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市場在經歷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以及一系列市場活動之后,今年已經出現回暖的趨勢。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連續監測零食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零食銷售同比增幅可喜,達到了+5.9%。春節的增長也一舉將春節前處于下行狀態的零食市場一舉帶入正增長。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城市家庭戶內消費樣組
與此同時面對反復的疫情,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抬頭,注重高蛋白、提高免疫的健康需求也漸漸成為消費者選擇零食的重要考量。面對新常態下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如何滿足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成為零食廠商尋求增長的重要問題。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的觀察,消費者購買零食主要呈現三大趨勢:小業態和網購的重要性增強,消費者偏好多聯包和大包裝、以及新興的高蛋白品類。
01
小渠道和網購對于零食愈發重要
研究發現,中國城鎮家戶購買零食的主要渠道是大賣場,份額近四分之一。不過,受疫情的影響,大型業態的表現持續走低,市場份額逐步萎縮。而離社區更近,更加便捷的小型超市、便利店,以及線上渠道表現非常搶眼。同時,由于配送快捷、無接觸等特點O2O平臺的崛起也成為了零食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城市家庭戶內消費樣組
對于廠商而言,如何借助小型渠道,線上渠道,以及新興的O2O渠道助力未來的增長變得愈發緊迫。
02
偏好多聯包趨勢和大包裝
消費者購物籃變大是零食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份的過去一年,消費者購買零食的單次購買量是唯一增長的購買行為指標,意味著消費者每次買零食的客單價提高。這背后的原因既有消費者購買了更大的包裝,也有購買了更多不同口味的零食。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城市家庭戶內消費樣組
對于不同零食品類,原因也不盡相同:餅干,膨化食品,蛋糕派和中式糕點的廠商可以關注多聯包趨勢,而堅果、奶酪、口香糖、果凍的廠商則可關注大包裝。
03
高蛋白品類成為零食市場增長點
零食涵蓋的品類多種多樣,其中餅干,堅果,膨化食品和巧克力是消費者購買最多的前四品類,貢獻整體份額的七成以上。消費者越來越偏好的品類包括堅果,膨化食品,冰激凌和奶酪,均呈現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城市家庭戶內消費樣組
膨化食品,冰激凌和果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更多時間宅家,閑暇娛樂。疫情也使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提升自身免疫力,開始關注蛋白質的攝入,從而推動了堅果和奶酪品類的增長。
零食廠商迅速關注到這一趨勢,但是各家的跟進方式呈現多樣化:有直接進入增長品類,推出新品的,比如瑪氏推出的繽善堅果棒;有結合自身產品做跨界的,比如億滋推出的奧利奧堅果抱抱;也有做品牌聯名,巧妙借用流量的,比如撩面聯名百吉福芝士推出的芝士酸辣熔巖面。
進入2021年零食市場進入疫情后的新常態,春節出現回暖趨勢,但長期健康觀和消費觀的變化可能會繼續深刻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偏好。品牌必須順勢而為,順潮而起,積極布局新渠道,新賽道和新品類,進入增長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