,僅在2020年便增加了150%。
對于消費者而言,一部分人認為燕麥奶是乳糖不耐受人群的福音,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價格與營養價值不匹配,不過是又一項“智商稅”而已。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財經》新媒體分析,從營養價值方面來說,燕麥奶不會替代牛奶,他更多是一個補充性產品。與椰奶、豆奶等其他品類的植物基飲品相比,燕麥奶的功能、功效基本沒有差別,他們之間也只能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關系。
01
營收翻倍仍虧損 大舉擴張在繼續
Oatly于1994年成立于瑞典,專注以燕麥為原料的奶類產品,主營產品包括燕麥奶,以及以燕麥為原料的冰淇淋、酸奶等。
財務數據方面,2019年和2020年,Oatly的營收分別為2.04億美元、4.2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72.9%、106.5%。盡管2020年的營收相比去年翻了一倍,但是Oatly的銷售成本也翻了一番。截至2020年年末,銷售商品成本從2019年的1.37億美元增長至2.92億美元,漲幅112.5%。
Oatly在2020年的毛利潤為1.29億美元,同比增長94.1%;毛利率為30.7%,相比2019年的32.6%有所降低。對于毛利率的下降,Oatly在招股書中解釋:由于新冠疫情導致消費方式發生變化,增加了對物流服務的需求,致使運費成本上漲。此外,從歐洲、中東和非洲運往亞洲的貨物集裝箱費用也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Oatly目前尚未盈利,且虧損還在擴大。其中,2019年、2020年,分別虧損3562萬美元、6036萬美元,虧損同比增加將近70%。
?
圖片來源:Oatly招股書
在風險提示中,Oatly提到,在可預見的將來,公司將繼續投資于生產、營銷、分銷渠道和制造設施,擴大客戶群、供應商、制造商,增強研發、開發能力等,而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特殊時期,所需要的企業擴張時間可能更長,花費的資金量可能比預想更多。
“我們在研發創新產品、建立生產制造設施、存儲原材料和產品、市場營銷等方面會產生大量費用,而生產和制造設施相關的費用等開支是固定的。因此,我們可能無法維持盈利能力,并且未來可能會遭受重大損失。”Oatly在招股書中寫到。
過去一段時間,燕麥奶品類迅速成長,這一方面讓Oatly炙手可熱;另一方面,由于對暴增的需求始料未及,Oatly的產能難以追上快速膨脹的市場需求,擴大產能成為Oatly的當務之急。在招股書中,Oatly談到,為擴大生產能力,解決供應短缺問題,公司已經進行了大量投資。
2019年,Oatly在美國和荷蘭分別開設了生產工廠;2021年春,Oatly還將在美國開設第二家工廠。另外,在新加坡,中國馬鞍山和英國彼得伯勒的三個工廠目前正處于規劃、建設階段。根據招股書,2018年-2020年,Oatly已分別在物業、廠房和設備上投資了2080萬美元、5360萬美元和1.343億美元,其中,2020年較上一年增加約150%。
除了工廠外,與市場營銷、產品促銷、物流等相關的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亦出現激增。
從招股書來看,截至2020年年底,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為1.68億美元,與2019年的9344萬美元相比,增長約80%。增長的主要原因是Oatly增加了相關的投資,其中員工相關費用增加了2500萬美元,法律和其他專業服務費用增加了1400萬美元,客戶分銷成本增加了1370萬美元,以及品牌費用增加了1370萬美元。
“我們預計,隨著擴張力度的加大,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將繼續增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費用占收入的百分比將下降。”Oatly在招股書中表示。
在研發上,Oatly的支出從2019年的430萬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680萬美元,增幅為58.5%。
目前,Oatly主要的銷售市場為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美洲和亞洲。其中,2019年各地區的銷售占比分別為75.8%、19.2%和5%,而2020年分別為64%、24%和13%。
?
圖片來源:Oatly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至2020年,Oatly已在約6萬家零售店和3.22萬家咖啡店中鋪貨,其中包括獨立咖啡店、星巴克連鎖店等咖啡館,Target、Tesco等零售商,天貓等電子商務渠道。
為了進入新市場,Oatly采用先通過特色咖啡市場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再通過零售渠道推動銷售增長的策略,這一策略讓Oatly在中國市場取得了可觀的增長。2018年,Oatly進入中國市場。至2020年年底,Oatly已進入超8000家特色咖啡和飲品店(Specialty Coffee and Tea),并通過與阿里巴巴、星巴克建立獨家的品牌合作關系,擴大其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如今,Oatly在中國共擁有9,500多個餐飲、零售點,增長率超過450%。
業界認為,Oatly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中國資本的支持。招股書顯示,華潤集團與Verlinvest(百威英博旗下家族基金)各持50%成立的合資公司總計持有Oatly超過60%的股份。
另外,2016年華潤集團便投資了Oatly,而后Oatly還進入了華潤旗下的咖啡連鎖品牌——太平洋咖啡。
據《IPO早知道》報道,在Oatly向SEC秘交招股書前3天,Oatly與股東達成一項附屬協議——在出現重大不利影響;或在美上市兩周年后,任意連續兩個季度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占比超25%,且經過中國股東(實指華潤)的書面請求下,Oatly應立即尋求以發行普通股或美國存托股票的形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02
燕麥奶是否言過其實?
