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年初春,萬物復蘇,一派生機盎然。各類新品也開始籌備密集上市。
近年來,國內的新品迭代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一邊是旺盛而多變的消費需求,一邊是不斷涌入的新品牌給整個行業帶來的競爭壓力,都讓“推陳出新”成為衡量品牌實力的標尺,新品的在市壽命一再變短。
電商平臺對于推動新品更迭也至關重要。以多年積累的消費大數據為依托,加上對于供應鏈的整合控制能力,也成為商業體系新陳代謝的動力之源。
面對每年、每個月,甚至每周層出不窮的新品,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一年前,幾個月前那些叱咤風云的網紅爆款,此刻是否還在?品牌商在為消費者提供異常豐富的產品選擇時,是否考慮過如何延長產品的生命?在短期效益至上的商業世界里,打造“長壽型”產品還有意義嗎?如果有,又該如何培育?
01
不做夏花,網紅爆品如何破除短命魔咒?
其實,國內市場上,一直“青春在線”的不老產品比比皆是。只不過,在更多“后浪”的波濤之下,往往被淹沒了光環。
奧利奧餅干和大白兔奶糖,就是長壽產品的兩個最典型代表。
先說奧利奧。從1912年世界上第一款奧利奧餅干在紐約售出,迄今已過109年。不服老的奧利奧緊緊抓住以潮趣、顏值、互動為核心的年輕化趨勢,通過大膽創意、互動體驗、粉絲經濟、跨界聯名等方式打造出年輕感和時尚感。
根據FBC數據,59%的受眾認為奧利奧有趣,65%的人認為奧利奧非常有想象力。“萬物皆可奧利奧”成為經典的品牌口號。
從在Instagram和Twitter上征集網友腦洞大開的口味,到奧利奧音樂盒,從與故宮聯名掀起國潮風營銷,到進駐B站,化身社交貨幣,奧利奧不斷嘗試各種與年輕人接近、互動的方式,最終贏得每一代年輕人的好感,才成就年逾百歲仍活力無限的長壽產品。
圖片來源:奧利奧官方微博
另一款老字號食品大白兔,則是依靠情懷與國潮贏得市場。誕生于1959年的大白兔奶糖,印刻著中國人不同年代的記憶。進入新世紀后,與眾多老字號品牌一樣,面臨用戶轉換,品牌認知力下降的窘境。
2019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大白兔用一家奶茶快閃店開始了它的“尋青”之路。此后,大白兔潤唇膏、大白兔香水、大白兔時尚服飾……人們發現,在市場環境的重壓下,年逾花甲的國民老品牌竟能迸發出如此膽識與活力!
圖片來源:東方IC
童年回憶、時尚國潮,大白兔緊握當代青年的兩根靈魂支柱,迅速擺脫“產品老、形象老、營銷老”的品牌魔咒,在本已日漸式微的糖果市場中走出一條絕地反擊的新路。
除了這兩個堪做范例的品牌外,還有42歲的旺仔牛奶,100歲的五芳齋,193歲的王老吉涼茶,都在用不同方式宣示著自己的青春活力。
老字號可以打情懷牌,那些創立時間不太長的后浪們,又該如何在如潮新品中不斷保持吸引力呢?
