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上廣、成都長沙等地,“日咖夜酒”模式越來越普遍。
燈光一變、氛圍切換,咖啡館在夜里變身小酒館。
白天喝咖啡不瞌睡,晚上喝點酒睡得香,當代年輕人的“白加黑”要在咖啡館里實現了。
但夜里變身小酒館,真能幫咖啡館賺錢嗎?

?
01
“日咖夜酒”:
年輕人的白加黑,在咖啡館實現了
最近,一個咖啡圈的朋友分享了他的觀察:
北上廣、成都長沙的咖啡館,都流行起了“開酒館”,白天賣咖啡,晚上賣點酒。
蘇州太倉市的蝸牛咖啡,在最近的裝修中,老板王超特意加裝了雞尾酒吧臺和氛圍燈,晚間一共上架了15款雞尾酒特調,還有精釀啤酒售賣,其中兩款特調“花束”和“荊棘”都深受小姐姐們的喜愛。
?
這家咖啡館,在疫情不能堂食的情況下,單店做到外賣平臺月銷1200+單(傳送門:半月營收頂1年房租!這家四線小城咖啡館,打敗了很多奶茶店)。
加上晚間的雞尾酒消費,在傳統酒吧罕見的太倉,老顧客白天喝完咖啡,改天晚上就來喝酒,為當地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新的夜間社交消遣的場所。
行業人告訴我,這種“日咖夜酒”的模式最近正火。上海的DUFOUR、廣西南寧的嵐咖啡、成都的HEDONISM 等等,都頗有名氣。
?
DUFOUR“日咖夜酒”模式
通過對市場的觀察和圈內人的采訪,我發現:
“日咖夜酒”在北京、上海等咖啡文化發達的區域早已出現,并且增長趨勢明顯;
在長沙、成都等旅游城市,主打“日咖夜酒”模式的咖啡館,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地開出;
在一些酒館都很難見到的小城市,變身“小酒館”的咖啡館,更是給當地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社交的新場景。
咖啡館做“酒生意”早已存在,早期“加酒”模式多為咖啡館和酒吧展開合作,共享流量的同時,共同承擔成本和風險。
北京的大小咖啡是業內探索“日咖夜酒”模式的經典案例,目前大小咖啡在北京開的6家店都進行的酒業務的拓展。
?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小咖啡與金酒bar“Mona”合作,通過燈光、氛圍進行“日咖夜酒”切換。
近日,大小咖啡正在打造“大小酒館”業態,做酒品牌,并開展外賣業務,支持夜間酒類產品的配送。
?
從增加酒產品,到打造新業態、做外賣,“日咖夜酒”正在全面包圍年輕人的生活。
白天喝咖啡不瞌睡,晚上喝點酒睡得香——當代年輕人的“白加黑”在咖啡館里實現了。
那么問題來了,“日咖夜酒”到底賺錢嗎?
02
“日咖夜酒”,到底賺不賺錢?
對于小咖啡館來說,開小酒館的好處更是顯而易見:
1. 彌補咖啡館的夜間生意,探索多時段運營
咖啡幾乎沒有夜間飲用場景,就算將咖啡館開到12點,也很難在夜間賺到錢,而如果將夜間時段的空間開酒館,夜間模式多一分收入,都是對營業額的提升。
?
2. 對年輕人有吸引力,喝點小酒也是剛需
“小酒館”的消費客群大多是對潮流文化有熱情的年輕人,這與咖啡館的消費人群相對匹配。而年輕人通過社交分享會不斷帶來新用戶和復購。
3. 酒類產品相對擁有高毛利
一位從事酒類相關行業人士曾透露,雞尾酒的毛利高達80%,精釀啤酒則為40%至60%。
我們再來看看連鎖品牌、餐飲行業的“酒館生意”。
而2016年下半年起,星巴克就開始在美國部分門店售賣含酒精飲料。2019年4月,中國首家星巴克臻選咖啡?酒坊Bar Mixato上線,如今在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都能看到星巴克臻選咖啡?酒坊。
?
奈雪的茶早已經開出酒館副牌“奈雪酒屋”,緊鄰奈雪的茶開店,挖掘夜生活消費時間段。
去年年底,老鄉雞開出深圳首店,多種消費場景結合不同時段,“早午吃快餐,下午買奶茶,晚上變身酒吧”。喜家德也在深圳、大連、沈陽等城市悄悄開起了小酒館。
總的來說,開小酒館實現了多時段運營,以“場景+產品”促進了夜間時段消費的發生,從而增加門店的營收。
聽起來像個穩賺不賠的買賣,“日咖夜酒”真的賺錢嗎?
