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全球化及其與體驗的聯系。國際菜系正從本土菜系中獲得越來越大的份額,但在許多國家也可以看到回歸本土菜系的趨勢。新冠疫情見證了全球趨勢通過數字平臺繼續演變,而隨著消費者尋找他們信任和最了解的食材,本地食品作為支持當地經濟的一種手段正在發揮新的作用。
01
價值觀向體驗的轉變強化了食品的全球化
你能說出一種你認為只有在你所在的國家或城市才能找到的地方菜嗎?一種只在你所在的地方才能吃到的食品,卻還沒有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城市里?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里,沒有多少地方菜系,甚至食材是沒有被他們的原產地以外的美食家體驗過的。
消費者飲食的快速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越來越重視體驗而不是食品。在許多市場上,幸福往往與擁有“令人向往的”物品有關,如名表、汽車和名牌時裝。所有年齡段的消費者都越來越重視體驗,在2016年至2020年之間發生了顯著變化。這種現象在大城市更為明顯,在那里,吃新食品——通常是來自其他國家的食品——是最受歡迎的體驗之一。
?
來源:歐睿國際生活方式調查,完成于2020年1月至2月,樣本量=40,420
02
食品民族主義的增長
與此同時,食品民族主義作為一種食品全球化的反趨勢正在發展。消費者正在重新塑造自己,并越來越欣賞當地文化。以前被忽視的地方傳統現在被許多代人視為其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自豪地消費當地產品,不僅是為了支持當地經濟,也是為了享受當地的傳統飲食文化。
食品從哪里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不僅是因為透明度,也因為食品來源的原因。消費者正在密切檢查他們購買的產品是在哪里生產的。原產國如今在消費者的食材偏好中排名靠前。在全球范圍內,26%的受訪者正在密切關注他們所購買產品的原產國。本地風味和食材吸引著生活在當今全球化世界的消費者,因為他們尋求懷舊的真實體驗;他們珍惜與食物共處的平靜時刻。
?
來源:歐睿國際健康與營養調查,完成于2020年2月,樣本量=21,739
03
口味創新:在全球化和本地化戰略中都有成效
?
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包裝食品巨頭亨氏 (Heinz) 和好樂門 (Hellmann's) 一直在通過提供國際口味的調味品(例如亨氏Sriracha番茄醬和好樂門巴西香辣烤肉醬)來擴大產品組合。消費者喜愛異國風味的調味品如何方便快捷地讓他們的家庭用餐更美味。2014-2019年,各地區調味品的銷售均有所增長。
?
與此同時,全球食品企業一直積極在許多市場推出全球品牌的本土化口味。例如,品客薯片 (Pringles) 在俄羅斯提供蟹肉味薯片,在日本提供醬油味拉面,以及提供酸奶油和洋蔥味等全球流行口味。
工藝品牌在口味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常是通過將被忽視的當地傳統口味或原料帶回市場。消費者喜歡與這類品牌接觸,因為他們可以與公司的理念和根源相聯系。
04
新冠疫情威脅著食品的全球化,但不會阻止它
?
對旅行和外出的限制減少了人們對異國美食的體驗。然而,數字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需求。當消費者在家里的時候,他們仍然通過觀看視頻平臺上的烹飪和旅游節目來發現新的飲食文化,并通過外賣服務體驗新的美食。
供應中斷和向本地化供應鏈的轉變,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食品全球化進程。在與未來不確定性有關的健康和壓力擔憂中,當地食品如今提供了一種安全和歸屬感。向本地食品的轉變與消費者的情緒狀態有關,因為食品滿足消費者的情緒需求以及營養需求。
然而,消費者對學習其他文化的好奇心和他們對多樣性的喜愛并沒有消失。例如,通過使用異國風味的調味品使他們的膳食更令人興奮,或通過外賣服務訂購來自他們夢想旅行國家的菜肴,消費者將繼續尋求異國美食體驗,特別是在國際旅行受到限制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