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益生菌食品,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可能還是養樂多,但這印象太陳舊了,從乳制品、巧克力、果汁到咖啡,益生菌和太多食品攜起了手。近日咖啡連鎖品牌COSTA還宣布推出益生菌桃桃拿鐵,大打健康牌。
含有益生菌成分的產品,銷售數據也一路向好。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一份報告預測,2019年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制劑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48%,預計達32.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17.5億美元)將用于功能性食品與飲料。
而益生菌產業發展中,科研成果重要作用。無論是改善情緒、促進智力發育,還是強化骨密度,改善膽固醇代謝,每一項新發現幾乎都能引發創新,成為食品行業新機會。
01
益生菌受寵?
咖啡連鎖品牌COSTA自3月5日開始,在全國200余家門店推出「益菌多」——益生菌桃桃拿鐵。這也是咖啡連鎖品牌在國內首次推出含有益生菌的咖啡飲品。
該產品是COSTA與恒天然旗下的原料及解決方案品牌NZMP的合作產物,也是恒天然NZMP益生菌在咖啡領域的首次應用,探索健康運動的生活方式。
?
根據資料,每杯益生菌桃桃拿鐵含有100億CFU的活性益生菌成分,該產品的推出主要是迎合市場日益高漲的健康風潮。
COSTA中國區負責人對此表示:“中國消費者對于咖啡行業的創新有著很高的期待。步入后疫情時代,人們更加關注‘健康零食’這一概念,既能享受零食的美味,又不用擔心它們為健康帶來負擔。”
當然也不僅COSTA,作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營養原料,益生菌以其支持其免疫力和消化的功效受到消費者青睞,其應用范圍也正在不斷拓展,從傳統酸奶應用,到零食產品,再到如今的咖啡品類,鼓勵美食愛好者們在不改變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
根據Probiotic Market report預計,到2022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將達到574億美元,2016年到2022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7.7%。
其中,益生菌的主要應用分為市場可分為三個類別:益生菌食品飲料、益生菌膳食補充劑和益生菌動物飼料。
本文的關注點主要為食品和營養膳食補充劑應用方面。
02
由科學撐起的商機
發酵乳制品、康普茶、泡菜……各類含益生菌食品的包裝宣傳和廣告,讓消費者將它們與腸道健康牢牢綁定。
但隨著對益生菌的了解不斷深入,研究人員發現其益處遠遠不止于腸道。
?
有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借助代謝產物參與神經系統的調控,補充益生菌將有助于改善認知、記憶等大腦功能。
《普通精神病學(General Psychiatry)》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綜述則認為,通過使用益生菌與非益生菌食品及補充劑來調節腸道中的微生物,有助于緩解焦慮。2019年3月,對38名健康志愿者進行的一項雙盲安慰對照研究也表明,益生菌的攝入對抑郁情緒狀態和睡眠質量有積極影響。
此外,益生菌對炎癥反應、心臟健康、運動機能及免疫系統等多方面均具有潛在益處。這些科研成果直接激發出益生菌市場釋放出更大活力。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使用含益生菌產品促進/維持記憶(24%的受訪者)、美容/皮膚健康(24%)、能量(22%)和情緒/放松(21%)。
在科學研究領域,益生菌菌株種類非常龐雜,但在商品落地層面,主要有以下幾種:
1.孢子益生菌
近年來益生菌市場的一大重要進展是發現了可以形成孢子的益生菌。通過特殊技術形成孢子,可以幫助菌種提高抗逆性,使之比一般益生菌更能抵抗pH、熱、冷和壓力等極端條件。提高菌種在不同生產工藝下的成活率和在腸胃中的定植率,更適合添加在日常的食品和飲料中來強化功能。
簡而言之就是,益生菌產品不再局限于乳制品(酸奶等)領域了,可以被添加到更多食品中,大大豐富其應用場景。其中,凝結芽孢桿菌GanedenBC30是孢子型益生菌最成功的商業化產品。
在市場上,孢子型益生菌已被添加到茶、咖啡、燕麥片、松餅等食品。
2.基因工程益生菌
各國研究機構幾乎都在通過基因手段獲得特殊性能的益生菌,研究結果主要影響功能食品創新。
2019年,美國基因工程公司ZBiotics推出市場上首個商業化基因工程益生菌制品Zbiotics。添加這種益生菌到飲料中,就成為一款抗宿醉功能型飲品。同時,因為含有益生菌,還能實現優化腸道微生態、促進消化和提升免疫等多重功效。
而隨著研究范圍的擴大,現在不斷有新的菌株或改良型產品出現,也同時可能帶來創新機會。
因而,對于前沿研究成果的關注,或者積極與各類研究機構的合作等,都是更快、更好掌握財富密碼的必要動作。
03
益生菌食品開拓哪些品類?
在應用方面,益生菌功能性食品和飲料在消費者中普及和接受度最為深遠,食品飲料市場主導了整個益生菌市場,有研究預計在2018年到2023年內,食品飲料領域將占據全球益生菌市場主要位置。
另外,在膳食補充劑、保健品添加劑等功能性商品方面,益生菌創新產品也層出不窮。
在這些商品和健康風潮的推動下,相信益生菌創新產品還會獲得更大發展。目前,廣大消費者最為接受和熟知的產品主要為乳制品,但功能飲料、代餐零食等在一部分特定人群中蔚然成風。
1.乳制品(酸奶)
由于應用最早,也最廣泛,目前乳酸菌仍算是益生菌主要代表,不過隨著對益生菌的研究不斷進步,現在的益生菌乳制品在工藝和功能定位上都已經不同于傳統產品。
比如,伊利暢輕的「餐后輕盈」新品酸奶就在瞄準「餐后減負」新需求。采用專業益生菌雙菌種(乳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膳食纖維的配方,幫助餐后消化以及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主打這種宴會吃喝、酸辣油膩重口等,如今人們普遍關注的餐后場景。
?
