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想到在中國,植物基食品品牌正如入春后的大地,為這個賽道增添新的生命。
近日全食展在線新媒體公布了2021中國植物基食品品牌榜,幾乎囊括了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植物基食品品牌。
2020年,主打燕麥植物奶的創新品牌植奈NicePlant誕生,可愛的水豚成為植奈最吸引人的IP,創新的包裝也讓年輕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植物奶這個新概念。
當消費者對植奈的顏值贊嘆不已之時,中國植物蛋白飲品品類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植物基食品賽道上市場份額比重最大的植物蛋白飲品,是最早深入人心的植物基飲品。
雖然消費者并不懂植物蛋白飲品究竟是什么,但在這數十年來,我們卻早已品嘗過了植物蛋白飲品,甚至對這些品牌耳熟能詳。
椰樹椰汁、承德露露、六個核桃、維維豆奶、祖名豆漿、豆本豆,它們都曾是我們餐桌上女人緣最好的飲品,更是追求健康生活人士的標配。
天然、健康是這些品牌得以快速成長的基礎,毫無疑問它們是中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市場的拓荒者。
但時至今日,這些知名品牌正逐漸“老去”,雖然椰樹換了包裝,六個核桃也推出了更新的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入場門檻低,品類創新難,這些細分品類的老大們正逐漸被崛起的區域品牌所追趕。
它們唯一的護城河就是多年積攢下的品牌力和強勢的渠道力。
植物蛋白飲品的“后浪”崛起了
因為新的植物蛋白飲品已經出現了。
2020年11月,Wholly Moly!好哩推出了麩皮燕麥漿,切入了飲用場景,作為加強版牛奶替代品,燕麥奶的工藝遠遠要高于之前的植物蛋白飲料,更強調粗糧谷物的特征,也保留了更多的纖維成份,而口感更為清甜,是早餐和日常飲用的最好選擇。
在包裝上,Wholly Moly!好哩采用旋扣式包裝,更適合日常攜帶,與傳統易拉罐為主的植物蛋白飲品相比,更適合日常飲用。
當然,在植物基飲品品類中,并不是好哩一人在戰斗。2019年誕生的咕嚕輕卡同樣是比較成功的創新品牌,從燕麥粥切入,這其實并不屬于飲品的范疇,更適合早餐和代餐場景。
除此之外歐扎克、小麥歐耶、oatoat、谷維纖都推出了以燕麥為主的谷物飲料,成為植物蛋白飲品賽道上的創新品牌。與傳統植物蛋白飲品相比,它們顏值更高,品牌更年輕,使用場景更廣。
當然植物蛋白飲品的賽道上怎能缺失大品牌,隨著蒙牛植樸、伊利植選的入場,為植物蛋白飲品增添了新的生機。
幾乎是在Wholly Moly!好哩推出了麩皮燕麥漿的同時,蒙牛植樸也推出了最新植物基飲品宜多麥,這款主打零膽固醇,且富含膳食纖維的產品不僅可以成為素食、健身人群和乳糖不耐受者的日常飲用產品,更可以作為咖啡茶飲的調配飲品。定價8元也十分親民。
同樣伊利植選也在去年12月推出了燕麥奶和植物基酸奶兩款新品,主張“是時候吃點素了”,倡導素營養,無負擔的植物營養新生活。作為深耕植物基乳品領域的品牌,植選近年來不斷加快拓品速度,持續加碼植物基市場,踐行消費者教育。
除了植物基飲品和植物奶之外,植物基酸奶也備受品牌關注,一方面是酸奶消費群體不斷擴張,另一方面是品牌想通過加碼植物基來提高其產品的競爭力。
除了伊利植選、維維豆奶、豆本豆等這些一線品牌加碼植物基酸奶之外,甄養、JOOMA美仁、給予、圣牧涵一等創新品牌也嶄露頭角,而農夫山泉也是跨界而來。
毫無疑問,在植物基食品賽道上,植物蛋白飲料可謂競爭激烈,傳統品牌堅守征地,創新品牌順勢而起,而更多的品牌則是跨界而來,強強聯合。
當然植物基飲品賽道火熱的背后是產品研發壁壘較低,受眾人群較廣,未來增長較大這三方面原因為主。
-02-
壁壘最高的植物肉能否讓消費者買單
在2021中國植物基食品品牌榜上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植物蛋白飲品之外,品牌聚集最多的就是植物肉這個新型賽道了。
雖然植物肉在中國市場依舊處于新領域、新概念,但并不影響品牌們布局的積極性。
2020年底,雀巢中國正式進入植物基食品市場,發布全新品牌嘉植肴,中國作為雀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強勢布局植物肉品類,也正是雀巢看到了中國植物肉市場未來的增長潛力。
雖然植物肉在中國處于新事物,但消費者接受的積極度卻并不低于歐美國家,在消費者對健康和口味需求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植物肉市場一定是不斷增長的。
值得注意的是,雀巢嘉植肴除了面向餐飲客戶之外,還推出了6款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比如素香酥雞塊、素紅燒獅子頭、素宮保雞丁、素麻辣香鍋等,十分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
與此同時植物肉創新品牌Hey Maet也迎來了快速發展,2020年百草味聯合Hey Maet推出三款植物肉粽“萬物值得龍騰粽”,受到市場好評,作為中國植物肉創新品牌,Hey Maet自成立8個月以來獲得2次千萬級融資。
同樣植物肉創新品牌星期零STARFIELD也備受市場關注,去年9月,星期零與正大食品旗下品牌暴走斑馬聯名推出植物肉餃子,在天貓旗艦店面向全國銷售,在此之前星期零還和喜茶、Gaga鮮語、新元素等輕餐飲品牌進行產品聯名,目前星期零的產品進駐線下店鋪超過500家。與此同時2020年底聯合利華宣布植卓肉匠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市場,并與漢堡王聯合發布了新品“真香植物基皇堡”。
與植物蛋白飲品相比,植物肉無論是研發技術還是生產工藝都十分嚴苛,需要企業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這些只要品牌下定決心都可以解決,對于植物肉品牌來說,最大的阻力來源于市場和消費者。
雖然不少植物肉產品已經出現在一些餐廳的菜單上,甚至有的直面消費者,但在中國市場中,消費者對植物肉的認可度并不高,消費者教育任道重遠。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植物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定會接近甚至超過歐美國家。
-03-
植物基零食悄然出現
除了植物蛋白飲品和植物肉品類之外,植物基食品也向更細分的消費場景滲透,比如進入休閑食品領域。
去年百草味推出的新肉時代就是首次嘗試植物基休閑食品,雖然口味不多,但好評不斷,在零食面前,消費者只有對口味和口感感興趣,似乎并不在乎究竟是什么做的,而在年輕人眼里,植物基零食顯然是個新鮮玩意,應該嘗一嘗。
而在冰淇淋品類中,植物基冰淇淋也逐漸成長起來,在中國市場,豆小小和龍王致新推出的植物基冰淇淋備受行業和消費者關注。在冰淇淋休食化的大趨勢下,更健康的植物基冰淇淋成為最具成長的品類之一。
其實在全球,植物基零食的市場價值不斷攀升,預計在2028年,全球植物基零食市場將達到736.1億美元。
食品消費的增長和健康意識的提高是促使植物基食品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在中國市場,這個看似藍海的市場卻需要長時間的消費者培育和行業標準的制定。
但對于企業和消費者來說,植物基食品依舊是具有較好發展空間的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