9歲的喜茶和7歲的樂純算得上國產新銳品牌中的中生代和佼佼者,它們的做法或許值得借鑒。
不久前喜茶發布的《茶勢喜人 靈感永駐 2020年度報告》顯示:喜茶門店已在全球61個城市開出了近700家門店。喜茶的活力源自強大的創新能力,讓其在競爭中永遠領先一步。
2020年,喜茶平均每1.2周就推出1款新品。除了在全球采購優質原材料以外,喜茶自建有機茶園和草莓基地,還嘗試開發冷凍萃取牛乳和生打椰漿等創新原料。在產品上的專注和投入,讓喜茶累積起強大的產品口碑。2020年喜茶最暢銷的“多肉葡萄”持續霸榜72周,從茶飲圈火到了時尚圈,多肉葡萄的仿妝、美甲、吊墜、發色、服飾等層不出窮,儼然成為夏日的一股潮流。
圖片來源:時趣研究院
此外,用數字化提升消費體驗,也是喜茶不斷收獲消費青睞的原因。有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底,“喜茶Go”微信小程序會員超過3500萬,人均等待時間比2018年縮短近三分之一。
比喜茶小2歲的樂純數年來一路高歌,在強調重資產、全產業鏈運營的酸奶行業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新模式。樂純的成功經驗可以歸結為“社交電商、內容營銷、用戶驅動、緊跟時尚”,這16字訣看似簡單,卻浸潤了對新零售、新消費浪潮這些商業理論的深刻理解。
圖片來源:華麗志
02
初心+匠心:日本產品的長壽基因
日本食糧新聞社2020年底公布的新產品新技術大獎榜單中,有一個獨特的“長期銷售獎”引人關注。官網上這樣描述它——那些二戰后上市的產品,它們能夠滿足時代需求,在10年以上時間里確保該領域的領軍銷售地位,并在今天繼續保持競爭力。
不只是產品,日本獨特的民族文化同樣孕育出燦若星辰的長壽型公司(品牌)。它們不僅是各個時期社會變遷的見證者,也由于其對消費潮流的準確把握與完美呈現,早已成為當代商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
從這些“長壽”產品身上,我們又能探尋出怎樣的經營秘訣?
1、53歲的GINBIS 蘆筍餅干「ギンビス アスパラガスビスケット」
GINBIS蘆筍餅干最早發售于1968年。1975年獲得世界品質鑒評大會(Monde Selection)金獎,至2017年,年銷量已超過1000萬袋。由于它極長的生命周期,日本紀念日協會將1月11日定為“蘆筍餅干之日”。
圖片來源:prtimes.jp
一款初見平平無奇的餅干棒為何能暢銷不衰?原因大概來自創始人「希望與他社制品不同」的經營理念。
GINBIS創立于1945年東京銀座的一家面包店「銀座ベーカリー」。1968年,企業創始人宮本芳郎推出本款產品。當時日本餅干的形狀絕大多數為方形或者圓形,棒狀尚屬獨創。它不僅便于拿取;而且棒體分為7節,也便于食用。宮本芳郎別出心裁地將產品命名為“蘆筍”,讓消費者印象更加深刻。
圖片來源:日本雅虎
面世初期,人們對于棒狀餅干并不熟悉,產品銷量不理想。GINBIS首先在配方上做文章——將當時最普遍的甜味配方改為咸味,再加入黑芝麻。由于不同的溫濕度會影響到口感,所以每天生產時的面粉、鹽與水配比都會根據當天氣象條件進行調整,保證品質均一。黑芝麻對于營造獨特口感起到關鍵作用,其用量通過機器精密控制,真正做到了咸香酥脆。蘆筍餅干不僅適合作為孩童的點心,也適合作為成年人的佐酒小食,老少共享,全家同樂。
包裝上,使用西洋風情的塑料包裝紙,配上東方風的束口袋,體現了和洋相融的理念。蘆筍餅干的包裝上有一個沿襲至今的招牌圖案:其樂融融的祖孫三代,成為幾代日本人共同的記憶。
圖片來源:ginbis官網
