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一開始沒想到做大,后來也沒想到零輔食在2019年迅速崛起。”米小芽創始人肖波告訴兒研所Club,但從一款胚芽米到年入過億,米小芽真的只是趕上了國潮熱嗎?
創立米小芽之時,肖波剛好進入不惑的40歲。2016年,在外企摸爬滾打了16年后,肖波決定放棄中規中矩的日子,通過一款胚芽米進入嬰幼兒零輔食行業創業。
根據工商信息變更記錄,2021年1月23日,米小芽再次獲得新梅資產注資,具體融資金額未透露。此前,米小芽曾有過3次融資經歷。分別是2017年6月,米小芽獲得梅花創投、AC資本的天使投資。2018年1月,獲得了1000萬元Pre-A輪融資。由奧運冠軍陳一冰先生,火橙資本、珂璽資本、極客天使等共同投資。2018年10月,再次獲得由哲略資本、吉大校友基金等共同投資的1000萬元A輪融資。
米小芽從0到過億元的經歷,在這個迅速爆發的千億大賽道里,我們可以學到什么?以下內容來自兒研所Club原創:
01
創立“寶寶米”概念
米小芽之前,市場上尚不存在寶寶米這個品類。
之所以從米切入,源于肖波的孩子以及眾多有娃家庭一大難:不好好吃飯。
“我們發現寶寶的很多東西都有專屬,包括面條,沐浴露等。寶寶食量小,對食物有更高密度營養需求。然而大米作為寶寶日常主食的主要構成,在市場上找不到其專屬產品。寶寶米就在這個背景下誕生了。”肖波說。
新手爸媽不會煮飯,對孩子吃多少也沒有概念,于是米小芽的誕生形態是小包形態,每次煮一小包,需要加入大概1瓶礦泉水的水量。
一開始,肖波只是把產品分發給朋友和街坊鄰居,第一波種子用戶后,肖波看到了市場需求的強烈,決定做大。
在獲得第一筆種子融資后,肖波開始線上渠道的搭建。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2017年在蜜芽,有個2小時的秒殺活動,我們上架后2小時內就銷售了30萬單。并且很多用戶會自動在平臺評價曬單,因為我們的米煮后真是滿屋飄香。”
不過如今,寶寶米已經成為諸多零輔食品牌都進入的常規化品類,品類創新帶來的溢價基本已耗光。
02
2年多跑100多家工廠攻克技術
打造胚芽米,需要淌過技術的坑。肖波介紹,胚芽米早已有之,不過其粗糙的口感讓成人都覺得不舒服,因為傳統技術下,保留胚芽意味著同時保留了粗纖維。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2014年到2016年,肖波跑了100多家工廠,最終帶領位于哈爾濱工廠攻克了技術難題。通過專利工藝使占比不到3%的胚芽保留率達到了95%以上,并去除其中影響口感和不易消化的粗纖維。
肖波透露,米小芽的技術也在不斷迭代,2017年-2019年,米小芽與哈爾濱某工程學院的教授合作共同解決了設備和工藝的問題。
后來胚芽的提取技術也成為米小芽區格于眾多新興零輔食品牌的王牌武器,胚芽提取物被廣泛應用于米小芽拓展到的面條、米餅、調味料等其他品類上。
據了解,胚芽米里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維生素e、纖維素等成分。被研究證實可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于寶寶的大腦發育和健康成長。
肖波介紹,當前米小芽的品類涵蓋當前主流的:零食、調味料、米、面條四大品類。拓張原因在于,孩子輔食需要多元化,寶媽除了給孩子喝粥還需要換個花樣,還需要在粥里加一些營養粉等。
擴張始于2017年年底,2018年上線了米小芽第一款蝴蝶面,2019年上線了零食,2020年上線了調味料,合計30個左右SKU。
肖波說:國內嬰幼兒零輔食的供應鏈基本上是成熟的,因而很多品牌一開始就可以多品類布局。
最大的問題在于供應鏈管理技術的缺乏。
“比如互聯網出身或者其他行業出身,一般會采用工廠貼牌的方式進行。也會找相應的負責人,但供應鏈管理需要把控整個流程,如何科學設置流程節點需要經驗。”這是在勞斯萊斯和GE做了十幾年供應鏈管理的肖波的優勢,因而米小芽從稻米的種植(與農業合作社合作)到工廠整個流程進行了精細化管理。
03
重視線上/線下渠道建設
作為快消品,想要快速成長必然少不了線上/線下渠道的搭建。
零食品類本身具備多項優點:消費周期長,能為母嬰店拓展3歲以上的消費群體;價格低、口感好;動銷快、客訴少;沖動性和隨機性消費強。CBME發布的母嬰零售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下半年計劃增加零輔食占比的渠道占57.5%。
另外,零輔食的毛利相較于奶粉、紙尿褲等是更高的。天貓數據統計,2020年整個食品類目增速首次超過美妝,并且嬰童食品又是整個食品類目里增長最快的。
渠道方也有意愿增加零輔食的坑位。
肖波告訴兒研所Club,目前米小芽是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但還是以天貓、京東這些線上渠道為主。預計2021年,米小芽的線下渠道會達到2000家左右。
目前整個行業零輔食的毛利普遍能達到50%以上,除去原料成本,最大的就是獲客成本。
因而也有一些公司前期積累了大量目標用戶后,進而擴展到零輔食售賣上。比如萌煮,前期是一款教育寶媽如何下廚房的輔食助手APP,后面逐漸從內容創業過度到零輔食銷售的業務,實現月入過千萬的營收。
04
中國風的品牌建設
理工科出身的肖波直言,自己的審美能力還需要提升。因為米小芽接下來工作重心之一就包括產品包裝、設計等顏值方面的提升。
前面提到很多消費者在零輔食上有沖動消費的意愿,因而一款有顏值、有內涵的設計可以給品牌增色。
肖波表示,未來米小芽將會把中國的養生文化融合到產品品牌里。這一點,他比較欣賞國潮化妝品公司花西子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
消費品行業整體邏輯是相通的,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未來1年內,米小芽會一邊繼續拓大品類,一邊深耕品牌。
而肖波給米小芽的定位是做個能對抗10年經濟周期的長期品牌。
問:為什么國外的嘉寶、小皮這些品牌品類擴張沒有國內公司快?
肖波:國外一條新的供應鏈搭建耗時非常長,比如小皮所在的歐洲,當地文化不加班,修一條路要好幾年。另外一些老品牌本身市場占有率還可以,就缺乏創新的動力。
問:未來零輔食新入局創業者還有哪些機會?
肖波:當前零輔食賽道的增長率達到了50%,但在2022年后,增長率會有所下降。這個大勢下,新入局者都有機會。
但單靠一腔熱情,缺乏對行業洞察的草根創業是必死無疑的。只有那些綜合實力都過硬的團隊才能最終存活下來。資金儲備,獲客能力,產品特性,團隊素養,具備其中兩個甚至三個以上的條件是比較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