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懶越快樂
勤勞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但是懶也許是推進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對于現代年輕人來說懶并不是好逸惡勞,而是基于經濟和科技的進步,社會分工細化下的需求。
淘寶熱搜的十大懶人神器更是讓人大開眼界:肥宅快樂椅、懶人飲料帽、懶人刷牙器、懶人免洗噴霧、懶人嗑瓜子神器……每一個都讓人忍不住打開淘寶搜一下,不得不說,“懶”果然是人類產生腦洞的一大助力。
另一方面,現代人的繁忙也是促進懶人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就業人員的平均工作時間超過了46小時,遠高于全球工作時間水平。
經濟的發展和人均GDP,個人可支配收入增加,為年輕人賦予了懶惰的權利,也就是自由消費選擇權利。
花錢省事成為了繁忙年輕人的消費態度,外賣可以省下做飯時間,家政可以剩下打掃時間,網上買菜可以節省到菜市場的時間,從洗碗機到掃地機器人,各種懶人想要的都有。
懶人經濟都帶紅了哪些行業?未來懶人經濟會走向何方?
·5億懶人在點外賣·
外賣是懶人經濟和宅經濟的混合產物。
做飯曾經是一個家庭里最重要的“大事”,買菜做飯洗碗刷碗,而現在一個外賣就可以解決。
據數據顯示,我國外賣訂單量達到171.2億。
首先大家要清晰的知道一個答案,中國到底多少人點外賣?
5億人在使用外賣軟件,線上餐飲占餐飲行業的20%,而根據最新數據,到2020年底,全國外賣訂單量達到了171.2億,增長了7.5%。
▲外賣小哥
根據調查顯示,外賣消費集中在兩個年齡段:18-25歲、26-30歲,占比分別為36.1%、22.5%。
社會勞動力的主體90后是最大的外賣消費全體,超過一半外賣用戶是90后,大有得年輕人得天下之勢。
懶人經濟促進了外賣的發展,而絕大多數的用戶會通過外賣平臺下單,大部分是通過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巨頭幾乎占有了市場98%的份額。
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讓懶人們在家吃的開心,也推動了餐飲線上線上的發展,促進了經濟內循環,為餐飲席行業發展出力。
在外賣的中高端市場,消費人群主要是繁忙的辦公室白領和企業高管,普通白領占到了48.1%,在過去人人自己從家帶飯的年代已經逝去。
80后90后成外賣消費主力軍。
我國一、二、三線城市餐飲外賣的消費者滲透率已經達到96.31%。
我國現今外賣用戶達到5億人,離不開懶人經濟的發展,從一日三餐到下午茶和夜宵,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滿足不到。
·一公里經濟:線上買菜·
盡管外賣經濟發達,買菜做飯依然是不少小資青年熱愛生活的方式,只不過相比從前的菜市場,超市買菜,和淘寶快遞一般,生鮮買菜也成為了新風口。
即使超市離自己只有一公里,懶人們也不想邁開腳步。
懶經濟最大的增量市場還是來自于即時性消費。這跟商品本身有著很大的關系。
不愛做飯的年輕人們在飲食消費上明顯有別于上一代。
尤其是生活在快節奏的一線城市年輕人們往往會更頻繁地使用線上買菜等新零售渠道來滿足自己的日常所需。
生鮮買菜的賽道上,涌出了大量參與者,從盒馬到美團買菜、蘇寧菜場、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巨頭濟濟一堂。
▲叮咚買菜門面
以叮咚買菜為例,根據海通證券的調研報告,叮咚買菜采取線上APP的形式,29分鐘就可以送達。
并且種類眾多,其中蔬菜類約200余種、豆制品40余種、水果100余種、肉禽蛋180~220種、海鮮水產不到100種,其余均為調味品、零食干貨、生活用品等非高頻產品。
買菜對小城市居民來說可能是件方便的事,但是大中型城市因為城市規模大,交通耗時長,人口眾多,結賬排隊慢,反而效率很低。
特別是都市白領家庭,上下班通勤,很難自己買菜,但是孩子的營養又必須保證,而線上買菜可解決時間問題,方便快捷。
根據數據調研,叮咚買菜用戶多為25歲~45歲的人群,也就是都市白領一族為主,而不是時間富裕的大爺大媽。
這類人的共同特點在于:
1.時間更加寶貴,更看重便利性。
2.看重商品的品質和便捷,一旦習慣線上買菜模式,復購率就極高。
3.這類人并不熱愛大賣場的討價還價,他們更喜歡網絡直接定價。
·方便食品更加多元化和美味·
過去提到方便食品更多想到的是方便面和壓縮餅干。
方便食品種類較少而且很難兼顧營養和美味,甚至在不少老一輩心里是不健康食品的代表。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家庭為主的消費形式變成了以個人消費為主,城市里的單身人群提高,一人食更受歡迎。
除了外賣之外,年輕人對方便食品的需求更加旺盛,相比外賣,方便食品價格相對低廉,更加快捷,這也促進了整個方便食品行業的發展。
▲拉面說
方便產品也在更加多元化,不僅局限于最初的方便面食品,還有結合地方特色的酸辣粉和螺螄粉,與及更加高端的拉面說,更加前衛的自嗨鍋。
螺螄粉是一種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地方特色小吃,2020年8月,網紅李子柒自建螺螄粉廠,把現煮堂食的螺螄粉升級成為袋裝速食。
而在社交平臺上火爆的拉面說更是顛覆了大眾對方便面的認識,拉面說的產品不僅美味并且食材豐富更加營養,網友評論為粗糙生活里難得的精致。
以上方便食品都極大符合了年輕消費者的需求,產品多樣,味道美味,不同地區的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制作更加方便,吃完不用收拾。
方便食品的內涵正在被新的消費需求顛覆,它不再只是即食和沒營養的代表,在市場和技術的發展下,方便的涵義也在不斷擴展。
方便食品不僅滿足了3R”商品(即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等概念。
而且口味和內容形式上越來越豐富,更多的食品和菜肴都在被改造的越來越方便實用,實現了餐飲零售化概念。