樂純也推出了新款純凈無添加益生菌酸奶——“你好輕松”,這款產品同樣強調調理腸道平衡,去油除膩的功效。此外,產品還強調配方純凈,兒童和老年人也可以食用。
即使是傳統賽道,只要足夠關注人們生活新需求,尋找到合適切入點,仍能發現不小的創新機會。
另外,除了添加益生菌使現有食品更具營養,食品工業還有一個創新方向是使用發酵工藝來制作益生菌食品。
現在乳制品替代品已經可提供與傳統奶制品類似的風味、營養的產品,且已經面世了。Perfect Day使用同一種發酵技術生產天然風味的替代乳——利用發酵技術將植物糖轉化為牛奶蛋白(乳清和酪蛋白),含維生素、益生菌等營養成分,無乳糖和激素。
?
2.飲料
乳酸菌飲料是另一傳統項目,現在乳酸菌也被添加進更多飲料,比如果汁或者咖啡等。對于不食用乳酸菌等乳制品的消費者,益生菌果汁應該也是不錯的替代品。
除了前文提到的Costa,幾年前百事可樂也宣布在旗下純果樂(Tropicana)果汁中添加益生菌。加了益生菌的純果樂果汁被命名為 Tropicana Essentials Probiotics。
?
Good Belly果汁則表示其使用的菌株Lp299v,特別適合在胃的酸性環境中生存,并能在進入大腸后幫助維持腸道內細菌環境的平衡。
?
3.零食
隨著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零食已不再僅為滿足充饑解饞,而是作為一種功能性的食品成為三餐外獲取營養的便捷方式。功能零食正處在從泛功能向「減負擔」「強益處」進行轉型的階段,以更多細分功能,精準對應不同消費者的訴求。
而益生菌,無疑應該在這條賽道中擁有姓名。
比如,聯合利華推出首個名為Culture Republick的益生菌冰淇淋品牌。產品中使用了Ganeden BC30?的專利菌株,每一份冰淇淋均含有30億活性菌,16-18g蛋白質,11-12g纖維,并且不添加人造甜味劑,熱量在400-500卡路里之間。且已經有多重口味可以選擇。
?
Vishal Madhu英國初創植物基品牌Qwrkee,推出一款益生菌零食Qwrkee泡芙。產品由豌豆蛋白、蠶豆和高粱三種主要成分制作而成,每100g“泡芙”含有50億益生菌,并利用高新科技使泡芙在200℃高溫的制作過程中依舊保持益生菌活性。
?
Bouchard Belgian黑巧克力含72% Cacao益生菌(每塊10億活益生菌),保質期比益生菌酸奶等更長,比普通牛奶巧克力約少糖50%,支持免疫系統,富含天然抗氧化劑,口感絲滑、美味。
FlapJacked全能瑪芬內含助消化的益生菌,每個可提供20克蛋白質,凈碳水化合物低于20,糖少于10克,有12多種口味。加水攪拌后微波爐熱一分鐘即可食用。
?
此外,添加益生菌的零食主要產品還包括燕麥片、堅果醬、湯和營養棒等。
4.固體飲料和代餐食品
功能性固體飲料、代餐食品在特定人群中一定不算陌生了,不過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如果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健康,都需要適當補充一些含有乳酸菌的特定食品,因此當人們對這類特殊功能性的產品接受度更高后,也會迎來更大機會。
比如,薄荷健康推出的小纖菌益生菌固體飲料,幫助體重管理期間改善腸道健康。產品由小罐包裝,每罐添加200億活菌,其中包含一種專利菌株BNR17,可幫助腸道控糖,有效進行體重管理。除此之外,產品還添加阿拉比卡綠咖啡粉和瓜拉納提取物兩種植物助燃成分,幫助加速代謝。
Wonderlab也推出過一款小藍瓶益生菌固體飲料。產品選用6株杜邦進口全明星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改善腸道生態。
?
Smeal推出的NOTO益生菌系列代餐奶昔則將益生菌與代餐融合。Smeal益生菌系列每瓶富含300億活性益生菌,8種不同功能聚焦進口益生菌株,包括乳雙歧桿菌、干酪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等,并搭配了EP菌種優化技術,提升益生菌活性,可以有效清除宿便,改善腸道健康。
?
04
結語
根據市場咨詢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亞太地區的消費者更為了解益生菌健康方面的益處。中國和日本是最大的益生菌市場,中國益生菌行業目前也正處于快速上升階段,在大健康產業中屬于消費群體增長速度較快的行業。
而隨著人們對飲食消費越來注重健康,對益生菌產品的需求還將不斷擴大。目前主要消費群體將從嬰兒、兒童、老年人的營養需求,逐漸向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場景擴展,消費品類也逐漸向食品、零食延伸,需求空間仍在擴大。
可以說,商品種類仍具有極大拓展空間,想要把握住健康消費趨勢,形成高附加值的產品競爭力,細分垂直的益生菌產業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