50年過去,蘆筍餅干仍保持基礎配方和包裝不變,只在質地上稍作改進。當然,保持傳統不代表固步自封。為了滿足各個年齡層消費者的需求,蘆筍餅干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如今,整個家族已有16款不同包裝和口味的產品,包括孩子們喜歡的巧克力涂層款;小包裝便于取用的五連包款;為老年人設計,便于補充蛋白質的高蛋白款;有助腸道健康的益生菌款……
我們用2句話概括蘆筍餅干的傳奇:對東方口味的創新,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2、49歲的森永制果巧克力脆雪派冰淇淋「チョコモナカジャンボ」
日本經濟衰退持續多年,但冰淇淋市場卻表現優異,10年內市場規模擴張了1.3倍,達到5000億日元。其中,森永制果的巧克力脆雪派更是實現了連續19年的銷量增長,雄踞單品銷量榜第一名。
這款產品于1972年上市,堪稱日本長壽型冰品的代表。脆雪派以日本傳統的巧克力脆皮包裹香草冰淇淋。作為備受期待的主力產品引人注目,但初期銷量并不出色。
為了扭轉頹勢,森永制果首先在保留原有產品鮮明特色的基礎上,對細節做出了近乎苛刻的改進。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冰淇淋商家多以增量作為產品革新方向,森永緊跟市場,將產品份量從4塊裝增加到12塊,之后再增至18塊,成為不折不扣的家庭分享裝。難能可貴的是份量增加的同時,產品依舊保持原價,1980年售價為100日元,直到2007年才上漲至120日元,薄利多銷為脆雪派贏得口碑。
圖片來源:森永制果官網
為了提升產品的酥脆口感,研發人員也是煞費苦心。內餡從單純的香草冰淇淋到搭配巧克力醬夾心,再將夾心改為脆板巧克力;最外層的脆皮與里面的巧克力涂層也經過多次工藝改良,不僅提升口味,還能隔絕冰淇淋中的水份,防止脆皮軟化,成為脆雪派最關鍵的核心技術與秘密武器。為了保證脆皮口感,森永甚至對生產車間的濕度、溫度、途中運輸時間和經銷商的拿貨量都進行了細致要求。從出貨到擺上貨架只需2-3天,對于長保質期的冷凍甜點,這樣的出貨速度可謂是絕無僅有。
傳統冰點受季節影響較大,夏季暢銷冬季滯銷的例子數不勝數。森永反其道而行之,2019年冬季接連推出「バニラモナカ 香草味脆雪派」和「冬限定 今だけチョコ増量 巧克力增量脆雪派」2款限定產品,并邀請人氣偶像組合関ジャニ∞拍攝廣告片,提升年輕群體的認知度。
圖片來源:森永制果官網
單純改良產品的一個小細節可能帶來的變革有限,但對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帶來的則會是產品品質的大福提升。1985年,森永制果脆雪派獲得了世界品質鑒評大會冰點品類的金獎,并自2001年開始連續多年霸占日本冰點類銷量第一的寶座。如今,森永制果脆雪派在日本平均每0.17秒售出一只,真正成為冰點界的不老神話。
3、57歲的井村屋 肉包&豆沙包「肉まんあんまん」
相傳肉包起源于三國時期,之后在宋代傳到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由位于橫濱中華街的華僑飯店發揚光大,成為深受日本百姓喜愛的高級美食。
1964年,井村屋推出日本第一代工業化生產的肉包子&豆沙包。據說,井村屋的社長專門到日本首家面包學校學習烘焙技術,改良包子口感。但由于產品需要冷凍保存,而1960年代日本普通家庭很少有制冷廚房設備,所以銷量可想而知。
鑒于此,井村屋從中華街的蒸籠包子吸取靈感,在1965年與食品機械制造商聯合研發出工業蒸柜。蒸柜使用蒸汽加熱冷凍包子,能長久保持食物的溫度,使包子成為全天可售賣,立等可取的方便食品;玻璃面板具有很好的展示作用,招徠顧客放心食用;蒸汽加熱使設備本身易于清理,更加衛生。蒸柜問世僅一年,就在全日本的零售店、便利店普及,沿用至今。
圖片來源:日本雅虎?