方便食品的背后是懶人經濟的興起,也是社交營銷的推動,與及購買力極強的消費者的共同推動。
背后自然離不開發達的物流網絡和崛起的新零售。
·智能家居拯救懶惰·
清晨醒來,智能窗簾自動打開,天貓精靈自動播放音樂,咖啡機定時開始工作,小米機器人開始自動播報今天的天氣、新聞、安排事項。
吃完早餐,洗碗機開始工作,掃地機器人開始清潔,智能手環反應你今天的攝入量和運動量。
回家不用再帶鑰匙,因為是密碼輸入,這些智能化、人性化、舒適的居家生活,離不開人類對懶對高效的追求。
智能化懶人時代也隨即開啟。
從洗碗到掃地,智能家居都在幫助人們節省瑣事上花費時間。
畢竟對于年輕人來說,在家就是休閑娛樂做回自己的時刻,所以他們不是懶,只是工作太累,想要選擇一種自己更喜歡的生活方式,用智能產品給自己節約出更多時間。
而疫情期間催生的宅經濟也和懶經濟一起促進著智能家居的進步。
僅僅一個洗碗機,2020年銷售額就超過200多億,多功能料理機也增長了152%。
盡管自己做飯更加健康有趣,但是配菜額繁瑣,收拾的麻煩都讓廚房家居向著懶系發展。
智慧廚房里,不僅有洗碗機,甚至還有炒菜機。
90后對智能廚房家電的需求持續增加,他們希望有產品可以完全實現食材清潔到烹飪,與及最后結束的全過程。
▲掃地機器人
以科沃斯公司為例,科沃斯是知名的掃地機器人公司,旗下有各類小型服務機器人,從清潔到相關服務工作。
這些機器人里除了有掃地機器人,還有擦窗機器人,自動炒菜機等智能生活產品。
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預計2020年實現凈利潤達5.9億元至6.3億元,同比增加388.79%到421.93%。
懶人智能家居市場不容小看。
智能家居,是一個融合多種先進科技的系統,融合了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物聯網技術,能將家電控制、環境監控、信息管理、影音娛樂等功能集于一身的智慧管家。
簡單來說,智能家居就是根據懶人們的需求盡可能的完成他們的起居照顧,讓懶人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什么在推動懶人經濟·
懶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物質從匱乏到過剩的轉化。
人類每一次的科技進步都是為了更自由,更高效,更有時間“偷懶”。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這場技術革命開創了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
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
19世紀最后30年和20世紀初,科學技術極速進步和工業生產高漲,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被稱為近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而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里,從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后,人類開始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
▲第四次工業革命關鍵詞
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是我們正在處于的時代,智能化成為了大趨勢。
懶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科技、社會的共同進步。
懶惰也是體驗式消費的一種表現。
消費者想要更好的體驗,不想要付出體力帶來的疲倦感,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娛樂社交,一個良好的體驗里自然也包括了省時省力。
懶人經濟也是全球化分工細化的結果,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分工就會越發明顯。
將自身擅長的領域效率最大化,將時間價值最大化,也是非常理性的方法,因此餓了么才從一家簡單的大學寢室送餐發展到近百億的企業。
因此看來,懶人經濟并不是懶惰催生的倒退,反而是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表現,是一種從思維模式到商業模式的躍進。
懶人經濟未來會駛向何方?
趨勢一:技術端
新一代的設備會更加發達,從云計算到5g網絡,人工智能將提高產品的智能化,也許未來不止掃地機器人這樣簡單的智能工具。
趨勢二:供給端
傳統零售會向數字化轉型。
不止是外賣和生鮮,商超、菜市場,餐飲商戶,甜品店等傳統商店外送服務也將得到提升。
通過不同平臺,通過騎手和消費者接觸,加速整個行業數字化新零售轉變。
趨勢三:消費端
消費者愿意為時間,為服務,為便利買單。
到家服務的便利性家政服務將會上升,增加用戶為服務付費的意識,同時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
趨勢四:更多企業加入賽道
消費習慣的改變是因為消費主力人群的改變。
從小養尊處優的Z世代的崛起必然帶動著懶人經濟。
《圈層效應》中有這樣一句話:“面對群體的強勢崛起,只有理解消費主力的商業邏輯,未來的商業才能成功。”
在新經濟的浪潮下,懶人被商業社會重新定義,正是為了想“偷懶”,才會催生出各種新行業新商品,從便利食品到懶人神器。
說到底這屆消費者的懶,或者年輕人的懶,不是游手好閑也不是無所事事,而是為了節省時間,將時間個精力放在更值得投入的地方,做價值最大化的事。
如此一來,即時性、碎片化、集成式的移動消費體驗已逐漸成為年輕人消費需求所在。
懶人并不是貶義詞,而成為新時代的標簽,市場環境在推動整體商業模型的轉變。
其實,不是我們變懶了,而是時代先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