為了解決乳糖不耐問題,瑞典隆德大學的教授 Rickard ste在上世紀90年代研制出了可以將燕麥轉化成燕麥奶的酶。至1994年,Rickard ste與Bjrn ste聯合創辦了Oatly,主要產品便是以燕麥為核心的奶類食品。
但這一品牌一直不溫不火,直至2012年,Toni Petersson出任Oatly CEO,通過激進、前衛的品牌營銷和創新的銷售渠道,Oatly在歐洲火了起來。
這一營銷方式在全球市場開拓上屢試不爽,在2018年,宣揚健康、環保生活方式的Oatly進入中國,在兩年的時間里,迅速完成了品牌影響塑造和消費者教育,更帶火了燕麥奶這一品類。
但與此同時,質疑的聲音也不絕于耳。眾多消費者質疑,將燕麥奶作為牛奶的替代品,其營養價值是否言過其實?相較牛奶來說,網紅燕麥奶普遍價格不菲,這是否是“智商稅”?
從營養成分表看,能量上,每100毫升Oatly燕麥奶能量為191千焦,而牛奶為272千焦;在蛋白質含量上,每100毫升Oatly燕麥奶中的蛋白質為1g,約為普通全脂牛奶的1/3。在脂肪含量上,每100毫升Oatly燕麥奶中脂肪含量為1.5克,牛奶為3.8克;碳水化合物上,每100毫升Oatly燕麥奶含量為6.6克,約為牛奶的一倍。另外,兩者在納、鈣方面的含量則不相上下。
?
須知,燕麥奶并不是奶,而是以燕麥為基底,研發出的質地非常接近牛奶的飲品。也正因如此,燕麥奶被部分乳糖不耐受人士視為牛奶的替代品。但從營養價值來說,燕麥奶是否比牛奶營養價值更高?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李潤庭對《財經》新媒體分析,以每100毫升的燕麥奶和牛奶對比,燕麥奶的營養成分更豐富,除了優質蛋白、氨基酸和鈣之外,燕麥奶中還含有維生素B、葉酸,以及最有特色β-葡聚糖。β-葡聚糖是一種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改善便秘,還有助于減肥。
她進一步表示,不同的植物基飲品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比如豆奶中添加了大豆,產品中便含有更多大豆的營養成分,包括不飽和脂肪酸、優質蛋白、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等;燕麥奶中加入了燕麥,產品中則更多的包含了燕麥的一些營養成分,包括β-葡聚糖、維生素E、維生素B族、不飽和脂肪酸等。同樣,椰奶中加入椰子,其含有更多的是椰子的營養成分。“我認為,一般這類產品,為了保證口感都會加入一些添加劑,如果能夠在家中自己做,營養價值還能加倍。”她說。
不過,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則對《財經》新媒體表示,從營養價值來看,牛奶更勝一籌。具體而言,牛奶中含有乳蛋白、乳脂肪,這讓牛奶的口感更佳,但燕麥奶等植物蛋白飲料中并沒有這些物質,因此,一些純植物飲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為了口感更好,往往還需加入乳脂等材料。另外,牛奶中含有很多哺乳動物才具備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對人體免疫力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而這在植物蛋白飲料是不具備的。
“和純植物飲料相比,純動物蛋白飲料的營養程度更高,這是毫無疑問的。目前來看,植物蛋白飲料替代動物蛋白飲料,也是不現實的,我們認為,植物蛋白飲料更多是扮演重要的補充角色。”宋亮談到。
從價格來看,燕麥奶并不便宜,且國內品牌產品價格普遍低于國外品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價格差部分原因是國內企業自有工廠的優勢,同時還受原材料、市場營銷、生產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
對此,朱丹蓬分析,目前最好的燕麥片生產于澳洲,相對來說,原材料成本比較高,附加值也比較高。同時作為一個新興品類,企業對燕麥奶有充分的炒高機會,因此整體價格較高。
宋亮則談到,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外資的植物蛋白飲料企業和品牌,對中國市場的基本情況、消費偏好、產品、競爭力、壁壘、價格策略、市場策略等仍需要進一步考量。他分析,部分品牌對中國市場依然不夠了解,想要做大做強,難度不小。
不過,價格上的差距為其他品牌提供了發展機會。
據《全天候科技》報道,2020年7月,Oatly在中國打開市場之際,國產燕麥奶品牌小麥歐耶第一款產品問世,為了推廣產品,小麥歐耶在小紅書上投放了幾位博主,其中一位博主便將小麥歐耶形容為“國貨之光”、“Oatly平價替代”,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小麥歐耶打開了局面。
隨著燕麥奶品類走紅,更多的品牌和資本正在涌入這一賽道,Oatly所面臨的競爭也隨之加劇。
3月29日,達能宣布植物基品牌alpro正式進入了中國。同日,維他奶也對相關系列產品進行了升級,推出燕麥、巴旦木兩款植物基飲品。此前,可口可樂也發布首款燕麥谷物飲料和豆奶植物蛋白飲料,正式布局中國植物基飲料市場。初創品牌如oatoat、小麥歐耶、每日盒子、奧麥星球等也在近年先后獲得融資。
對于競爭品牌來說,Oatly是燕麥奶品類上的先鋒模范,但同樣也是最大對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