一款優秀產品,往往可以推動周邊/相關行業的創新,從而帶動整條產業鏈的發展。井村屋的包子除了讓蒸柜進入大眾生活,還推動自動包餡機、造型機等業界領先的面點加工機械相繼問世,而且操作便利程度、穩定性和產能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到了1970年代,即實現了日產100萬只包子的生產規模。如今,井村屋的包子年產量已經達到2億只。
產能只是立足市場的基礎條件,要想獲得長久業績,還需要好吃、不斷推新。1979年,井村屋推出首款披薩肉包,彼時正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西式餐點被國民接受并獲得喜愛的時期,這樣一款切中時尚潮流的家常面點怎能不受歡迎?自此之后,井村屋就在創新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漢堡肉包、擔擔粉絲包、咖喱肉包……“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井村屋的產品開發團隊由15位年輕人組成,每年經過大量的頭腦風暴,從300多個備選提案中精選出20~30項付諸實踐,保證款款高品質。
采用兩步發酵法,具有耐嚼口感的肉包子。圖片來源:井村屋官網
03
打持久戰,中國品牌到底還缺什么?
中日兩國,文化、民俗、生活習慣、處事原則皆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品牌經營理念,最終使得長壽產品和品牌表現有天壤之別。曾有多家機構專門研究日本長壽企業冠居全球的奧秘,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點:
1、日本沒有經歷過殖民化和長期內戰,商業環境得到較好的延續。
2、受到【神】、【儒】、【佛】三教的影響,日本人的世俗觀中將企業視為家業,代代相傳、奉獻自己、服務他人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而作為個人,企業和職場也是實現自我和充實身心的最佳場所,因此,管理者想方設法讓企業長存,而員工則從一而終,與企業同生共死。
圖片來源:www.nippon.com
而在中國,效益至上,唯結果論,是商業世界的普遍準則。中國品牌不缺推爆品的能力,缺的是把爆品鍛造成長壽產品的本領。加華資本董事長宋向前曾表示:在一個擁有14億消費人口及10億線上流量的龐大市場里,品牌想要小有所成并不是很難,難的是成名之后仍能持續保持競爭力。正所謂網紅容易“長紅”難。
從上面三個日本長壽品牌和產品案例中,我們再次看到了日本企業的普遍特質:精益求精、以人為本。細致入微的消費需求洞察,循序漸進的產品創新,不斷與時俱進,代代口碑相傳。在日本市場上,鮮見資本培育的新勢力新賽道,消費需求的演進融化在一款款長壽產品的持續迭代中。
常言道: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日本企業深入骨髓的“工匠做派”,我們確實很難學。上述案例對于國內品牌的現實意義,更多在于它們同樣遵循了商業世界的普遍法則:經營上的專注力,迎合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力。
回頭來看那些曇花一現的網紅爆品和品牌,有幾個真正做到了這兩點?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用七字訣概括出互聯網行業的經營之道——專注、極致、口碑、快。在大量互聯網勢力滲入、互聯網思維改造過的中國食品行業中,這七個字同樣適用。
所謂專注,我們不妨理解為堅持品牌初心。把一款產品做到同品類中的翹楚,這才能為品牌帶來值得遠播的口碑。不論是喜茶的芝士茶,還是樂純的原味手工酸奶,都經過不斷改進,獲得廣泛的認同后,才具有擴張的資本。
第二點:快。我們翻譯為“基于市場需求的微創新”。顛覆性創新這幾年被提及很多,實際上對食品產業而言,要做顛覆性創新,要承擔高昂的成本和商業風險。全新的產品固然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同樣需要長期培育消費心智。而微創新則可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讓品牌獲得持久的關注。
知易行難。培育長壽品牌,長命產品,靠幾個案例分析遠遠不夠,還需要本土品牌在商戰中不斷總結得失成敗。Foodaily愿意將自己對商業市場的一些淺見分享給大家,因為我們堅信:中國完全有機會誕生基業長青的百年品牌,以及青春永駐的長壽產品!
封面圖來源:shin-shouhin.com
轉載或加入社群:Cherry(微信:15240428449);
商務合作:Amy(微信:13701559246)。