但通過采訪我了解到,“日咖夜酒”還真賺不到什么大錢——晚上喝點小酒的消遣,相對于白天咖啡的提神續命,是低頻消費,畢竟,白領可以每天一杯咖啡,但不能夜夜微醺。
?
但對咖啡館老板來說,畢竟房租已經付了,多一種模式就是多一種賺錢的機會。做得出色,同樣會帶來不菲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晚上賣酒,增加了一次咖啡館與顧客連接的機會。如果一家咖啡館,能同時白天來杯咖啡、晚上喝點小酒,無疑是更長情的陪伴。
03
咖啡館賣酒,先看看這5條經驗
結合大小咖啡、蝸牛咖啡相關負責人的采訪,我總結了經營“酒館生意”需要注意的5個關鍵點:
1. “喝點小酒”屬于低頻消費,前期避免大投入
就像上文說的,酒類產品高毛利,但“喝點小酒”屬于低頻消費。因此,在選擇“酒館生意”之前,要控制投入成本,避免前期ALL IN。
蝸牛咖啡老板王超分享了他的經驗,最初他只是在菜單上增添了酒類選擇,沒有做酒吧臺,也沒有額外招夜班的伙伴。“開銷大多在基酒上,其余沒有什么開銷。”
直到模式穩定、客群穩定時,蝸牛咖啡才開始招人,并且趁著開業三年、整個門店翻新裝修的機會,在店里裝了個調酒吧臺。
調酒吧臺白天還能切換成手沖吧臺使用,有效利用了空間。
?
2. 選好酒館模式:合作or直營?
通常來說,咖啡館選擇“開酒館”有兩個選擇:一是找成熟的酒館合作,共同承擔房租等硬成本,二是自己負責酒館的運營。
前者需要好好挑選合作伙伴,而后者是對自身運營能力的考驗。
大小咖啡對兩種模式都有嘗試,分享了他們的經驗:
挑選合作伙伴,要了解對方品牌的用戶畫像、運營能力,同時要長期觀察合作伙伴,最好選擇本來就熟悉且信任的酒館品牌。
如果選擇自己經營,要學會利用自己的長處,考慮操作難度。比如酒品類的選擇,通常來說,最好上手的是精釀啤酒,懂得機器的使用,就能生產和售賣。”
3. 兩種氛圍切換,視覺上要兼顧夜間模式
大小咖啡看來,如果門店有意發展酒模式,應該在咖啡館設計之初就做到兼顧夜間品牌,比如大小咖啡前門店,在門頭就放置了一個“暗藏玄機”的鐘擺。
鐘擺在白天能看到大小的LOGO,每個小時行走一格,直至下午7點,大小的LOGO將會轉到酒吧招牌背后,切換成夜間模式。
?
大小咖啡館的夜間
與此同時,咖啡館店內的卷簾門也會升起,露出酒架,氛圍感就出來了。
蝸牛咖啡也跟我分享了他們店內日間和夜間的對比圖,明亮的黃色在日間會鎖定消費者“好色”的眼球,同時與夜間氣氛燈相匹配。
?
蝸牛咖啡日間和夜間的對比圖
4. 堅持做酒產品的營銷,增加顧客入門機會
蝸牛咖啡酒館模式開啟后,雞尾酒至今依然是8折活動,據老板介紹,這是為了增加第一次接觸的顧客入門機會。
有了初次嘗試的機會,把酒館概念快速普及到消費者,才能吸引消費者再來。
5. 產品上要保持創新,穩定運營
想酒類產品要想做到持續吸引力,同樣需要保持創新力。像咖啡產品一樣,保證一定的上新頻率,才能讓老顧客一再復購。?
“日咖夜酒”模式本質上還是去擴充場景的應用,為門店增加新的營收點。
但在采訪中,一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咖啡館還是要優先考慮咖啡人群的需求。
?
特別在今天,除了日咖夜酒之外,還有咖啡館在嘗試更新鮮的形態,甚至將門店做成集合店,雜貨鋪、紋身店。
但那些最受歡迎的咖啡館,還是要從一杯咖啡出發。
為咖啡顧客提供一杯好咖啡之外的產品,才是新業態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